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别担心经济失速!人民日报称股市上涨证明中国经济正走出底部

澎湃新闻
2015-04-20 08:27
来源:澎湃新闻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人民日报推出“解疑中国经济”系列报道,称中国经济绝不会失速。 寇聪 澎湃资料

        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不乐观,4月19日,中国央行宣布自4月20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形势再度引发海内外担忧。4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经济绝不会失速,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股市走出了牛市行情,上证指数涨幅已接近一倍,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中国经济正在走出底部。

        《人民日报》4月20日在A17版经济周刊版刊发整版文章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该版从4月20日起推出“解疑中国经济”系列报道,力求运用新常态思维,对“中国经济会不会过快下滑”、“宏观调控有没有转向”、“企业的日子是不是过不下去了”、“外资有没有大范围撤离”等问题作出回答。

        在4月20日的第一期“解疑中国经济”的系列文章里里,《人民日报》提到,中国经济绝不会失速,今年有望实现7%左右的预期目标。

        其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进出口、消费、投资)作解释:

        从出口来看,预计今年出口增长7%左右,高于去年4.9%的增速。

        从消费来看,预计2015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与去年增速基本持平。

        从投资来看,尽管对投资增速影响较大的房地产投资,目前还有一定下行压力,但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只有55%,与70%这一基本实现城镇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房地产政策储备空间依然较大等。”

        文章引用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的话说:“当前三驾马车中只有房地产投资这半驾马车尚未完全企稳,但其继续下行的空间也非常有限,由此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走出周期性底部,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

       值得关注的是,该文章还提出:“按照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一般规律,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会先于经济见顶或见底。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股市走出了牛市行情,上证指数涨幅已接近一倍,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中国经济正在走出底部。”

以下是人民日报17版经济周刊刊发的三篇文章:

当一季度经济增速回落到7%这一重要心理关口时,一些人的担忧也油然而生

经济会不会过快下滑?(特别报道·解疑中国经济①)

   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出炉,经济形势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公众对中国经济也有一些新的疑问和担心:经济会不会过快下滑?宏观调控有没有转向?企业的日子是不是过不下去了?外资有没有大范围撤离?

  针对这些问题,本版从今天起推出“解疑中国经济”系列报道,力求运用新常态思维,对上述几个问题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供广大读者和有关方面参考。

  ——编者

新常态 新心态

中国经济绝不会失速,今年有望实现7%左右的预期目标

  7%!

  当一季度经济增速回落到这一重要心理关口时,一些人的担忧也油然而生:中国经济会不会过快下滑?今年7%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还能不能实现?

  “虽然现在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增长动力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这一“新四化”能带来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将增添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政府有应对复杂局面的经验,会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因此,中国经济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绝不会失速。

  “就今年而言,我国有望实现7%左右的预期目标,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不应悲观”,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坦言。

  先看出口。从国内看,虽然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受成本上涨因素影响有所下降,但随着技术进步,工业制成品出口逐步提高,正在抵消这一下行压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实施,更是有利于推动进出口稳定增长。从国际上看,今年欧央行正式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加大、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企稳等因素,将使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短期内有所降低,外部环境有望略好于去年。“预计今年出口增长7%左右,高于去年4.9%的增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余斌说。

  再看消费。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信息经济等快速崛起,我国居民消费稳中趋升,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考虑到储蓄率较高、物价下行,以及信息消费等新消费形态持续较快增长等积极因素,预计2015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与去年增速基本持平。”余斌说。

  最后看投资。虽然重工业等领域的去产能化还在进行,但随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制造业企业投资企稳回升。今年1—2月,企业设备投资增长15.5%,比去年全年提高3.3个百分点。而对投资增速影响较大的房地产投资,目前还有一定下行压力。2014年,房地产投资增长10.5%,比上年回落9.3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又比去年全年回落2个百分点。

  不过也应看到,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只有55%,与70%这一基本实现城镇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改善性住房需求将不断释放;我国房地产政策储备空间依然较大等。这些都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6%,比1—2月大幅收窄14.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金额下降2%,比1—2月大幅收窄13.8个百分点。

  “当前三驾马车中只有房地产投资这半驾马车尚未完全企稳,但其继续下行的空间也非常有限,由此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走出周期性底部,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王一鸣说。

  换个视角看,按照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一般规律,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会先于经济见顶或见底。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股市走出了牛市行情,上证指数涨幅已接近一倍,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中国经济正在走出底部。

新常态 新观念

中国经济做不到、受不了也没必要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不能死盯着速度不放

  对经济失速的担忧,也折射出一些人的“速度焦虑”。实际上,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做不到”“受不了”也“没必要”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

  “做不到”是因为潜在增长率下降已成必然趋势。潜在增长率主要由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决定。从劳动投入看,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意味着全社会劳动投入增长将逐步放缓;从资本投入看,被抚养人口增加,抚养支出上升,储蓄率下降,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增长将放缓;而代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短时间内也难以大幅提高。

  “做不到”还因为基数变大。“社会上存在一种‘数字幻觉’,表面上看今年7%左右的目标与过去相比下降了几个百分点,但实际上经济增量大大提高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说,2000年时,我国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是1000亿元,而今年则是6000多亿元。今年每增长两到三个百分点,就已经相当于2000年时增长10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随着体量增大,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难度将逐年上升。”

