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假乱真:神圣罗马帝国的“马丁·盖尔归来”

F.U.罗格纳
2015-04-02 17:01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冒名顶替、以假乱真的误会是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剧情润滑剂,莎士比亚、大仲马、马克·吐温等文学名家都曾以此为主题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而在真实历史上也不乏这类或人为或巧合的故事,情节往往更加离奇曲折。这里我们要说的不是那个曾被多次演绎和再创作的16世纪法国朗格多克的农民马丁·盖尔的故事,而是中世纪晚期发生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另一则冒名顶替的传奇及其背后的政治演义:勃兰登堡藩侯(markgraf,又译边区伯爵、侯爵)假瓦尔德马尔事件。

勃兰登堡藩侯“死而复生”

        1347年夏天,马格德堡大主教奥托接待了一位神秘访客,这位风尘仆仆的老人语出惊人,他宣称自己就是被世人认为早已死于1319年的勃兰登堡藩侯瓦尔德马尔一世。关于这20多年的失踪经历,老人是这样解释的:出于对自己和侄女近亲婚姻的负罪感,他曾发愿去耶路撒冷朝圣赎罪,但诸事繁杂一直未能成行。1319年他觉得时机已至,便在妻子的配合下假装因病去世,并找来一具尸体代替他下葬在考林,了无牵挂的他就这样去了圣地,并在那里过了近30年的宗教苦行生活,至今才重返故土。这么多年过去了,家乡勃兰登堡早已物是人非,迫不得已,老人这才找到了勃兰登堡的教区主管马格德堡大主教寻求帮助。

        
勃兰登堡藩侯瓦尔德马尔一世(1280 – 1319),由于他的继承人去世时尚未成年,他被认为是最后一位阿斯坎家族的勃兰登堡统治者。

        勃兰登堡是113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洛泰尔二世为了向易北河以东开拓版图,并抵御斯拉夫人西进而创设的边区。勃兰登堡藩侯拥有自主招募军队、开拓疆土的权利,是帝国东北重镇,国内数得上号的强大诸侯。这样的大人物在下葬了20多年后死而复生,听起来太过匪夷所思。

        这番说辞中唯一的当事人瓦尔德马尔的妻子也已于1334年谢世,死无对证。不过老人的故事从逻辑上看没有什么明显漏洞,于是大主教选择了相信老“瓦尔德马尔”,为他开具了相关文件,并安排人手帮助他重返勃兰登堡。一回到故土,瓦尔德马尔就受到了勃兰登堡人潮水般的热烈欢迎,乡亲们像迎接救世主一样奔走相告老藩侯的回归。

勃兰登堡边区1320年

        原来,在1319年瓦尔德马尔“去世”之后,他的继承人和堂弟亨利也在第二年无嗣而终,统治了勃兰登堡163年的阿斯坎王朝就此终结。勃兰登堡也被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路易四世转封给了自己的同名儿子路易。但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皇位并不稳固,路易四世与哈布斯堡家族、卢森堡家族等反对派长年争战不休,还与阿维尼翁的教廷矛盾重重,帝国内外质疑路易四世合法性的大有人在。为了制服反对势力,维特尔斯巴赫人不免在各个领地内加强控制,广开财源,引起了诸多不满。

1273 – 1378年哈布斯堡、维特尔斯巴赫和卢森堡家族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势力分布。
        
勃兰登堡藩侯路易一世,同时也是巴伐利亚公爵路易五世(1315 – 1361),由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已经占据勃兰登堡和莱茵行宫,后来的《金玺诏书》中巴伐利亚被排除出选侯之列。

路易四世通过法律程序排除教廷影响

        当时的西欧已经从中世纪盛期的巅峰中滑落下来,农业的扩张和人口的增殖已趋于极限,进入了被称为14世纪经济危机的衰退期。雪上加霜的是黑死病正沿着地中海蔓延开来,进一步削减着人口。于是各地战乱频繁,生活朝不保夕,犹太人、女人和麻风病人等群体作为宣泄焦虑和愤怒的对象被施以残酷无情的暴力,民众与统治者之间的对立情绪也不断滋长。记忆中的阿斯坎家族被勃兰登堡人美化,当作往日光辉岁月的象征,而讨厌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赶紧滚蛋才好。

