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初心50城丨阜阳:深挖底蕴,还原三百首诗词中的颍州西湖

澎湃新闻记者 朱雷
2021-06-29 12:11
来源:澎湃新闻
初心之路 >
字号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颖谁雌雄。”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并称。

“汝阴西湖,天下胜绝。”曾在颍州为官的北宋文豪欧阳修也在寄赠友人的信中对颍州西湖极力称赞。他晚年在颍州所作的《采桑子十首》,均以“西湖好”开端,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风光,可见其对颍州西湖的喜爱之情。

颍州西湖位于安徽阜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欧阳修、苏轼之外、晏殊、吕公著等古代文人雅士除,留下了三百多首诗词歌赋和无数千古佳句。

颍州西湖的牌楼矗立在景区主入口。  阜阳广播电视台 宋时佳 摄

颍州西湖在唐宋时期兴盛,但随着历史变迁、黄河泛滥、泥沙淤积,到近现代,古颍州西湖的自然和人文风光渐渐消逝。而复兴古颍州西湖一直是阜阳人的“执念”。

“阜阳人民对颍州西湖有特殊的情怀。” 安徽颍州西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洪武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政府就重视颍州西湖的开发,但受限于当时的各种条件,建设规模较小。尽管如此,当时在古颍州水系上新建的颍州西湖景区,也成为了市民短途休闲、旅游的景点之一。

据颍州晚报报道,1980年代,现址颍州西湖主要由几家单位及个人联合建设;1995年前后至1996年,阜阳撤地设市,颍州西湖管委会正式成立机构,拉开建设颍州西湖南湖区的帷幕;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颍州西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颍州西湖风景区起步区工程3.78平方公里(红色阴影范围)。  来源:阜阳发布

洪武告诉澎湃新闻,自颍州西湖获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后,数年间,重建颍州西湖的总体规划也全面铺开。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规划总占地面积24.32平方公里,总体规划计划分三期建成。此次重建在自然和文化方面,分别以“平原湖泊”和“北宋欧苏文化”为重点。

“复兴古颍州西湖必须根据古诗词文献记载,呈现出古颍州西湖平原湖泊广阔壮美的原生态自然风貌,并打造以北宋文化为核心的人文景观,与杭州西湖错位发展。”颍州西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到,当前,根据古诗词文献的研究,古颍州西湖的自然景观将通过“湖、岸、路、林、湿地、花”来体现。

5月1日,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一期南湖历史文化景区基本建成,对市民开放试运营。据了解,一期工程面积3.41平方公里,已完成对颍州西湖的部分清淤、地形塑造、绿化等工作,而根据古诗词恢复的湖亭、兰园、撷芳亭、怡园等古建也已初具规模,诗句中的颍州西湖正在重现。

从观景平台望去,颍州西湖连片的水面。  阜阳广播电视台 宋时佳 摄

“平湖十顷”的梦里水乡

颍州西湖地处皖北平原,缺少山岳衬托的壮美,但在历史上,却丝毫没有影响颍州西湖的独特魅力。

欧阳修在《初至颍州西湖》中写道:“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他在《祈雨晓过湖上》中又写道:“清晨驱马思悠然,渺渺平湖碧玉田”。“平湖十顷”“渺渺平湖”,在欧阳修的笔下,颍州西湖透露着烟波浩渺的磅礴气势。

据颍州西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介绍,颍州西湖最早拥有5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历史文献记载,在经历北宋时期的繁盛后,金、元两代,由于战争频繁,颍州西湖惨遭蹂躏,许多建筑毁于兵火,湖面因泥沙淤积也逐渐缩小,开始走入衰世。

《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并耀》一文提到,南宋到明初,颍州西湖屡受黄河入淮的影响。大量泥沙淤积,湖面渐被肢解。清朝时,颍州西湖面积大大缩小,主湖面积仅0.2平方公里,只相当于唐朝以前颍州西湖的1/150。1938年,国民党政府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乱颍夺淮十年,将颍州西湖基本淤成了平地,只有少许建在高处的建筑得以幸存。整个西湖尽已消失。

兰园外景  阜阳新闻网 图

现址颍州西湖启动重建后,阜阳市一直致力于恢复昔日“平湖十顷”的壮阔景象。

洪武向澎湃新闻表示,以往黄河下游入海口不畅,黄河被堵塞,经常会改道。而如今,沿河各个城市的防洪措施已经健全,不会再发生黄河改道情况,这对于他们重建颍州西湖来说也是重要的先决条件。

据悉,颍州西湖一期工程已将湖面拓宽至1.9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的湖面面积为6.6平方公里。“杭州西湖的湖面面积大概是6.4平方公里。”洪武说,未来颍州西湖或将超过杭州西湖成为全国最大。

“原来我们小时候来到颍州西湖已经感觉湖面很大了,每年春天都会来一趟,坐着小船在湖面上晃呀晃。”一名“70后”阜阳人来说,时隔多年,看到重建的颍州西湖,不免感叹,“这就是我想要的西湖,符合老阜阳人的期待了。”

201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在安徽省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建设中,阜阳匹配“皖风徽韵,梦里水乡”的形象。如今,颍州西湖的重建,将让梦中的浩渺水乡重新焕发生机。

