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李志:我绝对是这个圈子里最不装×的前三名

澎湃新闻记者 钱恋水
2015-04-14 11:2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2010年12月31日李志在南京。 梁瀚晨 图

        对于很多独立音乐圈的人来说,李志可能是他们认识的第一个在大场馆开唱的人。他的“看见”巡演已经启航,将于6月6日来到上海大舞台,并由此成为国内首位靠自己的团队运作大型巡演的独立音乐人。其2014年的“i/O”跨年演出创造的13分钟售罄3600张票的速度,令国内其他独立音乐人在票房影响力上难望其项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李志是最好的民谣歌手。他自己倒也清醒,“我的音乐很一般,我是个天赋平平的人”。李志在采访中两次这样评价自己。他只是“希望别人能够喜欢我的价值观,虽然我的价值观只是常识,但是我们的民众目前最缺的就是这个”。

        作为一个音乐人,话说到这个份上已是十分谦逊。但是“谦逊”的李志之所以被称为“B哥/逼哥”多年,并不是没有原因。

        他多年来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这是其一。

        2007年在一个音乐节上他和一位女记者聊了很久,最后对方问他:“请问你是周云蓬吗?”自此,李志拒绝接受媒体采访。然而这恐怕只是原因之一。更深的原因“在媒体上发表不出来”。

        《南方周末》4月3日出刊的《“没规矩”的行业里有没有公平》是李志的第一个媒体专访。4月15日,他将在北京召开巡演发布会,拒绝采访的“禁忌”被打破。他的解释是:“我想把演出顺利做完,在这个前提之下暂时不考虑之前所有的‘原则’,但事情过后我会继续遵循。所谓今天的不要脸,是为了明天大踏步的要脸。”

        再有就是他臧否同行简单粗暴的辣手劲了。最近的一次是在微博上先拿“好妹妹”乐队开刀,“我认为好妹妹的歌是垃圾但是他们的努力值得学习”。然后矛头一转,“比如我最近听了马頔老师的一些歌,挺垃。”骂战的过程冗长而扯皮,最终以马頔终于逐条反击,李志“这就对了,年轻人就是要有点火气”的结语落下帷幕。

        这场骂战如果画成漫画,大概就是李志像只大猫,笑嘻嘻地“玩弄”着“音乐挺垃”的后辈们。后辈忍无可忍反击了一爪子,大猫又笑嘻嘻地跑开了。

        骂战一起,除了两方的粉丝们,中立的看官们大致分为两个阵营:1)李志你是“蛇精病”吗?2)撇开好恶,李志提出的问题确实值得探讨。

        但其实李志的出发点很简单。“不好听就是垃圾,这是纯个人喜好”;“ 我没怎么想帮他(马頔),我主要是想帮助没有脑子的歌迷(比例很高)”。

        李志之所以为“B哥”,最直接的原因是他的“糙”和“轴”。早年李志唱现场,常一唱四五个小时,生殖器词汇满天飞,俨然酣畅淋漓的草根盛会。然而三四年没正经写歌词,去年11月专辑《1701》骤然变得精细又晦涩的李志,已经不是那个粗暴地弹吉他,经常唱到一口气要接不下去,教人隔着音箱都能看到他喷出的唾沫星子的“糙汉”了。

2014年5月23日,李志第一次登上工人体育馆的舞台。王子龙 图

        “轴”倒是一点也没变。2010年他从虾米网愤而出走,一家一家流媒体音乐平台打官司要求下架他未经授权的作品,打了一场艰苦而未完的大仗。《1701》在虾米首发是他凯旋回归虾米的标志,所有那些经他授权的流媒体平台能为他带来一年几十万的网络音乐使用费。他起诉另一个侵权网站酷狗音乐的案子则将于2015年5月12日开庭。

        在演出方面李志也是有名的“斗士”。抓黄牛,无赠票,坚持低票价,因为“更愿意和善良的底层人民站在一起”。身边人从经纪人开始纷纷反对,因为坚持低价票等于无视市场需求,封杀黄牛不仅几不可为而且黄牛本身具有调节供需的作用,而没有任何赠票则显得不近人情。

        然而就在他的第一篇媒体专访《“没规矩”的行业里有没有公平》以此为角度写就的时候,李志的大场馆巡演不可避免地出现了180元到880元的分级票价。于是,正当我们以为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李志的时候,他打了自己一记耳光,言曰“公平不是吃大锅饭”。

        李志能够凭借“一般的音乐”走到今天,自然没有那么简单。窍门恐怕如他自己所说:“我们做事情首先考虑自己的需求,其次才会考虑他们的滋味。”

【对话】

“公平不是吃大锅饭”

        澎湃新闻:你曾经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还坚持低票价,现在演唱会开到大场地分级票价,你觉得背离初衷了吗?这次为何决定开大规模的巡演?

