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初中国人的欧洲行:黄嘉略娶洋太太,胡若望被关疯人院

闻道
2015-05-06 16:53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1872年8月11日,经清朝政府批准,在陈兰彬、容闳的带领下,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从上海启程,前往美国,成为最早一批去美国旅行的群体。

        留美之前,中国人的目光多聚集在欧洲。据方豪统计,在同治以前赴欧洲留学者,至少有114人。最早前往欧洲的是广东澳门(现在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郑玛诺,字惟信,顺治七年(1650)前往罗马,1671年归国。这一百余人,多数是随从欧洲东来的传教士而去。一般会由传教士引领,然后乘坐返回欧洲的商船,航行8个月左右到达欧洲。他们在欧洲的主要活动范围相当于今天的罗马、意大利、法国一带。

        尽管徐霞客周游四方,写出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刘献廷遍访名山大川、风土人情,留下了《广阳杂记》。但在传统中国,能到远方旅行的人是不多的。且不说中国有“父母在,不远游”的祖训,就是旅行本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甚至要自带马桶。关于明清时期的国内旅行情况,可以参见“澎湃新闻·私家历史”《古代旅行带马桶,浪迹天涯没有想象中浪漫》(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6934)一文。

        那么,这些早期去欧洲旅行的中国人会有怎样的经历?欧洲旅行对这些黄皮肤的东方人来说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沈福宗、黄嘉略、胡若望就是其中三位较有代表性的旅欧中国人。

晋见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沈福宗

        沈福宗,江苏人,会拉丁语。康熙十九年(1680)前往欧洲,1694年回国,返回途中死在海上。

        在欧洲期间,他曾入里斯本初学院,跟随比利时传教士栢应理(Philippe Couplet)游历法国和英国。在法国期间,他在凡尔赛宫晋见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用拉丁语回答国王的询问,并为国王表演用筷子进餐。

沈福宗的西洋画像

        沈福宗向欧洲人介绍中国的风俗习惯,说中国人在平地上埋葬双亲,礼节隆重,且须叩头,这是欧洲人难以想象的。他展示了孔子的画像,告诉他们这是中国的圣人,并表演用毛笔写字,令欧洲人目瞪口呆。他还夸张说中国的学校与救济院极多,路上不见有乞丐。

        游历英国期间,沈福宗在牛津与著名学者海德(Thomas Hyde)多次交谈,内容涉及汉语、中国的地理和度量衡以及围棋等,大英图书馆至今依然保存着海德与他的谈话记录。海德遗书中有沈福宗的拉丁文通信及“棋谱”、“升官图”、度量衡制与汉文及拉丁文对照的应酬语。

        沈福宗的到来,甚至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注意。1684年九月号Mercure Galant 杂志在九月二十五日一篇通讯中对他进行了报道:“他(柏应理)带来的中国青年,拉丁语说得相当好,名曰Mikelh Xin。本月十五日他们二人到凡尔赛宫,获蒙皇帝召见,在河上游玩,次日又蒙赐宴。……皇帝在听完他用中文所念的祈祷文后,并嘱他在餐桌上表演用一尺长的象牙筷子的姿势,他用右手,夹在两指中间。”

1693年英国国王曾邀请中国耶稣会士沈福宗到自己的宫廷表演中国餐桌礼仪,这是西方人所绘的《官府宴饮图》。

娶到欧洲妙龄女郎的黄嘉略

        黄嘉略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富户家庭,父母都是天主教徒,他出生不足半月,便受到洗礼,成为一名天主教教徒。黄嘉略与其他来欧洲的人不同,他从1706年起就定居在巴黎,与一名法国女子通婚,还生了个女儿,最后死在那里,这大概是最早的中法跨国婚姻了。不幸的是,黄嘉略去世时,他的妻子和女儿已经先他而走。

        黄嘉略在1702年跟随法国传教士梁弘任(Artus de Lionne)到达欧洲。在法国王家学术总监让-保尔•比尼昂(Jean-Paul Bignon)的推荐下,担任了国王的翻译。他编写有《汉语语法》和《汉语词典》,负责整理国王图书馆的中文藏书。除此之外,他甚至对孟德斯鸠产生了重要影响。孟德斯鸠曾频繁地会见黄嘉略,听他讲述中国的一切。

黄嘉略18世纪漂洋出国,名义上成了路易十四的中文翻译。

        1713年4月25日,黄嘉略在巴黎结婚。结婚后的生活似乎很艰难,他在日记中把这种艰辛记录了下来:“据说面包价格要猛涨,哎。”(1713年11月11日)“面包价格依然如故,也就是说4苏,可是肉价很贵。”(1714年1月10日)

