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宁波28岁女孩为捐造血干细胞中止备孕:知道有一个人在等我

澎湃新闻记者 姚似璐
2015-05-08 16:55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4月30日,陈妍在江东区红十字会人员陪同下住进浙江省中医院,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 微博@央视新闻 图

        为了拯救1名素不相识、甚至不知道身在何处的白血病患者,28岁的宁波设计公司员工陈妍中止自己的备孕计划,为她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孩子可以晚些再要,救人不能耽搁。”5月8日,正在家里休养的陈妍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除了偶有腰酸,目前身体没有不适,精神状态也很好,“根据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建议,我准备半年后重新备孕。”

        陈妍是四川人,1987年出生,2012年到宁波工作。大二那年,她在一次重庆市红十字会到校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活动中,与10几个同学签下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并当场做了血液抽样,样本加入中华骨髓库。

        2013年12月,她接到宁波江东区红十字会的通知,称其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与1位患者“初配”成功。随后,她又在宁波当地医院采血,做了“高配”。

        去年8月结婚后,陈妍开始实施备孕计划,一天喝两次中药调理身体,每晚去健身房跑步或做些无氧运动。

        今年初,她再次接到区红十字会的通知,称其HLA配型与一名1993年出生、患白血病的女大学生“高配”成功,询问她是否愿意进入接下来的体检、捐献环节。

        “起初是有些犹豫,家里人也担心会不会影响健康,劝我生完孩子以后再捐。”陈妍告诉澎湃新闻,后来从区红会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而且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化疗的效果一直不佳,急需手术,便决定推迟备孕,家人也同意了。

        “知道确实有一个人在等着我,救人就变得实实在在了,是最大的事。能在茫茫人海中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缘分也是幸运。”她说。

        4月30日,陈妍在江东区红十字会人员陪同下住进浙江省中医院,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

        “以前从来没有扎过这么多针,我的血管又细,难扎,而且特别痛。”陈妍说,那天起到4日上午,每隔半天,她都要接受1次动员剂注射,将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并促使身体产生更多的造血干细胞。

        此时,患者已进入无菌仓等待捐赠,体内的所有免疫细胞均被清除,以免移植后产生排斥反应。

        5月4日中午,医生从陈妍体内抽取了240毫升“干细胞混悬液”,紧急送往患者所在医院;下午,造血干细胞被注入患者体内。

        按国际惯例,基于尊重捐献者及接受者的隐私权,陈妍无法知道受捐者的具体情况。

        不过,手术后,浙江省红十字会向陈妍转交了受捐者的感谢信和小礼物。

        22岁的受捐者在信中写道:我对你充满了太多的感情:神秘、好奇、希望……希望我尽快康复,把你传递的爱带给更多的人。向你的高尚看齐,感谢你给我重生的机会,我会带着你的血液,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次感动……希望有缘的我们未来会在某个街角遇到,微笑以对也许是最好的方式。

        “看完信我很感动。听红会工作人员介绍,受者接受供者的造血干细胞之后,血型会变得跟供者一样,性格可能也会相似。如此奇妙的感觉,让我更加坚信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陈妍表示。

        8日,浙江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透露,接受捐赠的患者仍在无菌仓观察,状况良好。如术后1年到1年半内情况稳定,没有免疫排斥或移植并发症,可确认脱离危险。

        陈妍是宁波第40例、浙江第233例、大陆第4887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人民日报》报道,至2014年12月,中华骨髓库已入库的志愿捐献者资料达200万人份。据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副主任高东英介绍,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的概率在几万到几十万分之一,甚至更低,从人口总量与库容量的关系看,现在的库容量还是不够的,仍需动员更多人加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