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越战结束40周年︱美国媒体如何报道越战

赵尧
2015-04-29 10:45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1968年2月27日,“美国最受信任的人”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坐回了他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主播台。克朗凯特刚从越南回国,脸上还稍有疲惫,但他的话却如一颗炸弹般轰动了美国——美国军队在越南的血腥经历将以僵局告终。

        与此同时在华盛顿特区,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后接替他上台的约翰逊总统带着意外的神色关掉了电视,几年指挥战争的倦怠少见地浮在了脸上:“如果我失去了克朗凯特,我就失去了美国的中间阶层。”一个月后,约翰逊宣布退出下一任总统选举。

        克朗凯特对越战的立场正如人们对这一时期美国媒体的印象:比起越南战场的厮杀,美国媒体在国内掀起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他们的持续反对,才让政府退出了越战。

        但少为人知的是,多数人的印象并不准确——越战初期,美国媒体不仅对越战抱有乐观态度,甚至一度与政府合作,支持越战。即使是像克朗凯特这样作为冷战时期美国最负盛名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也曾是支持越战队营中的一员。

        
沃尔特·克朗凯特,被称为“美国最受信任的人”。

1961-1968:我们终将胜利?

        越战初期,美国媒体对战争并不反感。《纽约时报》在报道军方即将派遣部队进入越南时就充满正义感地评论说:“美军的干涉行动旨在限制越南内战的扩大”。同样持乐观态度的是《新闻周刊》,1968年前,印度支那问题专家和评论家伯纳德·福尔在《新闻周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态度积极的文章,使许多人相信美国的努力不会失败。

        在整个20世纪,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如此亲密的情况并不多见。不仅是《纽约时报》和《新闻周刊》,当时揭露战争残酷本质的报道在《华盛顿邮报》或电视上也甚少看到。当1965年12月到1966年1月约翰逊决定暂停对北越的38天轰炸时,电视称此举动为“伟大高尚的美国人在寻求和平,反对邪恶的北越人”。

        媒体与政府的亲密合作与冷战的气氛有关。美国政府于1960年代提出“多米诺骨牌效应论”,声称如果印度支那的一个国家“沦陷”于共产主义统治之下,那么西方阵营在印度支那的整个防线就会像“多米诺骨牌”那样纷纷倒塌,以致全部沦陷。很显然,媒体对这一说法并不反感。

        另一方面,当时处于蓬勃发展期的电视也对越战报道采取限制。根据当时规定,在五角大楼通知死伤者家属前,媒体不可播出有关美军伤亡的图片,那些过于血腥和可能引起麻烦的镜头也被要求删除。在此背景下,电视对战争的报道多是蜻蜓点水。据统计,越战初期的报道仅有20%是战斗情况,此外则是官方声明或是电视台偏好的私人小故事,即便是对战斗的报道也是单调乏味的——人们只能看到大兵们在丛林里跋涉并且开始射击,却看不到敌人……

        
越南战场

        媒体报道自然也影响到公众对越战的态度。1965年8月,当盖洛普民意测验询问“你同不同意约翰逊政府对越南政府的处理结果”,57%的人表示同意,25%的人表示不同意。

        当然,反对的声音在这段时间并非没有。例如在1963年1月2日的“邑北战役”中,美国与南越军队的表现并不完美。但包括《时代》和《新闻周刊》在内的许多大报刊的报道却一致夸大南越军队的负面表现。《纽约时报》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1月8日,专栏记者罗迪克发表评论认为,邑北战斗值得人们对政府政策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

        《华盛顿邮报》对越战的报道也益发多元。1965年9月,为了“回应”政府“战场上正取得节节胜利”的说法,《华盛顿邮报》登载了战地记者埃德加发回的报道,其中描绘了距西贡不远的古芝县的景象:“县城中甘密河里漂着一具具美军尸体,河水和血液交融在一起,在阳光下泛着墨绿色,偶尔有几个越南儿童经过,有木棍拨弄着尸体,寻找值钱的东西。”

        这些声音虽然不多,但在1968年越共发起“新春攻势”后,美国媒体中反对越战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

        
1965年,一位越南人在路过战场时用破布掩护口鼻以阻挡尸体的恶臭味。

1968-1972:“美国什么时候停止这该死的战争?”     

