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大开设网络文学课,是一个新人上路未获成功的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赵振江 发自北京
2015-03-24 15:33
来源:澎湃新闻
异次元 >
字号

        2014年,北大开设了“网络文学研究与创作”课,40多位学生分成六组,分别在起点、腾讯、百度、红袖、晋江、豆瓣写作连载小说。其中,“哨子”团队创作的《妖店》因点击率不高而受到网友揶揄。有评论认为:研究生get不到网络读者的点很正常。

        “以前我们批评写手跟风、没创意;现在我们知道为了赚钱生存,类型化、跟风是必须的。”写作小组的叶栩乔同学如是说

        
腾讯网(创世中文)上连载的小说《妖店》(截屏图),由北大学生团队“哨子”共同撰写。截至发稿,排名282。

        近日,北大博士生王玉玊和“哨子”团队小小火了一把。“被突然放在聚光灯下,有些不适应。”研究网络文学的她,首次感到网络生态的活力与热辣。

        事情源于3月10日知乎网友的一个提问:“如何看待北大副教授邵燕君《网络文学》课上的学生写作网文,成绩惨淡的状况?”

        事实上,王玉玊选修的课程全名为“网络文学研究与创作”。该课程由北大副教授邵燕君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庄庸开设,2014年他们首次提出网络写作课概念,鼓励学生入场写网文。选修该课的40多位学生分成六组,以自己喜欢的网站进行学术研究,主要的方式就是在所选网站进行文学创作。

        王玉玊所在的“哨子”小组研究腾讯网,他们在腾讯网(创世中文)注册创作小说《妖店》。集体创作保证了小说的及时更新,这让哨子小组成为六组中最稳定的创作团队。邵燕君把他们作为例子介绍给媒体,提问的知乎网友注意到了这样的一组数据:处于连载状态的《妖店》已经累计更新56.2万字,被收藏194次。该网友表示,在创世中文网被收藏194次,意味着跟没什么收藏差不多。截至发稿,被收藏的次数显示为203,总点击量约1.5万,而在同一网站上阅读率最高的文章点击量约250万。

        国内最大网络文学相关话题讨论站龙空有评论称:“好逗啊,最好的竟然有100多收藏,随便写个都市暧昧小说都不止了,北大果然有一颗坚韧的心脏。”还有网友附和“这是今天看到最好笑的新闻了。”

        在知乎网站有423人关注此问题,其中直接参与回答的有49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了解网络文学。更像做实验,或是社会调查。”知乎网友MoHu认为。

“不应该以世俗的成功标准去看待他们的写作”

        3月17日的“网络文学研究与创作”课上,邵燕君提到了网上的讨论。

        “你们要记住你们是北大学生。”随后她补充道,“没有歧视在座旁听的其他学校学生的意思,北大占有的资源好,就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随后的采访中,邵燕君告诉澎湃新闻,“看到有人关注我们的工作觉得挺好的。北大容易被关注,也容易被当靶子,有些情绪也能理解。但看了知乎和龙空上的回答,我挺感动的,我没想到有这么多人这么正面地看待我们的事情。”

       王玉玊说:“有些说法有点刻薄,作者们有点心塞塞的。但也很有道理。我们也很感谢他们的理解。

        北大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生楚飞君介绍,选修”网络文学研究与创作“的学生被分成了六个小组,分别对应起点、腾讯系、百度系、红袖、晋江、豆瓣六个网站。每两周,各小组都要进行阶段总结。观察研究的结果最终汇总为年度总结《网络文学2014:多重博弈下的变局》:),在课堂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媒后台发布,并且发表在《文艺报》。

        邵老师和庄老师的要求是一定要进入网站,按照网站自身的规则来创作。主要有两个用意:其一,亲身体会作者所面对的环境,这样才能进行深入研究;其二,是希望创意写作专业的同学在实践中学习写作(不仅仅是网文,也包括课堂报告、新媒体稿件),探索自身的道路。

        “就创作而言,我们基本的思路并不是给网站输送写手。”邵燕君告诉澎湃新闻。

        北大毕业的邵燕君思维活跃态度开放,硕士毕业后曾远去新加坡与美国,先后在中国新闻社和华声月报社任记者,采写介乎于新闻与文学批评之间的文章。2003年从北大博士毕业,2004年创立“北大评刊”论坛,2010年开始转向网络文学研究,2011年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网络文学研究课程,率先探索网络文学研究方法和教学模式。邵燕君告诉澎湃新闻,她一直从事网络文学研究,2014年招收了第一届创业写作方向的专业硕士,顺势推出了《网络文学研究与创作》这门选修课。

        邵燕君是当年北大最先推崇金庸的那批学生之一,金庸作品能够被主流文学认可,有他们那一批北大中文系学者的功劳,包括陈平原老师和孔庆东老师,还有更老一辈的默默提供指导的钱理群老师、温儒敏老师。他们当年努力为被视为毒草的武侠小说正名,如今在资本和政治进入网文江湖的网络时代,沟通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显得尤其重要。网文圈内,作者和读者希望学者为网文正名,使“主流文学”和学术界消除对于网文的偏见,但一些作者和读者又不时将学者想象成“戴着眼镜的老学究”坐在桌子后面指指点点。

