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光耀去世|对话汤姆·普雷特:新加坡模式会继续吗?

澎湃新闻记者 樊诗芸
2015-03-29 15:42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3月29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葬礼举行。

        过去的一周,新加坡民众对这位建国总理的爱戴,可以从烈日炎炎下长达数公里的人龙看出,他们甚至不惜排10个小时的队,只为向李光耀的遗体鞠一躬。

        “在受人爱戴和令人畏惧这两者之间,我始终认为马基雅弗利的思想是对的。如果谁都不怕你,那就毫无意义了。”李光耀曾在接受美国前《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汤姆·普雷特(Tom Plate)的采访时说。随着这位老人的离去,新加坡民众对他的畏惧似乎正变得遥远,更多人铭记的,可能将是他可敬的一面。

        在李光耀逝世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曾与李光耀有过近距离接触的普雷特,他曾在2009年7月对李光耀进行了两天的独家访谈,并撰写了《李光耀对话录:新加坡建国之路》这本书籍。在书中,李光耀对他说,“汤姆,《李光耀对话录:新加坡建国之路》必须有批判性和负面内容。不必为我担心。你就照着你所看到的我写吧。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就从你所看到的一切来讲述我真实的故事。我只要求这些。”

        
美国前《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汤姆·普雷特和李光耀

        澎湃新闻:1996到2009年间,你曾经三次专访了李光耀,请问你是如何做到的?

        普雷特:事实上不只是三次,第一次采访是在1996年,当时我在《洛杉矶时报》写专栏,虽然后来我不在《洛杉矶时报》了,还会和李光耀见面。2009年,我告诉他说要写一本关于他的书,李光耀开始更多地关注我,我们之间彼此信任。

        澎湃新闻:每次采访,李光耀是否都会带给你不一样的印象?

        普雷特:是,也不是,李光耀很有智慧,总能制定出明智的政策,他看起来总是很坚定,不过2007年,老年病开始缠上他,但我一直觉得他是个健康的运动狂人,他曾对我说:“汤姆,快去骑自行车锻炼,你得减肥了!”

        澎湃新闻:你能否详细谈一下2009年的那次采访经历,是如何开始的,有什么特别难忘的回忆吗?

        普雷特: 我觉得最让人难忘的是健康问题,无论做多少运动,吃多少维他命,少喝多少酒,年龄最终都会找到我们头上。就在那次采访结束后的第二年,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的新书发布会上,他向我走过来忽然说道:“我(的身体状况)正在迅速下滑。”我也能看得出来,即便他的精神智力毫无减退。

        澎湃新闻:李光耀对你的书评价如何?

        普雷特:他觉得这本书太强调个人特征和性格特点了,但总的来说很好地阐述了他的思想理念。2010年5月他参加了关于这本书的聚会,也是他首次参加此种聚会。

        澎湃新闻:你提到李光耀是个幽默的人,但他讨厌别人开新加坡口香糖的笑话(外界通常以为新加坡政府禁止咀嚼口香糖的政策只是用以讽刺新加坡政府管控严格的笑话。事实上1992 年新加坡政府确实颁布了进口及销售口香糖的禁令,担心四处乱丢的口香糖残渣会影响地铁列车和电梯的操作),这是否意味着李光耀很难接受批评?

        普雷特:没人喜欢被批评。李光耀讨厌关于口香糖的笑话是因为西方媒体拒绝以开放的眼光看待新加坡……不过,李光耀从未对其把城市变得锃亮的方法道过歉。

        澎湃新闻:你曾在书中提到,李光耀喜欢用肢体语言进行暗示,别人无法对其讨价还价;采访中,李光耀谈到一旦下属无法满足他的标准,便会叫他们走人,当时李光耀身边的随从只能低头做事,不敢和你对视。你认为对于身边的人来说,李光耀是一个“暴君”吗?

        普雷特:我相信李光耀身边的人多是尊敬他的才智和喜好,但同时也会被他吓得要死。

        澎湃新闻:李光耀和妻子柯玉芝伉俪情深广为人知,对此您是否有什么故事或观察可以分享?

        普雷特:在旅行中,李光耀会用skype与病房里的妻子对话,这样即便不在身边也能随时看到她了。

        澎湃新闻:您在书的开篇提出一个疑问:“李光耀的局限是什么”,那么,在您看来,李光耀的局限是什么?

        普雷特:新加坡狭小的国土面积限制了李光耀,但他对中国、世界秩序、21世纪的判断,让他成为了亚洲地缘政治的专家。

        澎湃新闻:你认为李光耀去世后,新加坡模式还会继续吗?是否有可能出现任何政治改革?

        普雷特:新一代的年轻人肯定会做出改变,但这个国家的体系非常坚固,即便出现改变也会被很好的管控住,2011年的选举便出现了这种情况。

        澎湃新闻:李光耀曾说,宁愿被畏惧也不愿选择被爱戴,根据您的观察,新加坡人对李光耀的态度是什么?

        普雷特:大多时候,新加坡人都对李光耀持支持态度。但1991年,在连续执政30多年卸下总理职位时,新加坡社会突然出现了一种释怀的迹象,毕竟他的执政时间太久了,李光耀的继任者吴作栋在扩大开放氛围上做了很好的工作,这种情况还将在未来继续。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