        跨国婚姻的生活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浪漫,黄嘉略的这位太太脾气相当大,他在日记中有许多关于妻子发脾气的记载,“黄小姐‘不肯睡’,怒,怒。”(1713年10月19日)“今天上午,黄小姐‘怒甚’,我们两人一同去了奥古斯丁教堂,我去看望了吉雍神甫,然后做午饭,可是她不愿意和我一起吃……晚上她还怒。”(1714年1月14日)“她莫名其妙地又生气了。”(1714年6月17日)然而就是如此脾气的女子,黄嘉略并没有把不满表现出来,只是写进了日记。

        相反,黄嘉略展现出了东方男人的柔情,对妻子贴心入微。“今天上午,黄小姐到她母亲家里,我做好午饭等她回来。”(1714年8月8日)在他的日记里,还可以看到他分担家务,下厨做饭,制作果酱,打扫房间,洗手绢,甚至为太太剪裁衣料,做针线,扮演着典型的中国好男人的角色。

胡若望的神经质之旅

        因为史景迁撰写的《胡若望的疑问?》一书的缘故,胡若望似乎红火了一阵,可这也只限于学术圈的范围。胡若望是这些去欧洲的人中最为不幸的一个,他在欧洲过得很不开心,甚至被关进疯人院。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最终回到祖国度过了晚年。

        胡若望原是一个看门人,因为法国耶稣会士傅圣泽(Jean Francoise Foucquet)迫切需要一个中国人随他去欧洲,在着实没有合适人选的情况下,最后这个“幸运”的任务落到了胡的身上。他们之间甚至还签订协议:除了包吃包住包船票外,胡每年还能从傅那里领到20元薪资,而胡只需要帮助傅抄写中国的书籍。

        奇怪的是到了法国,胡若望违背协议,拒绝抄写任何文字。这让傅圣泽很不开心,以致不愿意再为胡支付薪水。于是,胡若望开始变得癫狂起来,寂寞的时候,有人甚至发现他跪在花园里,朝着天空高举双手,脸上表情扭曲,发出古怪的呼声。他非常伤心,房屋里每天都回荡着他的哀苦声。

        奔跑是胡若望最喜欢的事情,他看到好奇的东西都飞快地去探个究竟,这令傅圣泽烦心不已,以至于乘坐马车的时候,会用绳子把胡若望和马车绑在一起,防止他突然跳下车,耽误行程。当然,傅圣泽曾经产生过想抛弃胡若望的想法。但是每当提起这个想法,胡若望就会完全丧失理智。

        胡若望有的时候又特别想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他会带着自制的旗子,敲着小鼓到圣保罗教堂,人们受到鼓声的吸引而注目于他,胡若望似乎特别享受。有时他又爱玩失踪,甚至单独离开巴黎去往奥尔良,还惊动了警察局。

        后来,当傅圣泽接到去罗马的指令,可胡若望却拒绝与其一同前往。为了防止胡若望一次次地闯祸,甚至走失或受到伤害,傅圣泽与教廷大使一致决定将他送往疯人院。

1725年10月,胡若望致傅圣泽的亲笔信(现藏于梵蒂冈图书馆)。

        傅圣泽虽然离开了,可他内心一直牵挂着这位中国青年。最后在各个方面的努力下,傅圣泽决定送他回中国,不过在临走的时候,胡若望好像又极为不情愿,以致被人塞进马车,然后送到船上离开了法国。1726年,胡若望终于回到了中国。

        胡若望在欧洲的经历,正如傅圣泽在1725年11月15日给戈维里的信中概括的那样,“他在路易港骑走别人的马、持刀挥舞、撞坏贝恩斯家中的房间门扇、在圣保罗教堂讲道、冬天睡在敞开的窗户底下、在发愿者之家的圣器收藏室里跳来跳去、在冬雨之中一路走到奥尔良。”

        回到中国后,胡若望向教廷传信部的传教所索要傅圣泽承诺他的五年薪资,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在欧洲遭到粗暴对待的经历。领到钱后的胡若望,置办了华丽的衣服,带着母亲和儿子回到了故乡。

        

        参考文献:

        1、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

        2、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4、许明龙:《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商务印书馆,2014年。

        5、[美]史景迁著,陈信宏译:《胡若望的疑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6、J.Spence, “The Paris Years of Arcadio Hung”, in Chinese Roundabout, New York, 1992.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