  “受不了”是因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曾经整洁的都市,遭遇雾霾封锁、垃圾围城;曾经美丽的乡村,遭遇青山变秃、秀水变色。

  “没必要”则是因为完成发展目标并不要求过快的速度。据国家发改委测算,如果今年经济能实现7%左右的增长,那么“十三五”时期只需6.5%的年均增速就可以实现到2020年GDP和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能以平常心看待速度换挡,更何况,7%左右的速度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业底线能守住。

  一季度,虽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城镇新增就业320万人,调查失业率为5.1%左右,就业总体稳定。随着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量变大、服务业占比上升、新市场主体增加,经济运行对就业的承载能力在增强,同样的经济增速可以带动更多就业。“10年前,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吸收80多万人就业,现在已攀升至170万人,7%左右的增速完全可以保证充分就业”,王一鸣说。

  民生改善有保障。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继续跑赢GDP。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升,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这样的发展也更有意义。

  “评价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一定要有新观念,不能死盯着速度不放,认为把速度搞上去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把质量和效益搞上去才是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新常态 新作为

调整结构、优化格局、深化改革,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绝不仅仅意味着增速下降、挑战增多,更蕴含着新机遇、催生着新发展。

  调整结构,将调出巨大发展空间。

  新常态下,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会使一些行业付出产能过剩等沉重代价,也会涌现一系列新增长点。一季度,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正加快孕育:网上零售额增长4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4%,比工业平均增速高5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增长46.8%。

  许多新的增长点就在我们身边:城市中,大量地下管网还处在无序混乱、事故频发的状态,全面整修地下管网将是几万亿元的大手笔;医院里,大量病患在排队等待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需要几万亿元的大投入;养老院外,许多老人终其一生无法等到一张床位,养老产业将是几万亿元的大市场……这些被过去高速增长所掩盖的“短板”,完全可以成为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跳板”。

  优化格局,将提供持久发展动力。

  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将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比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将有力推动资源在不同地区间优化配置,实现地区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潘建成说。

  深化改革,将释放蓬勃发展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正陆续展开,改革成为新常态下最大的发展机遇。

  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把握。新常态下,我们更需要新作为。

  不唯GDP,不是不要GDP,发展仍是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合理的经济增长率一定要有。这就需要我们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与此同时,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告别对量的“图腾”,实现质的提升,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新常态,正引领中国经济迈向新征程。培养新心态、树立新观念、把握新机遇、实现新作为,中国经济前景光明。

打造空间经济新格局(观点)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张汉飞

  ■新常态下,要让空间经济优化升级,就要把区域发展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与打通对外通道建设结合起来,把内外平衡健康发展与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形成协同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空间经济新格局

  空间经济指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和布局结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新常态下,要让空间经济优化升级,就要把区域发展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与打通对外通道建设结合起来,把内外平衡健康发展与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形成协同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空间经济新格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长期、更持久的动力。

  统筹发展四大综合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

  首先,新常态下的空间经济优化升级,要求加强分类指导,统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综合区域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具体而言,应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同时通过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引导中部地区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大力促进其在承东启西中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层次,发挥其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

  其次,要强调人地协调发展,避免只见物、不见人,统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开发重点和秩序。要引导各地区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适应其自身国土空间的资源禀赋和自然属性,把人口调节、经济发展与国土空间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经济比较发达、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属优化开发区域,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属重点开发区域。而对耕地面积较多、发展农业条件较好的农产品主产区及生态系统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则应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发。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应禁止进行工业化城市化开发。

  此外,还要注意“全国一盘棋”,统筹经济圈和经济带等经济区域的协同互动,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要着力建立区域经济关联,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有利于从体制上冲破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建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利益共享的区际关系。

  把城镇化过程作为重塑全国经济空间格局的过程

  新常态下的空间经济优化升级,应当把城镇化过程作为重塑全国经济空间格局的过程,强调要着眼于城镇化的质量,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推动空间经济更加注重城乡互动、产城融合、集约高效,使城镇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宜。

  城镇化要以经济、社会功能和社会协调发展为评价标准,从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户籍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城镇化的速度要与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反映城镇发展质量的指标相协调。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认为,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看经济形势——

“势”比“形”更重要(特别报道·解疑中国经济①)

本报记者 吴秋余

  记者: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速的担忧,您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王一鸣:看经济形势,分析经济增速的“形”固然重要,但把握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势”更重要。

  从产业看,虽然钢铁、煤炭、石化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压力很大,经营比较困难,但信息软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以及电商、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增势强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地区看,虽然转型相对较慢的资源型省区或上游产业比重较大的地区,经济回落幅度较大,但转型起步较早的沿海省市经济已开始回稳

  从企业看,虽然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一些依赖规模扩张和传统经营模式的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但一批依靠创新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正在逆势而上,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由此可见,在新常态下,尽管传统增长动力趋于减弱,但新的增长动力加速成长,将筑就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

  记者: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否发生了变化?

  王一鸣:从当前经济发展势头看,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集聚的动能更加强劲。

  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要素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但随着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快速成长,消费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低成本低价格参与竞争,但目前人口质量红利正在替代人口数量红利,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过去经济增长主要靠数量和规模扩张,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随着粗放式发展模式空间受到挤压,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动力。

  记者:对于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王一鸣:经济增幅放缓使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浮出水面,解决这些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深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推进改革力度,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重塑增长动力营造良好环境,就会激发全社会的活力,释放强劲的发展动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