        不过相较于不太受爱戴的路易四世,大多数德国人更反感教廷对他们内部事务的指手画脚。当时,力图重建教廷权威的阿维尼翁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和本尼迪克特六世坚持只有教廷首肯的人选才能登上皇位,路易四世曾经在已无教皇的罗马自导自演的加冕礼不合法,要求其自动退位。

        在遭到拒绝后,教廷使出了屡试不爽的手段,对路易四世处以绝罚。绝罚无疑会否定君主的合法性,给反对派开启内战的借口——中世纪盛期神圣罗马帝国韦尔夫党和齐柏林党的争端恍如昨日。但这一次,德意志人保持了团结。

        1338年8月6日,美因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萨克森-维滕贝格公爵、勃兰登堡藩侯和莱茵行宫伯爵共同在伦斯发表声明:由“选侯”们一致推举出的“罗马人的国王”路易四世不需要依赖教皇的旨意,自动获得对帝国统治的合法性。这是德意志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幕,虽然自八十多年前霍亨斯陶芬王朝崩溃之后,德意志大诸侯选举国王的做法已经出现过多次,但作为一个法律程序被提出并排除教廷的影响,这还是第一次。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伐利亚人”路易四世(1282 – 1347),终其一身与国内诸侯和教廷矛盾重重,曾笼络了威廉·奥卡姆等思想家与教廷作斗争。

查理四世继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顺利渡过难关的路易四世在1346年去世,皇位的继任者是在路易四世生前就已被反对派们推举出来的波希米亚国王——卢森堡的查理四世。查理四世早年曾在巴黎求学,他的老师后来成为教皇克莱芒六世,因此教廷对他的当选乐见其成。

        但查理四世在德国国内非常弱势,诸侯们普遍不满他对教廷的低声下气,将其戏称为“牧师国王”(Pfaffenkönig)。更不幸的是查理四世和其父约翰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站错了队,就在路易四世去世的那一年,波希米亚骑士加盟的法军在克莱西战役大败亏输,老王约翰战死,查理四世仅以身免。精锐尽丧的查理四世地位岌岌可危,似乎随时都可能被反对派整倒,而这其中最热心的就是前任皇帝的儿子,兼任着巴伐利亚公爵和勃兰登堡藩侯的维特尔斯巴赫的路易。

        
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向皇帝路易四世效忠,爱德华被任命为帝国莱茵河左岸总督,获得征讨法国的法理权利,进而在克莱西大获全胜。

        正在双方斗法的节骨眼上,老瓦德尔马尔出现了。他回归的这一路上,除了有马格德堡大主教的证明,还获得了阿斯坎家族在萨克森-维滕贝格和安哈尔特当公爵的亲戚们的担保。于是各城市纷纷宣布改旗易帜,老藩侯也顺天应人地慷慨赐予了很多城市期盼的优惠政策。勃兰登堡藩侯的封建附庸波美拉尼亚公爵和梅克伦堡公爵也适时输诚,并分别获得了普里尼茨和乌克尔边区作为回报。当1348年9月,真正合法的藩侯路易从巴伐利亚回到勃兰登堡时,他发现自己几乎已无立锥之地了。   

被利用的假瓦德尔马尔

        1348年10月2日,皇帝查理四世在详细了解了勃兰登堡边区戏剧性的事件之后来到了勃兰登堡城。他显然也打算利用这个瓦德尔马尔来对付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在皇帝亲自主持的审查下,重归故里的瓦尔德马尔被宣布为真。

        接着,在盛大游行之后,皇帝重新向瓦尔德马尔授予了采邑,各领主和骑士也向他宣誓效忠。不过,这一切不是没有代价的,勃兰登堡的劳齐茨地区被划给了查理四世自己的波希米亚王国,勃兰登堡的附庸波美拉尼亚和梅克伦堡两公爵也就此独立,成为直属帝国的诸侯。很显然,各方所想的不是帮助瓦尔德马尔恢复这个边区的旧观,而是趁维特尔斯巴赫人无力施加影响之guoji尽量多占便宜。