根据历史记载,仿唐代风格建造的庭院。  阜阳新闻网 图

“直到城头总是花”的穿越之旅

沿着阜阳市的西湖大道来到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南端,两小段人工搭建的古城墙残迹引人注目。

洪武解释道,城墙是为了营造颍州古城的意境,一条花道从城头蔓延至颍州西湖,正应了“直到城头总是花”的场景。

这一场景采字欧阳修的词在《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其中曾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词中描写的是颍州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沿途正都是开放的鲜花。

穿过城墙,再前行数十米可见三角屋顶的仿古建筑并着连廊,写有“颍州西湖”四个烫金大字的牌楼矗立在一旁。“颍州西湖四个字是从苏轼的帖子中找到的原始字迹。”洪武说。

从写有“颍州西湖”的牌楼为起点向北,颍州西湖南湖区的画卷随着蜿蜒的水系和曲折的石板路展开。水绕成岛,桥连互通,整个西湖被环湖路串连起来,沿途风景让人目不暇接。

“画桥朱阁水东西,柳带花梢耸复低。欲上扁舟还借问,此中时有晋人迷。”北宋史学家刘攽在《西湖独行》一诗中把颖州西湖的风景比喻成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而颍州西湖主入口的设计——从城市沿着河流湿地逐渐进入西湖的过程,也正是一个发现和穿越的旅程。

颍州西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表示,正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游历颍州西湖以“探秘西湖,寻梦桃源”的穿越之旅为主线,以穿越之旅、寻觅之旅、发现之旅呈现富有诗画特色的景观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意趣,呈现从城市到自然,从今穿越到古的一场空间与时间之旅。

如何让游客获得沉浸式的体验?颍州西湖通过复原建筑给出答案。

“每一个建筑都是按照一首诗词还原,每一个建筑都有历史的记载。”洪武说,目前根据古文献、古诗词还原的亭台楼榭还未修缮彻底,未来会通过多样的形式,把建筑中蕴含的历史故事向游客演绎。

以景区中的兰园为例,据历史文献记载,兰园是唐武宗在颍州做颍王时所建,极具唐代邑郊风景园风格。为了让游客能沉浸到当时的历史中,景区除了在景观上严格按照文献记载还原,还准备了唐代的歌舞、盛宴等互动形式在兰园展示。

颍州西湖起步区鸟瞰图。 来源:阜阳发布

“未觉杭颖谁雌雄”的千古佳话

颍州西湖曾拥有不少古建筑,据载有30多处。其种类包括堂、亭、榭、楼、阁、台、寺、桥、书院等等。其中有的建在崇台之上,有的依于水边湖畔,有的卧于高波湖州之上,或高或低,错落有致。

因宋代前后是颍州西湖发展的黄金时代,所以古颍州西湖的建筑也大都集中建于唐宋时期,具有唐风宋韵。如雅致灵动的兰园怡园,连绵气派的苏堤,畅朗秀丽的湖亭。

颍州西湖省级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资料记载,北宋时期,由于颍州地近京都,属京师畿辅之地。宋朝许多朝廷大员、皇家重臣无不垂青颍州西湖。颍州西湖也成为众多迁客骚人向往之地,除了晏殊、欧阳修、苏轼之外,梅尧臣、苏辙、陈履常、赵德麟等文坛才子也都曾迷醉于颍州西湖的风光,他们纷纷为西湖咏诗作赋,所以,宋代也是颍州西湖所留诗篇最多的时期。

洪武告诉澎湃新闻,在与颍州西湖相关的三百多首诗词中,他们已选取了三十多个代表性的景点建设,例如西湖书院、六一堂、飞盖桥、撷芳园等,目前已建好的大概有十几处。因可选择重现的景点较多,后续的建设还会经过专家组审核,选择更有代表性的景点。

在西湖东南苏堤之上的飞盖桥是此次一期建设中恢复的第一座桥。洪武说,飞盖桥是欧阳修设计修建的颍州西湖的三桥之一,纯木结构,曾经车水马龙。欧阳修有诗云:“鸣驺入远树,飞盖渡长桥。水阔鹭双起,波明鱼自跳。”

飞盖桥,顾名思义,在桥上有顶盖可以遮阳避雨,在桥梁的类型中属于廊桥。洪武介绍,这座桥是皖北唯一的廊桥,因廊桥一般建在南方,欧阳修此前曾在南方待过,把南方的桥梁设计带到了颍州西湖。重建后的飞盖桥,桥面主体全部使用了古旧石板,再用凿子在石板上凿出痕迹,经过反复踩踏后,更具有时代感。

“杭州西湖远比我们发展得要早,我们刚刚起步,不急于一时,拿不出让老百姓满意的方案,我们宁愿不建。”洪武说,经过五一期间的试开园,他们收集了很多市民的建议,例如完善服务设施及加强文化底蕴展示。由于工程尚未最后完工,他们在后续的建设中也会积极改进。

“我们希望经过多年建设,利用后发优势、错位发展,把宋代的欧苏文化演绎好,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化特点。”洪武说,在把颍州西湖打造为国内北宋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同时,更要达到5A级景区的要求,重现苏轼诗句中“未觉杭颖谁雌雄”的千古佳话。

    责任编辑:崔烜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