        1968年1月31日,越南农历新年期间。北越打破双方的停火协定,对南越的美军发起全面攻势。这一被不少军事研究者称为“越战转折点”的战役也标志着美国媒体报道立场的转移,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官方说法与媒体说法开始出现分歧。

        “新春攻势”期间,美国陆军部的官方报纸《星条旗报》头条报道:“美军经过一整天的浴血奋战,消灭了128名越共分子。”但其他媒体的声音却截然相反,本文开头提到的沃尔特·克朗凯特的评论即在这段期间发出。

        而此前在越战问题上支持政府的《华尔街日报》也开始质问“事态的发展是否已弄乱了我们原先可驾驭的目标……如果还没准备好的话,美国人民应该准备好接受:整个越南事件前景黯淡。”3月10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一个越南特别节目的结尾很快成为美国媒体的普遍声音:“放下一切争辩,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必须正视问题——难道只有摧毁越南才能拯救越南?”

        当时的情况正如英国学者苏珊·L.卡拉瑟斯(Susan L.Carruthers)在其著作《西方传媒与战争》中所言:“1968年以后,几乎每位到过越南的记者都有一个残忍的故事要讲,现在他们有机会了。”

        
五角大楼前反越战游行,嬉皮士把康乃馨插入美国国民警卫队步枪中。

        其实,美国媒体态度的转变并不突然,因为在美军参战的7年时间里,已经动用了全国近1/2的地面部队、1/5的空军和1/4的海军,但作战目标却并未达到。这一时期美国还出现了361亿美元的庞大财政赤字。

        此外,1968年正值美国的大选年。政府的反对派和一些政治精英也相继表达了反战意见,例如“新春攻势”发生的第二天,部分议员就公然发问:“我们能否忽略国内的问题,能否承受得起人民的疏远,能否赔付得起那些为一个不确定的事业而牺牲的美国人的生命?”

        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媒体记者相继进入战场,显然,他们被残酷的战斗震撼了。在后来被誉为“起居室战争”的媒体现象就出现在此时,据统计,“如果每位电视观众平均每周看五次晚间新闻,他就会看到3.9次平民伤亡和城市破坏的镜头,这是整个越南战争期间平均数(0.85次)的四倍。军事伤亡的镜头由每周2.4次上升到6.8次。”

        很快,越战时期最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事件发生了。“五角大楼文件”是五角大楼的一些文官对越战政策做出的全程回顾,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不管派去多少人,河内都可以吃掉,根本就别指望战争会结束”。此文件内容在1971年被《纽约时报》公之于世,普通民众对越战中美国取胜的希望大打折扣,反战运动也在这一时期进入新的高潮。

        
越战中受争议较多的事件——美莱村事件(一称美莱村屠杀)的报道。      

        约翰逊总统对媒体的“背叛行为”气愤不已,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1969年11月,尼克松上台,并宣布了战争越南化政策,让美国国防军逐步撤出越南。

        1975年4月30日,西贡闹市区,美国人的身影几乎没有了,只有卡拉维尔饭店楼顶上的一小群记者,注视着一架直升机从美国大使馆运走最后一批工作人员。他们在随后的报道中写道:“星条旗再也不在交战中的城市上空飘扬了,西贡已经投降,为民族统一而进行的长期战斗的最后阶段也结束了。庞大的美国军事机器像二十一年前的法国人那样,成了胡志明的追随者们坚持不懈斗争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于桂双:《美国大众传媒对越南战争的影响》,吉林大学世界史硕士论文,2005年。

        2、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2001年。

        3、Archer, Jules, The Incredible Sixties : the Stormy Years that Changed America , San Diego, New York, London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1997.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