        在查理四世把瓦尔德马尔的话题不断炒热的时候,反对派们也没闲着。巴伐利亚公爵、莱茵行宫伯爵和美因茨大主教等人计划将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推上皇位,但查理四世在外交上技高一筹,先与爱德华结成了同盟。

        遭到挫败的反对者又推举出施瓦茨堡伯爵贡特尔继续捣乱。1349年初,为了阻止贡特尔在亚琛加冕,查理四世带着军队开往莱茵地区,算来已逾70高龄的老瓦尔德马尔也被扶上了马一同前往。

        在施佩耶尔帝国议会上,勃兰登堡的选票帮助查理四世进一步巩固了地位,他把科隆和莱茵诸城市都争取过来,并废黜了美因茨大主教。这样,贡特尔有分量的支持者只剩下同出一源的巴伐利亚公爵和莱茵行宫伯爵。此时查理再次施展了杰出的外交手腕,他通过谈判,在当年3月迎娶了莱茵行宫伯爵的女儿,从而离间了特尔斯巴赫家族的两个分支,孤立了巴伐利亚公爵。

        
施瓦茨堡的贡特尔(1304 –1349),被查理四世的反对派推举出的对立国王,一个忠诚服务于路易四世的赳赳武夫,他没有什么政治根基。18世纪作曲家伊格纳兹·霍尔茨鲍尔创作有同名歌剧演绎这段历史。

        作为中世纪为数不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帝王,查理四世的信条是“看病尽量别用刀”,他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手腕在皇位继承危机和瓦尔德马尔事件中展现无遗,未经一战就挫败了反对派。不过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毕竟树大根深,不可永远交恶,既然贡特尔一党已不成气候,现在是时候抛弃这个所谓的瓦尔德马尔了:查理四世以极其宽大的条件与维特尔斯巴赫的路易谈判,只要路易承认查理的皇位,查理就许诺归还他勃兰登堡边区,同时还附带蒂罗尔、劳齐茨的广大封地。至于贡特尔则被补偿了一大笔钱。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1316-1378),他颁布的《金玺诏书》确立了选侯制度,彻底扫除了教皇对皇帝继承制度的干涉。在他的治理下,波希米亚成为中欧强国。 

闹剧以骗子的胜利收场

        1350年,纽伦堡帝国法庭开庭,重新审理瓦尔德马尔一案。法庭传唤老瓦尔德马尔到庭为自己辩护,但他没有出面。一些在两年前不知怎的被人忽略的证据被提了出来:虽然瓦尔德马尔与其妻确实是近亲,但当时的教皇已为两人的婚姻开具了特许状,宗教上他根本没有赎罪的理由;还有证人指证,这个瓦尔德马尔不过是个叫雅各布·雷波克的磨坊主……

        查理四世据此缺席判决这个他曾经亲自任命的藩侯是个骗子。不过,这出闹剧最终以骗子的胜利收场,审判结束后,阿斯坎家族和一些城市仍然坚持瓦尔德马尔是真的,他被萨克森的亲戚们安置在德绍,仍然享有着藩侯的荣誉和排场,直至去世,被安葬在阿斯坎家族的陵墓中。

        假瓦尔德马尔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查理四世又亲自创作和参与了一出出悲喜剧:他建设了欧洲最伟大的布拉格大学,确立了迫害犹太人的法律制度,见证了理想主义者利恩齐的崛起和倒台,回应了诗人彼特拉克的殷切期盼,最后众望所归地完成了他的罗马加冕。

        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了确立选侯制度的《金玺诏书》。也就在这一年,假瓦尔德马尔寿终正寝,他自始至终大概只是一个身不由己的小人物,他的背后,究竟是马格德堡大主教,阿斯坎家族,亦或是查理四世本人,恐怕已无从知晓。但一个人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参与了历史,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