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图忆| 千年前的“一带一路”:蚕卵被藏于竹杖中偷运出去

澎湃新闻记者 史健 综合报道
2015-05-11 09:12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2013年9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回忆起古老的丝绸之路。当日,他提出了将建设穿越欧亚大陆50余个现代国家的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计划。“一带一路”是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回响,它的第一个音符要追溯到千年之前……

《捣练图》中的女子用铁器熨烫丝织品。“练”是一种丝织品,刚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漂白,再用杵捣,才能变得柔软洁白。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公元756年左右,唐朝诗人王维送友人赴安西都护府之时,写下了《送元二使安西》。当时交通不便,阳关之外即是狭义上的西域之地。在古人的视野中,西域多少带有遥远神秘的色彩,出塞意味着沙漠边关、长烟落日的孤寂。沿着阳关往西,穿过塔里木盆地、帕米尔高原,可一直抵达罗马。这条道路即是丝绸之路。唐代时,丝路之繁华曾达于鼎盛。王维友人所要去的安西都护府,正是对西域进行管辖的军政机构。丝绸之路上,驼铃叮当,商旅不绝。当色彩鲜艳、柔软的丝绸通往西方时,另一边的玻璃、琉璃、海西布(呢绒)、葡萄、石榴等也自西而来。这条绵延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成了横跨欧亚大陆,贯通几大文明的纽带。

着华服的李希霍芬和家人。

        丝绸之路虽然历史悠久,但正式得名还是近代的事。

        1868年至1872年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对大清帝国18个行省中的13个进行了地理、地质考察。1877年,李希霍芬在其名著 《中国亲程旅行记》中,首次把汉代中国经西域与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主要路线,称之为 “丝绸之路”。实际上,丝绸之路是对从中国出发,横贯亚洲,进而连接欧洲和北非的古代陆路交通路线的总称。

        为纪念他详尽的考察和杰出的贡献,祁连山的德文名称为Richthofen—Gebirge,即李希霍芬山脉。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 东起长安(或洛阳), 西至罗马, 由沙漠绿洲之路、草原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多条路线组成,期间线路多有变化。即使以当今的眼光来看,这条横跨欧亚大陆的古道之气势,依然令人叹服。
巴泽雷克(Pazyryk)大墓中发现的斯基泰骑士壁画。巴泽雷克大墓位于俄罗斯阿尔泰山西麓。其中还发现了公元前五至前四世纪的中国铜镜和丝织品。这表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北方和西北方的游牧民族承担着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角色。

        如同罗马非一日建成,丝绸之路的贯通亦非一日之功。早期的丝绸之路上,小国林立,其间还横亘着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道路险阻,通讯落后,要光靠人力、骆驼、马匹等工具穿越亚欧大陆,其艰难可以想见。

开罗的丝绸商人。早期丝绸的价格奇贵,俗称“一两黄金一两丝”。

        公元一、二世纪,沿着欧亚内陆交通干线,古罗马、安息、贵霜和汉朝等四大帝国自西向东并列其间。在这条线路的两头,虽然汉朝与罗马相距几千公里,但汉朝的丝绸已然可以在罗马买到。地处罗马和汉朝中间的安息人充当了中间商的角色。被称为“善贾市,争分铢”的安息人,在东西方丝绸贸易上获利颇丰。

查士丁尼大帝接过匿藏蚕卵的竹杖。

        据传,恺撒曾穿着丝绸制作的袍子出现在公众场合,其华美令众人惊叹。为得到宝贵的丝绸原材料,在查士丁尼大帝时代,有两个僧人自中国回到罗马,将蚕卵匿藏于竹杖之中而将此带回,可见,丝绸在当时是多么金贵。

        此前一段时间,波斯人垄断了丝绸的买卖,为了解决丝绸原料问题,查士丁尼召见了几位修士,许诺他们若带回蚕桑卵种,必以重金奖赏。几位修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又费尽心机,将蚕桑卵种藏匿在空心的手杖中带回。随后丝绸生产技术进入西方其他地区。

敦煌壁画中描绘的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张骞凿空”。

        但是有意识地打通西域通道,是始自西汉汉武帝派遣张骞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的使臣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回到国都长安后,张骞奏报了他的一大发现: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有许多蜀地的布匹和筇竹杖。当地的商人告诉他,在身毒(今印度)有许多蜀地商人开的市面,专营中国西南的物品。这一消息引发了汉武帝经略西域的意图。随后,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次,他派副使到达了大宛(费尔干纳盆地)、康居(萨克斯坦南部及锡尔河中下游)、月氏、大夏等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至汉宣帝神爵二年,汉王朝正式在新疆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全线贯通。

