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防务新著|北大研究员大胆预测:中国海军将建约5艘航母

马尧/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约研究员
2015-05-11 13:1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中国海军首艘航母辽宁舰。徐晓林 澎湃资料

        从海权理论大家马汉(美国海军少将,曾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科贝特(英国海军部顾问)、戈尔什科夫(苏联海军元帅,曾任苏联海军司令)、莱曼(美国海军部长)的职业生涯不难看出,海权理论学派从来与军事密不可分,军事技术是推动该理论学派发展演进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海权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在少数,但对军事技术的研究不够,甚至连一些术语都未能很好表达,出现了诸如“水下海军”、“水上海军”和“侦听雷达”之类的纰漏。这种状况与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极不相称。

        所幸,这种情况最近得到了扭转——北京大学研究员胡波的著作《2049的中国海上权力:海洋强国崛起之路》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佳作,该书不但阐述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途径和手段,还将军事技术这个海权发展演进的重要变量,创造性地与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结合起来。

不必追求第一海权优势

        该书的重要观点之一是,近几十年来的军事技术的发展,使得海军的运用方式和效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美海权态势也因此发生了部分变化。

        具体而言,随着导弹、远程战斗机等以陆地为平台的武器的发展,以及太空力量的加速建设,一支不太强大的海军,在强大的陆上“反介入”或“区域拒止”力量的协助下,即使面对世界一流的海军,也可以自保,甚至还能获取毗邻本土海域的制海权。

        作者大胆地作出预判和结论:若干年后,中国凭借一流的陆缘优势和二流的海权,美国仰仗一流的海权优势和二流的陆缘权力,将会形成稳定的战略平衡。中国海军不必赶超美成为世界第一,已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主导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维系。

        围绕中国海军建设问题,新书也作出了总体预估:中国海军将拥有5艘左右航母,包括国产的一、二代航母,有的是常规动力,有的是核动力,装备着中国第二代舰载战斗机及预警机。其中,两支航母编队分别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战斗值勤,另有一支航母编队保持着随时出击状态,其他航母则在本土进行轮换休整。

        新书还提出,中国的驱逐舰及护卫舰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会有大的改变。由于中国海军从纯粹的防御战略转向执行多元化的任务,以及军事力量“走出去”战略实施的需要,驱逐舰的数量会大幅增加,约在50艘左右,预计将增加一倍。旅大级、旅海级、旅洲级在内的051系列,以及旅沪级、旅洋级等052B/C系列的几乎所有现役舰被淘汰,052D新型驱逐舰经过10-20年的量产和服役之后,已形成下一代中区域防空系统,传说中的052E、055、059等型号都先后列装,成为舰队主力。护卫舰的数量会在目前基础上小有上升,约在70艘左右,054B、056及其后续型号将大量服役,它们既是中国远洋舰队的有力后盾,是近海或濒海作战的先锋和利器。

        关于水下舰队,新书认为,中国将维持70艘左右的规模,不过整体作战效能将有大的飞跃,特别是核潜艇的数量将保持在30艘左右,其作战能力将有望与俄罗斯潜艇部队比肩。此外,大量的测量舰、支援舰和补给舰等辅助舰船将频繁游弋在中国近海、太平洋及印度洋。作者的整体结论是,无论是从整体规模、舰队结构、还是作战效能等指标看,中国海军都已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海军的海上力量。

新概念武器潜力大

        笔者认为其总体判断有一定的道理,但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技术因素:新概念武器。新概念武器是尚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一类高技术武器,将对未来的战争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激光炮、电磁炮、微波武器、海洋武器等是新概念海战武器的典型代表。

        舰船空间大,机动性强,且探测装置齐全,并能提供大量电力,可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作为冷却剂,是新概念武器的理想平台。中国可以借此发挥后发优势,从而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如果采取传统路径,即以军舰本身作为发展重点,则始终处于追赶的状态。以海军的核心舰种航空母舰为例,美国为全球最早实现飞机在军舰起降的国家,时在百年之前;其当代核动力航母编队技术之领先、战法之纯熟、布局之合理及运用之灵活,全球无出其右。中国大陆航母则仅初出茅庐,而决心发展航母更多是出于历史补课和迫切需求的原因,“瓦良格”这样的低阶方案选择反映了技术上的困难,但同时无疑也是一个明白的表示:中国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无意与美国进行航母军备竞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