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编译局|《时代》专访莫迪:下一个全球性大国印度

尼基尔•库马(Nikhil Kumar)
2015-05-14 14:5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编者按

        北京时间5月14日清晨,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抵达西安,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对华正式访问。莫迪将先后访问西安、北京、上海。这是莫迪就任总理后首次访华,也是习近平主席去年9月访印以来两国间又一次重要高层互动。

        以下内容译自5月18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莫迪专题,供读者参考。

5月14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抵达西安参观兵马俑

        能让纽约市麦迪逊广场花园门票一售而空的个人,他们的名字多数时候人们耳熟能详,比如埃尔顿•约翰、比利•乔尔(Billy Joel)、Jay Z。当然,还有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译注:埃尔顿•约翰是英国歌手;比利•乔尔是美国钢琴家、歌手;Jay Z是美国饶舌歌手。)

        是的。去年9月,在这座位于位于曼哈顿的演出场,一度被禁止进入美国,如今志得意满的莫迪,以一个更强大印度的愿景,成功打动了最多数量的听众,他们主要是印度裔美国人。这个愿景是:在数年令人失望的经济表现之后,恢复印度作为第一流世界级大国的地位。去年5月,莫迪以三十年来全国性选举中最大幅度的优势当选印度总理,几个月后,他在一个小时的演讲中展现了乐观和希望。他的演讲不时被“莫迪!莫迪!莫迪!”的欢呼声打断,这给他在纽约舞台上的这场重头戏带来了狂热竞选集会的感觉。

莫迪在麦迪逊广场花园演讲

        但是,当《时代》周刊在新德里总理官邸对莫迪的专访行将结束之时,作为公务人员的莫迪突然说起了私事,这出人意料。这次专访长达罕见的两小时,其间,莫迪称美国和印度为“天然的盟友”,为其改革的步调辩护,并反击了一些批评意见,这些意见指向其政府对待印度宗教少数派的态度。什么人在他漫长的权力之旅中对他影响最大?在被问到这一问题时,他停了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他说。“小时候,我时常在铁路车厢中卖茶叶。为了谋生,我的母亲经常在别人家里清洗碗碟,做低级的家务劳动。”莫迪的少年时代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一个小镇度过,那里距离麦迪逊广场要多远有多远,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时,他的眼睛湿润了。“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深陷贫困当中”,莫迪拭着眼睛说。“对我来讲,在某种程度上,贫困是我的人生中获得的第一项启示,一种要为穷人做些什么事情的承诺。”

        莫迪表示,眼下,在推进他的治国议程时,正是这样一种承诺在鞭策他。他以其竞选口号之一“与所有人一道,谋所有人的进步”,来总结自己的议程。这一要旨连同其它承诺为印度带来美好生活、满怀希望的口号一道,助力他在去年5月由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蹿升为印度总理,这个职务赋予其掌握大约12.5亿人口生活的权力,这些人口超过全球的六分之一。没有一位民主国家的领袖拥有更加广大的影响力。

        2015年5月26日是莫迪上台执政一周年的纪念日,随着这个日子的临近,莫迪已将他自己完全打造成了一位全球性政治明星。据说他一晚只睡三个小时,以做瑜伽开始一天的工作,并且利用他的办公室推广这一印度修行术,甚至任命了一位瑜伽部长。在推特中,这位64岁的老人排在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之后,是粉丝数量第二位的政治领袖;当他在不在这个社交服务工具里为印度板球队欢呼时,他喜欢直接向其他世界领袖发推文。在十一个月的时间里,莫迪访问了十六个国家——加上即将到来的中国、韩国和蒙古之旅,这一数字在他上台周年之际,将达到十九个。目前任教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前美国副国务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表示,“莫迪表现得非常脚踏实地、精力充沛”。(译注:莫迪已于5月14日开始访问中国。)

        然而,是莫迪承诺在国内要去做的那些事情才助其成为总理。大约有一半印度人年龄在25岁以下,在这些年轻人的少年时代,一个关于印度的光辉愿景一直在灌输给他们:该国就像一只沉睡已久的经济巨人,而到他们成年时印度终将苏醒。1990年代早期的经济改革推动该国迈上强劲增长之路,自2001年起到上一个十年结束,印度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7.5%。

        到自那之后到去年选举之前出现了一个转折,印度这只巨人再度踉踉跄跄。在近期修正数据之前,经济增长掉落到大约5%——这样的增长是发达国家梦寐以求的,但还是太低,无法为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超过一千万印度人创造足够多的工作机会。在就任超过十年之后,时任总理曼莫汉•辛格已被视为形同傀儡,他受到作为执政党的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的恩宠,一直在等待时机,直到甘地之子拉胡尔(Rahul Gandhi)准备掌权。当时,国大党的活力似乎已经耗尽。华盛顿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亚洲项目研究员及前任主管罗伯特•海萨威(Robert Hathaway)表示:“去年选举期间,人们有一种感觉,这个即将下台的政府已精疲力竭,丧失了想象力,只是在敷衍了事。”(译注:索尼娅•甘地生于1946年,是1991年遇刺身亡的前印度总理、国大党主席拉吉夫•甘地的遗孀,于1998年担任国大党主席至今。2004年国大党在印度大选中胜出后,她被推举成为总理,但选择了不就任,经她提名,前财长辛格出任总理。拉胡尔•甘地现任国大党副主席。)

