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网络支付监管办法继续难产,央行半年换了两个分管副行长

澎湃新闻记者 金盖
2015-05-07 20:28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

        三年内三度征求意见,原本预期在今年上半年亮相的《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估计还要再等等。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获悉,在央行新任副行长范一飞明确分管支付业务后,关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导的网络支付市场应该怎么管,监管层即将展开新一轮的调研,以便更广泛地听取行业意见。

        也就是说,此前被暂停的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业务一时估计还难以重启,监管空白的网络支付,也还要继续裸泳一阵子。

        在上述管理办法迟迟不出台的背后,则是从2014年10月以来,央行主管支付结算的副行长换了两次。一次是长期分管支付结算的刘士余调任农业银行董事长,由潘功胜暂时分管;另一次则是央行高层今年初大幅度调整,上海银行董事长范一飞调任央行副行长后,大致在3月底4月初确定接管支付结算业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2012年1月央行首度就《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面向公众征求意见算起,已经过去了3年4个月。

        在最初版本中,央行用大篇幅对互联网支付账户的实名制进行了规范,规定支付机构不得为客户提供账户透支、现金存取和融资服务。在业内人士看来,央行当时颇为开放。

        不过,剧情并未按照央行预期般上演,网络支付随后进入井喷发展期,特别是2013年余额宝的问世,使得“互联网金融”都成了一个街知巷闻的热词,央行因此给了网络支付长达两年的观察期。

        当时主管支付结算的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早2014年2月的《清华金融评论》上撰文称,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评价,目前尚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数据支持,因此要保留出一定的观察期。在监管原则上,要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发展,包容失误,为行业发展预留一定空间。

        另一方面,尽管前述办法并未正式实施,但第一版征求意见稿的部分核心内容,如“互联网支付账户的实名制”、“不得用信用卡透支充值”等等规定,实际上已经执行。

        2014年3月,央行经过再度调研,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却引来了支付机构几乎一致“反弹”。

        不同于上一次的公开征求意见,这次征求意见稿是被动流出到网络,加之当时央行刚刚暂时叫停了支付宝和财付通的二维码支付,一时间,关于央行收紧互联网金融的声音不绝于耳。

        面对略显被动的境地,刘士余连续数日紧急召集部分企业、专家赴央行座谈。央行还通过答记者问的形式公开解释:征求意见稿就是央行和一些支付机构之间进行“点对点”沟通的新近工作底稿。

        部分支付机构的反弹来自于草案中对部分业务具体额度的规定,如“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等。

        上述风波平息后,央行在半年后,再度进行了摸底调研,并在2014年九、十月份形成了新的草案,不过该草案也未公开征求意见。

        这次,央行不再对资金用途进行转账汇款和消费的区别,统一设定个人网络支付账户的额度上限为一年10万元,较上一版大幅松绑,但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网络支付还是要坚持小额的特点,大额支付还是要走传统的银行渠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