        李志:1.公平不是吃大锅饭。

        2.在之前的一些演出中,我们也曾根据座位的不同,给出不同的票价。

        3.我只是认为“黄牛加价的离谱的倒票”是对底层的不公平。

        4.本质上,票价的高低是由成本和风险决定,同时我的财务承受能力也影响票价。

        5.为什么去大场馆演出?等演出完我会告诉大家。

        澎湃新闻:你的演出没有赠票,只有罗大佑和崔健可以免票入,这是不公平吗?

        李志:这是对他们才华的尊重,和平等不矛盾。

        澎湃新闻:被问的最反感的问题是什么?

        李志:“你认为你装逼吗?”——这么问的记者多半没有做功课,我绝对是这个圈子里最不装逼的前三名。

        澎湃新闻:这些年你基本不借助外力自己给自己塑造了一个形象,这个形象你满意吗?

        李志:我从来没想过要塑造形象(包括现在),我反对任何理由的塑造形象,我只是诚实地面对外界,表达自己。

“他们的歌迷傻逼比例肯定远远要高于我”

        澎湃新闻:为什么偏偏挑中马頔和好妹妹,是不是不太厚道?

        李志:如果批评是不厚道,我一直在不厚道,还会继续不厚道。为什么是他们?说严重点,他们是利用、讨好、纵容傻逼歌迷继续傻逼的典型。

        澎湃新闻:你觉得你的粉丝和马頔、好妹妹的粉丝不同在哪里?

        李志:傻逼粉丝不是谁的特产,是这个畸形社会的必然产物。我打击的不是谁,不是谁的歌迷,是傻逼。当然,如果非要区别的话,他们的歌迷的傻逼比例肯定要远远高于我。

        澎湃新闻:南周出了一篇《难道要下载七八个音乐APP吗》的文章,梳理了现在中国音乐版权的状况。作为音乐人你希望看到怎样的版权格局?

        李志:我今天下午刚好看了这篇文章。外行可以看一看补充数字音乐版权现状,但显然梳理得不透彻,我猜想作者是谁也不想得罪吧。各音乐平台拼资本的方式从长远看来是多输的局面,由于缺乏合乎逻辑的商业模式,它不可能一直持续。我个人的预测是,一到两年内版权战争会持续,接下来市场重新洗牌,剩下来的寡头握手言和互换版权资源,共同建立行业秩序。作为音乐人,或者音乐人团队,希望的只是版权得到尊重,音乐人能够依靠自己的音乐被使用而生活得很好。其他不是我们担心的问题。

        澎湃新闻:国内有一个问题,大部分用户都没有下载mp3的习惯,听歌介质是手机,而平台则是APP的在线试听。你觉得数字音乐的版权在国内还有必要吗?你自己听音乐的习惯是通过什么渠道?

        李志:你的观察没错。在IFPI组织2014年的报告里面也显示流播放的比例正在每年大幅度递增,而传统的下载型平台如iTunes的占有率也在相应地下降。我和大家的习惯一样,在线听为主。我认为存储介质越来越廉价,网络带宽也越来越便宜,很快的将来,在线收听数字无损音源就会普及。但是你的推导逻辑不对,消费者听音乐的方式和是否收费无关,也和音乐版权无关。目前刚刚融资完成的Spotify是世界最大的流媒体音乐播放平台,它的音乐都是正版,也有很成熟的付费会员模式。

“我是个天赋平平的人”

        澎湃新闻:《定西》里你唱“我也不会给你刘堃的电话号码”,《大象》一开头还真的像低苦艾(刘堃是低苦艾的主唱)的那首《我们不由自主地亲吻对方》,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吗?

        李志: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

        澎湃新闻:《鼠说》的开头又挺像平克·弗洛伊德的,2013年重新编的《被禁忌的游戏》也有《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的影子。你有受到他们的影响吗?《1701》的编曲你介入得多吗?

        李志:《鼠说》的开头我们借鉴了Jeff Beck。我非常喜欢平克·弗洛伊德,模仿是最低级的崇拜。《1701》的编曲完全由我主导。

        澎湃新闻:新专辑的歌词比此前晦涩温柔了很多,你在写歌的时候有意识到吗?

        李志:已经有三四年不知道怎么写歌词了。新专辑的所有歌词都是在录唱之前两个小时内临时写出来的。究其原因,无非是:1.我不知道要表达什么;2.我不知道怎么用文字表达。

        澎湃新闻:以前你的歌风格鲜明,但是现在模糊了。

        李志:写歌是一件纯天赋的事情。天赋越用越少,所以再伟大的音乐家都不可能到死还在写着伟大的音乐。况且我还是一个天赋平平的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现象。

        澎湃新闻:你用自己的标准严格要求团队,比如乐队迟到了扣钱。你和你的团队之间是朋友关系还是纯粹的雇佣关系?自律的方式会影响灵感吗?

        李志:工作就是工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