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萨德之辩⑤|中国专家:挑起导弹军备竞赛对美更不利

沈丁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2015-04-17 12:3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编者按】

       为期两天的第7次美韩联合国防协商机制(KIDD)会议于4月16日结束。为了积极应对日益小型化的朝鲜核武器,双方商定组建美韩遏制战略委员会(DSC)。对于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即萨德反导系统)问题,两国会后发布的官方通报均避免提及。不过,双方表示,将通过美韩遏制战略委员会加大力度推进“杀伤链系统”(Kill Chain,集探测、识别、决策、打击于一体的攻击系统)和“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KAMD)建设,全面加强两国信息共享与合作。无疑,就强化韩国的导弹防御能力,双方达成了共识。延续此前的讨论,本专栏今天邀请中国和美国权威专家参与“萨德之辩”专题,展现针锋相对的观点。

我国8千亿人民币数量级的军费年度最多可产生8万枚进攻导弹。而美国已进入长达十年的军费紧缩期,完全无力与中国在导弹攻防端单独开展军备竞赛。

“萨德”损害中国报复性威慑能力

        只要有威胁,就会有反威胁以及防御。在进攻和防御两端,由此演化出进攻与进攻、进攻与防御、防御与防御之间的三组矛盾。

        长期以来,美国核武器对中国构成了能力和意图的威胁,中国因此发展了自己的报复性核威慑。中国宣布了“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以免自家核威慑在意图上被视作威胁。不过,美国仍对中国的核报复能力感到不安,因为这限制了美国核威慑的政策选择,因此美国又要发展更为强大的攻防能力,包括天基攻击系统与“萨德”防御系统。美国开发这些新的战略攻防系统,有着地区和全球背景,不完全针对中国,但肯定包括针对中国的因素,至少在进攻与防御端上都削弱中国的国家安全,限制中国对外关系的政策选择。

        然而,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从攻防矛盾来看,防御方从来都处于费效比不利状态。美国的“萨德”系统确有一定的末端高空导防能力,尤其是其X波段雷达预警能力强大,侦察半径至少达2000公里。如果这一雷达系统部署在朝鲜半岛,不仅对我东北、华北地区的空域产生相当的凸前监视作用,还将对我国可能发射的飞跃朝鲜半岛以及附近的高空导弹进行拦截,损害我国的报复性威慑能力。

韩国安全评估的四种选项

        这取决于韩国是否感受导弹威胁和综合安全评估。第一,韩国面临的朝鲜导弹威胁,大多为近程导弹,基本可用“爱国者”导防系统对付,但使用“萨德”系统可增强韩国导弹防御的完整性,有利无弊。第二,中韩是战略合作伙伴,彼此意图理应互不威胁,但能力上不可能做到互不威胁。对韩国发展旨在针对朝鲜导弹威胁的“萨德”系统,中方似可理解。即使中韩发生不测,中国强大的饱和性导弹攻击能力足可迅速瓦解韩国境内的“萨德”系统,因此中国似不必过于在意韩国可能部署的有限“萨德”能力。第三,在台湾等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中美是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在世界任何地方部署的军事能力都服务于华盛顿的全球战略,因此美国在韩国部署的“萨德”一定会被用做维护美国的亚太利益,限制中国在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政策选择。第四,由于韩国对驻韩美军没有否决权,一旦中美发生不测,韩国无法阻止美国使用“萨德”系统针对中国,届时中韩伙伴关系也就立即转化为对手关系,韩国将由于同意部署“萨德”而引起中国的军事报复。中国反对美国导防前移,反对韩国部署“萨德”,韩国不可能不权衡整体利弊。

美无力与中国搞导弹军备竞赛

        攻防竞争,防者费效比严重不利。鉴于导防系统的高成本,美国在地球表面至多只能发展有限的动能拦截系统,对其最为简单的瓦解就是饱和攻击,此外还可发展机动和诱饵反制。以一枚中程导弹1000万人民币数量级计算,我国8千亿人民币数量级的军费可年度最多可产生8万枚进攻导弹;以单枚1亿人民币数量级计算,可产生8千枚。以1%的年度军费投入,可产生80枚数量级的中程导弹。假定地面/海面拦截成功率为100%,美方每年需新增部署上百枚拦截弹。假定战时拦截率为1/4,美国仅对付中国一家中程导弹以上的导弹攻击能力,就需每年新增部署数百枚“萨德”级拦截导弹,这还是以中国仅使用1%年度军费来计算的。考虑到中国年度军费增长仍保持10%,而美国已进入长达十年的军费紧缩期,美国完全无力与中国在导弹攻防端单独开展军备竞赛,中国因此完全不必与俄罗斯合作来对付美国发展“萨德”系统。作为大国,保持防务独立是维护主权和外交独立的基本前提,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无数实践所得出的经验教训。

        军备竞赛不是对参与的所有各方都是消极的。美国就是美苏军备竞赛的得胜方。美国通过这种竞赛,得益很大,受损有限;而苏联则是这一竞赛的失利方。在导弹的攻防竞赛中,防御方处于明显劣势,中国不仅可以承受,而且可以较小成本取胜。因此,中国不希望参加军备竞赛,但也不怕军备竞赛。相反,对导弹攻防,是处于守势的美国更加害怕。当然,导弹攻防的矛盾有可能扩大为导弹攻攻的矛盾,这也不是中国愿意看到的。但是如果发生导弹进攻能力的竞赛,未来对此防御的根本方向是太空基的雷达加上陆基或太空基的粒子束武器。美国正在对此研究,它也在迫使其他国家在这个更为战略的领域与其竞争。

导弹防御只能产生有限作用

        美国追求世界主导以及绝对安全,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大国的梦想。但是,美国没有能力做到,就如同各国也无法做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是否发展“国家导弹防御”计划有三个判据:威胁评估、系统能力、财政能力,将是美国世世代代领导在这个问题上的决策标准。第一,导弹威胁将长期存在,只会愈加严重。第二,导弹防御系统能力将不断提高,但动能拦截武器的能力终究有限,尤其是在战时。第三,对美国发展全能型导防系统的根本约束还是其财政能力,尤其是考虑与对手进攻能力抗衡时的性价比。所以,任何国家包括美国的导弹防御只能产生有限作用。在未来相当时间内,美国难有能力发展由其控制的陆基泛亚导弹防御系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