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加德满都那么多古迹在地震中倒塌?砖头基座是“帮凶”

澎湃新闻记者 陈诗悦
2015-04-28 17:31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据说尼泊尔人相信这样一个预言:当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圣地的古建筑会慢慢消失。4月25日,当8.1级大地震来袭,尼泊尔有多座古建筑倒塌,对当地人而言,这景象不亚于末日来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月27日在其官网公布,据专家的初步评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地标性建筑达拉哈拉塔、杜巴广场玛珠神庙群、尼泊尔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巴德岗法希得噶神庙这三座世界遗产完全坍塌,加德满都谷地附近另有不少文化和自然遗产遭到严重损毁。

        那么,有可能在灾害发生前对古建进行加固?灾后要如何重建古迹呢?为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同济大学建筑系从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陆地副教授。

砖木混合结构抗震差,震前预防几乎不可能

        “这次受灾的建筑,大都是砖木混合结构,之所以会坍塌,和这有很大关系。”陆地在研究了此次地震中被损毁的建筑后这样解释道。在中国人传统的认知中,全木结构的建筑得益于木材本身的韧性,又有套嵌的榫卯结构,往往抗震性能较好,但是如果砖木混合,效果就不好了。砖的承重性好但受力性不佳,尼泊尔的很多传统寺庙都会砌上三到五层的红砖基座,导致整幢建筑无法抵挡强烈的震动而倒塌。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张鹏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分析说,高耸的建筑由于重心高,在地震作用下有微小的倾斜产生后,自重作用的力臂会很大,再加上地基不稳,就会导致进一步倾斜,直至倾覆。

        对于在震前就做好预防性保护,陆地觉得 “很悲观”。困境一方面来自体量,现在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的隔震垫(此处岔开一句,还记得上海交响乐团的全悬浮音乐厅吗?用的就是这种隔震垫)能够加诸于建筑基础上,从而起到吸收摆动的作用,但这种方式无法适用于大型古建筑,陆地说。

        另一方面,即使采取震前预防措施,基本也都是构造性的而非结构性的,像地震多发的南美洲,在很多墙体旁边堆放沙袋,起到稳固的作用,这样的措施不改变建筑物原有的结构,只能起到延缓的作用。

位置:加德满都城区

名称:达拉哈拉塔 Bhimsen Tower (Dharahara)

损毁程度:完全坍塌

重建与世界遗产的真实性,既冲突也不冲突

        重建已经被提上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管波克娃(Irina Bokova)在声明中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准备协助尼泊尔从“巨大的灾损中重建,包括历史遗迹及加德满都谷地的建筑”。

        尼泊尔这些受损古建中有12座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重建后的古建筑,添加的钢筋、重修的基础、改变了的结构,还能符合在申请文化遗产时严格要求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吗?

        陆地的回答是,重建与真实性,既冲突也不冲突。他指出,现在人们对真实性的理解有很大误区,国际上通行的讲法是名副其实、不欺骗。

        “在历史建筑重建时,我们力求将包括材料、结构等在内的历史信息都反应出来,这是信息的对应性。但如果只是信息对应而不告诉别人这是重建的,这相当于把赝品当真品卖了。”陆地说。“甚至有的时候不一定和原来的信息完全匹配,比如防震结构就是一例,但只要清晰标明,并把原有的历史记录和施工图保留下来,这也是真实的。”

        波兰的华沙老城在二战期间遭到重创,但由于战前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将古城的主要街区和建筑物做了详细测绘,保留下了完整的资料,所以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历史信息的对应性非常高。而且,华沙在每一座重建建筑前,都立了标牌,清晰注明毁坏和重建的时间。所以,在1980年,这座“新”老城也作为特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另一种模式可以参照同样在二战时被毁的德国德累斯顿圣母堂。重建过程采取新老结合的方式,保留了一部分可用的原有材料,其余用新材料建造,区别一目了然,这也是真实性的体现。

        陆地说,后一种重建模式,在最近一二十年正在成为流行,而且在中国也有实践。四川省彭州白鹿镇有一座百年之久的领报修院,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倒塌,之后的重建采取了和德累斯顿圣母堂一致的方式——尽可能用原来的材料,辅以新的东西。

位置:巴德岗杜巴广场

名称:法希得噶神庙 Fasidega Temple

损毁程度:顶部坍塌,底座部分雕塑保留

位置:加德满都杜巴广场

名称:玛珠庙 Maju Deval

损毁程度:完全坍塌

这些年,人们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也在增强

        随着时代改变的,除了建筑重建的方式,还有人们的世界遗产保护意识。陆地指出,在国内,过去由于意识不强加上资金短缺,不论是因为自然灾害还是战争破坏的建筑,很多都没能及时重建从而沦为废墟。“刚刚被破坏的地方往往给人一种悲惨的意向,人们希望通过重建,找到情感寄托。而假如废墟历时过久,切断了和原来亲历者的情感联系,甚至形成废墟独特的美学价值后,一般会达成共识不予重建。不过,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

        陆地说,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建筑,在遭受自然或战争毁坏时,会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的技术和资金帮助。1972年签署的《世界遗产公约》要求所有签约国都承担起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责任。

        但是对于未列入名录的古建筑呢?陆地表示不用太过担心这些建筑因为“没名没分”遭到忽视,除了当地政府的投入外,现在世界上存在许多非政府性团体,比如,著名的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orld Monument Fund)就是来自美国的一个民间组织,他们会给其认为是濒危的建筑物提供援助。此外,很多时候,邻国也会积极伸出援手,比如,我国就曾派专家前往蒙古国和柬埔寨援建,其中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其重建文化遗产。

        美国知名的盖蒂保护研究所(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美国盖蒂基金会下设的文物保护机构)曾出过一本书,大意是说建筑遗产保护就是与自然的破坏力赛跑,本质上人类永远跑不赢,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将它们更长久地保存下去。

德国德累斯顿圣母堂修复前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