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厉以宁手稿大热反衬某些学者浮华:乐于表演包装,疲于拿课题

张玉玲/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04-29 06:35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4月8日,在一场文化论坛上,85岁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手持6页手稿讲演关于文化产业问题,据介绍,在讲演之前,厉以宁花了数天的时间研究演讲题目及内容,亲笔完成了这份长达6000多字的手稿提纲,又在稿子上反复修改。活动方还介绍,讲演当天,厉以宁早上6点即起床,提前两小时乘车出门,为的是提前赶到会场,不给组织单位添麻烦。

        当厉以宁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的6页手稿出现在大屏幕时,现场的人们都屏住了呼吸,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是怎样的一份手稿呀,每一页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文字,其中不乏多次圈圈改改的印记。可以看出,厉教授为此次发言精心准备,几次打磨和修改——但厉以宁教授的手稿却久久定格在参会人的脑海中,也被媒体敏锐地捕捉记录到,在微信和网络上广泛传播,让更多人领略了名家大师的风范。

        现场的与会者清楚地记得,当主持人询问85岁高龄的厉以宁选择坐着演讲还是站着演讲时,厉教授毅然选择站着演讲。当厉教授颤巍巍地走向讲台时,与会者都担心他能否坚持下来。令人惊异的是,一站上讲台,厉以宁教授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气定神闲,顿时就“hold”住场面。他对文化产业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思路清晰,娓娓道来,一气呵成,原定只有10分钟演讲延长到25分钟。

        中国文化产业的研究不是从名词到概念的文字游戏,而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表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在逐渐壮大,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话语表达却仍未健全。厉以宁教授的这次演讲,以一位经济学大家的思维,用经济的话语解读文化产业的现象,用经济的逻辑研究文化产业的理论,用经济的标尺丈量文化产业的维度。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同样应该符合经济的规律。用产业的视角深入研究文化产业,这将是文化产业研究的方向。

        厉以宁教授演讲的内容,分量足、含金量高,虽然谈的是文化产业的深层理论问题,文字和话语却简洁明了,做到了一位大家的“深入浅出”。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位经济学大家,厉以宁教授更以一位社会工作者的深思熟虑,特别强调文化例外和文化产业的特殊性,颇具创新性地提出,文化产业在政府和市场作用之外还有第三种力量,那就是道德和文化的力量。

        厉以宁教授的6页手稿和他发表的观点,体现了一位学问大家严谨科学的治学作风和深邃开阔的眼光,体现了一位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担当。随着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学者们也赶上一个好时代,授课和演讲越来越多,课题和规划层出不穷。每次学者们的授课发言和演讲亮相,虽然不苛求都要像厉教授一样自己亲手写出手稿,但也应该达到最起码的学术伦理要求,对听众有最基本的尊重:心存敬畏、悉心准备,因为这关乎知识分子作为这个社会的“良知”所在。

        然而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所谓的学者乐于串场表演,场场老调常弹,观点和思维陈旧,不能提供多少精神营养价值;一些人疲于拿课题和规划,缺乏必要的调研和考察时间,要么一纸包打天下、方案雷同,要么请学生代劳、物不所值;一些人忙于包装个人,动辄以创始人和带头人的光环来美化自己,容不得不同声音,也没有多少原创成果,徒有虚名。这样,既透支了学者们个人的学术声誉,破坏了学术空气,还辜负了产业和时代的期待。

        厉以宁手稿缘何成为话题?绝不仅仅是因为厉教授首次对文化产业发声的“名人效应”。那是因为,6页张手稿铭刻着老一代学者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的“稀缺产品”;6页手稿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当今某些学者的浮华,让那些敷衍学问的人无地自容。(原文标题为《厉以宁手稿缘何引发热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