        此后,在漫长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各以其特有的富庶和魅力相互吸引着。从波斯、印度、阿拉伯以至东罗马帝国前来汉朝的使节和商人接踵而至, 出现了“驰命走骤,不绝于时目,胡商客贩,日款于塞下”的壮观景象。
丝绸之路吸引了不少考古学家和冒险者。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在米兰遗址附近的佛寺中发现的犍陀罗派希腊式带翼天使壁画。

        丝绸之路既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抽象概念。丝绸之路延绵7000多公里,穿越了地中海、两河、印度、中国古文明。佛教就是在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传入中国,又通过水上丝绸之路传进了东南亚诸国。中国的四大发明、铁器、冶铁、养蚕、缥丝、灌溉等技术,以及众多的手工艺品也陆续向西方输出。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西方古代、中世纪,甚至是近代文明中的许多内容可以通过丝绸之路而追溯到波斯,进而从波斯追溯到中国”。

        丝绸之路兴起于汉代,在唐代到达鼎盛。唐代后期,因为安史之乱,唐王朝势力内缩。就在王维送别友人30余年之后,唐朝势力退出了新疆。从此,“丝绸之路”开始衰落。而因为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重心转向海路。从广州等沿海港口出发,南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西抵印度半岛、波斯湾、红海和非洲东部的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兴盛了起来。另一个张骞式的人物——郑和取得了同样的声誉。今日人们虽然无缘得见当时的盛景,但得益于19世纪末摄影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当时手工上色的老照片中,自东向西一窥百年前丝路沿线的旧影。

        这些照片如今由一位中国的收藏家所收藏。

俄罗斯的少女与猎人。俄罗斯在中国新丝绸之路中占有重要地位。
越南女子。早在公元166年,罗马皇帝安东尼•庇乌就派遣一路使节从海路途经越南到达汉朝,带来了象牙、犀角、玳瑁。
缅甸的寺庙。早期出口印度的丝绸和丝就是由四川、云南,一路经缅甸运到印度去的。
斯里兰卡骑象人。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人就与中国的邻国印度以及印度的邻国斯里兰卡建立了联系。如今,斯里兰卡还保存着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在斯里兰卡登陆后所立的碑石。该碑石内容记载了600多年前郑和受明成祖朱棣派遣,赴锡兰(今斯里兰卡)向岛上佛教寺庙布施财物供奉佛祖之事。
印度海德拉巴街景。印度即古时的身毒,张骞在这里看到了来自四川的蜀布而大为惊奇。其后,希腊和阿拉伯的商船正是从海路抵达印度南端的巴里加札和穆齐里斯岛,接运中国丝绸与瓷器。
巴基斯坦拉合尔。历史上,巴基斯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目的地,也是通往阿拉伯和非洲世界的必经中转站。
伊朗东北部当时叫帕提亚的地区是安息帝国的发源地。公元前90年,迁都泰西封(幼发拉底河东岸), 安息帝国达到鼎盛,与东方的中国汉朝和西方罗马帝国并立。公元前115年,汉使抵达安息,两国建立正式友好关系。据《史记》记载,“安息王(米特拉达梯二世)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汉使回国时,安息王还将“大鸟卵(鸵鸟蛋)及黎轩眩人(罗马杂技艺人)献于汉”。
叙利亚。在古希腊,中国丝绸通常运至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经染色、刺绣与毛麻织品加工后销往希腊本土。叙利亚在地缘战略上位于东西方的交叉口、非洲大陆和亚洲大陆的交界之处,可谓是紧握着丝绸之路上地中海大门的门钥匙。
也门少年战士。郑和曾率船队数次到过也门的亚丁。中国的丝绸等商品,首先运到斯里兰卡,然后由也门、埃塞俄比亚和波斯等地的商人运到波斯湾、亚丁湾和红海。
埃及郊外。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西周的丝绸就经过中亚、西亚,辗转运抵埃及。据说埃及艳后克丽奥帕特拉就曾享用中国的丝绸。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还是中国史籍上最早出现的非洲地名,被称为“黎轩”、“乌迟散”等。
土耳其。土耳其的布尔萨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更是作为东罗马帝国首都长达千余年。这两个城市通常被认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西端终点,从遥远的东方运来的丝绸和茶叶抵达这里后进入皇宫和巴扎。
罗马乡村。公元5世纪大月氏工匠教会中国人自己制作琉璃前,被汉代人视为宝物的琉璃几乎全部来自大秦(罗马)。而以羊毛和亚麻混纺而成的纹饰繁华的罗马毛麻织品也不断由海路运入中国南方。

        斗转星移之间,距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已2000余年。现如今,丝绸、香料、胡椒等都不再是稀有之物。然而,丝绸之路并未因此而褪色,反而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成为一段值得缅怀和称颂的沟通中西文明的传奇故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