        “哨子”团队对创世中文网的作者读者管理系统和创作环境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创世中文网生产机制研究》、《腾讯无“大神”,粉丝变用户》等调查报告,此外还有讲述签约经历的《<妖店>签约大事记》。

        《妖店》的腾讯网站编辑季言简总结,“腾讯系这边的网文读者群体比较低龄。一堆研究生get不到读者想要的点很正常。看书看到这个年纪,自己想写的、会写的,与能够在商业写作上获取成功的类型不在一条线上。所以这是一个正常的、新人上路未获成功的故事。引起大家视线聚焦的是,这些人有北大研究生的光环,自身起点就很高。有光环之上的期望。但作为研究性质的写作,不应该以世俗的成功标准去看待。”

小说截屏图

与网站签约,但收藏数不高

        “网络文学和精英文学有鸿沟,我们被认为是传统精英文学的阵营,我们来写会引起大家的遐想。”王玉玊告诉澎湃新闻。

        王玉玊介绍,目前《妖店》团队哨子小组已经由当初的四位成员增加到十三位。全部成员都是北大在读的硕士和博士,大部分是老书虫,在晋江和起点潜伏多年,也有不少在龙空潜水。小说采用单元剧的形式,团队整体确定大纲和主线,不同的章节由不同人负责。目前保持每天更新六千字左右。王玉玊告诉澎湃新闻,《妖店》从2014年10月27日开始创作,11月11日与腾讯签约,之后上架。“和其他五组相比,唯一的区别是我们签约了。”

        当初本打算写8到10万字的《妖店》因为被腾讯编辑看上发来签约邮件,现在已经写到84万字。截至发稿,总点击15014,收藏203次。

        叶栩乔在知乎上写道:“作为作者,我们看到收藏低迷,心里确实会觉得失落。毕竟我们虽然是轮换着写文的,但是也是每天认认真真码字想剧情的。我们并不希望辜负这个故事。”随后她分析了问题所在,“或许我们过分任性了,没有考虑读者。写的仍旧是我们特别想写的那一部分。”

        
2015年1月中旬,“哨子”团队收到第一份稿费700多元,图为团队成员在一起聚餐庆祝。受访者供图

“要做网络时代文学的引渡者”

        邵燕君告诉澎湃新闻,这次尝试只是课程的第一步。“他们的写作确实有一些需要讨论的地方,有点太概念化太自我了。像纯文学里文青的写作,自己写自己的,没有打开。(腾讯)受众并不一定适合他们,那里的粉丝是12岁以上的初中生。网络文学的创作是以粉丝为中心的,要求刚刚写作的人打开自己的写作和心理模式,看一看诉求。但不意味着一定要迎合谁。我们想要找到一种并不完全建立在商业体制的写作模式。从长远来讲我们要做网络时代文学的摆渡者。”

        “我们选的题材和写法更像是杂志的连载,网文一般写一个主线故事,但我们为了便于集体创作采用了更复杂的结构。这样利于每个人发挥才华,但就比较烧脑子了。并不适合12岁以上的初中生。”王玉玊告诉澎湃新闻,“但说到这个,我们觉得网络文学应该是多样化的。这是我们的最高目标和奢望,我们想把传统文学的一些优秀的东西带到网络文学里。”一位深受邵燕君影响的北大博士笑着说:“我们会有这样一种小野心。”        

        “进去以后我们才更深切地了解到了底层写作者的苦衷。这会使我们的研究态度变得更好。以前我们批评写手跟风、没创意。现在我们知道为了赚钱生存,类型化、跟风是必需的。”叶栩乔从前用六个小时写9000字,现在用两个半小时写6000字。

        “我们的许多孩子从小看日本的动漫,长大看英剧美剧,玩国外的游戏,唯一看的中国文学就是偶尔读读网络文学了。更严峻的是现在孩子几乎不看字。” 邵燕君说,“这也提醒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打破主流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壁垒。赶紧坐在一条船上。打造孵化器,把我们积累的文学、文化传统进行传承,再去孵化其他形态的文化产品。这其中也包括国家软实力的建设。作为有学院传统的学者,我们必须把这种传统过渡到网络时代。我们希望文学精灵的重生有我们的守望在里面,我们希望去做文学、文明的引渡者。”

        王玉玊介绍,《妖店》团队的名字“哨子”取自邵燕君的姓,五个备选名字中,哨子得票最高。“我们想取一个乡土一点的名字,冲淡大家对中文系文青刻板印象,另外,这个名字叫起来响亮,我们希望我们可以在沟通精英文学和网络文学中发出响亮的声音。”

        (文章参考知乎网友楚飞君等文章,谨致谢忱)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