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图解全国碳市场②|为了实现碳中和,中国加速“脱碳”中

澎湃新闻记者 杜海燕 卫瑶 王亚赛 实习生 申屠泥
2021-07-16 12:00
来源:澎湃新闻
美数课 >
字号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它的上线有助于调动企业的节能减排积极性。如果把碳市场做大做强,我国可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地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在“发展绿色金融高效助力‘碳中和’”线上研讨会上提到。

若要对即将过去的2021年上半年热词做一个盘点,“碳中和”相关话题估计会榜上有名。2021年两会期间,“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此后,它们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关注者也不再局限于环保领域。

碳达峰、碳中和这两个概念中的“碳”,其实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温室气体。但由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最多,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二氧化碳。

碳达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历史峰值不再增长,然后经历平台期后逐步回落。而碳中和指的是国家、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量,通过低碳减排、植树造林等低碳形式,抵消掉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相对的“零排放”。

中国要用30年走完发达国家五六十年走的路

为什么要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出限制?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更有力的措施来约束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全球温升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全球升温超过2℃甚至更高,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会将进一步加剧,一些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风险也将可能发生。

2010年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后,“全球2℃温升目标”成为了共识。2015年《巴黎协定》更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努力追求将温升控制在1.5度以内,并在2050-2100年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目前仅有不丹和苏里南两个国家提前达到了净零排放状态,其他国家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愿碳减排计划。

根据Climate Watch和UNFCC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23日,包含中国在内的28个国家公布了他们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其他主动减排国家也依照《巴黎协定》,将他们的碳中和时间大致定在2040至2060年之间。

至于各国的碳达峰时间差距就比较大了,最早是在1994年,最晚是2030年。像美国、英国、德国这些发达国家早就实现了达峰目标,它们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长达五六十年的时间。我们则需要在十年内先完成达峰目标,再花30年的时间去实现碳中和。

而且同样是30年的过渡期,从2018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占比情况来看,我国差不多是日本体量的10倍。一般而言,碳排放体量越大,碳达峰的峰值越高,碳中和的难度也就越大。按照目前的体量来看,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峰值也不会太低,实现碳中和任务的艰巨性可想而知。

BCG根据碳减排模型测算,在面向碳中和目标行进的过程中,中国的化石能源消耗需要在2050年减少80%。

这对我国的能源结构转型有着很大的挑战。《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2018年数据显示,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主要来自化石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费的93.83%。

而且目前中国高排放的煤炭消费占有主导地位,能源结构相较为单一。国际上更主流的化石能源消费则是石油和天然气,它对环境的友好程度略优于煤炭。我国是一个“富碳贫油少气”国家,仍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碳排放就是发展权”,减排作为核心议题仍未达成共识

我国在2007年G8+5会议上曾提到:气候变化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碳排放问题受发展影响,也影响着发展。

在将近170年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到,早期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国集中在英美法这些工业化进程较早的发达国家。随着时间的推进,它们自然而然地完成工业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排放量也跟着慢慢降下来。

目前还在爬坡阶段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在2006年更是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实际上远低于部分发达国家。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国家,要2060年实现“碳中和”,无疑是在减排脱碳之路按下了“加速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难题。

2021年5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光明日报》的文章中写到,按照估测,我国预计需要一百万亿元以上的投资用于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每年的投入相当于GDP的3%。

碳排放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促使了全球气候谈判很难像臭氧层保护工作那样顺利推进。

回顾过去的二十多年的国际气候议题的博弈,即使各国早已意识到全球变暖的严重性,但对于他们要承担的责任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发达国家是否需要承担历史责任,各个国家利益如何平衡等问题仍未解决。

不过可喜的是,时间拉回到今天,全球碳减排工作在推进与搁置之间,再次朝前迈进了一小步。

    责任编辑:吕妍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