黑马横空出世

        然后,莫迪来了。这位有争议的邦领导人来自印度教的民族主义政党印度人民党(BJP),他精力充沛,在该国来往奔走,四处宣讲在古吉拉特邦从政期间的经济记录:该邦比印度其他大多数邦都发展得快,在一个昏聩怠惰的官僚体系中,古吉拉特邦赢得了商业友好型天堂的美誉。莫迪及其支持者祭出人们熟知的“古吉拉特模式”,以之作为重启印度经济引擎的样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lnternational Peace)南亚项目合伙人米兰•威什纳夫(Milan Vaishnav)表示:“尽管以前也有首席部长成了总理,但从来没有人像这次这样说,‘这里有个样板,我想放大这个样板’。”

        莫迪过往政治生涯中最具有争议性的一幕也发生在古吉拉特邦。2002年,59名印度教朝圣者在一辆火车上遇害,之后该邦爆发血腥教派骚乱,导致至少一千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来自作为少数民族的穆斯林社区(印度教徒占印度人口的多数,但仍有超过1.38亿穆斯林生活在印度)。批评人士质疑他是否为制止暴力尽了全力,莫迪否认他有任何不法之举,他也不曾遭到任何犯罪指控。但骚乱发生三年后,他被限制访问美国。

        去年5月莫迪的当选推动美国悄悄取消了签证禁令。但在印度国内,对莫迪治下印度少数民族的未来,以及与印度人民党有关联的右翼印度教组织,人们忧心忡忡。有例为证:去年11月,在一场首都地方选举的竞选集会上,资历尚浅的政府部长内伦贾•乔蒂(Niranjan Jyoti)请选民决定,他们是想要一个“源自(印度教)罗摩神的那些人还是不合法出生的那些人”组成的政府。她的这番话引发了争议。做出那番声明之后她很快就道歉了,莫迪也公开表示不赞成那一看法。但乔蒂还在政府任职。

        今年1月间,在总体而言意义正面的印度之行中,总统奥巴马在新德里的最后一次公开活动场合对这一事件旁侧敲击。他表示:“只要不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路线而分裂,只要不因任何路线而分裂,印度就能取得成功,并团结为一个民族。”

        在接受《时代》周刊专访时,莫迪坚称,他的政府致力于保护该国宗教少数派的权利。“在任何地方,只要有涉及特定少数民族宗教的个人言论可能已表达出来,我们会迅速加以驳斥”,他表示。“就政府而言,圣书只有一部,就是印度宪法。我的政府将不会容忍或接受任何基于种姓、教义和宗教的歧视。”

        在被问及对总统奥巴马1月间看法有何评价时,莫迪表示:“印度的多元性、我们文明的多元性,事实上是一件美丽的东西,我们都为其感到极其自豪。”正是在这里,莫迪回归到他的竞选口号和发展经济的主题,这帮助他赢得了选举。“我的哲学、我的政党和我的政府的哲学,都是我所称的“与所有人一道,谋所有人的进步”……所以那一特别的座右铭的内在哲学和推动力就在于,团结所有人,实现包容性增长。”

万众瞩目

        纳伦德拉•莫迪1950年9月17日生于古吉拉特邦北部小镇沃德讷格尔(Vadnagar),他是印度的英国殖民宗主于1947年离开后出生的首位总理。

        自那以后,在全国层面,印度历史的大多数时候是由国大党执政,该党是印度独立运动的产物。莫迪不一样,他是外来者、出身卑微,其所在的阶层被排斥在新德里的政治精英圈之外,他的父亲靠经营一个茶叶摊维持家庭生计。

        17岁那年,莫迪离家两年,游遍印度。回来后,他前往古吉拉特邦主要城市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在那里加入“全国志愿者组织”(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RSS),这个印度教的右翼民族主义组织与印度人民党有关联。1980年代晚期,莫迪加入印度人民党,之后在该党位于首都的总部供职一些年,由此开启了向正式政党政治的转变历程。2001年晚些时候,人民党派他前去古吉拉特邦接任第一部长之职。之后,直到当选总理后得以跃升至新德里,他一直在古吉拉特邦任职。去年选举期间,莫迪朴实的背景和发表演说时的气势,与其主要对手、国大党继承人拉胡尔•甘地形成强烈的对比。拉胡尔•甘地是多位前任国大党总理的儿子、外孙和重外孙。与莫迪相比,这位更年轻的甘地看上去措手不及,空有头衔。“政府这里似乎没有发生什么事情”,莫迪如今表示。“当时似乎有一个彻底的政策瘫痪”。

        莫迪的竞选重点突出了他在古吉拉特邦取得的成就,并承诺将为印度带来更多同样的成就——更好的基础设置和更少阻碍工业发展的繁文缛节。他有的是可以用来打选战的体面经济纪录:莫迪治下的2006年到2011年间,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平均增长10%。但有批评者指出,该邦的生意人一直受益于其靠海洋的位置,并且其他贸易发达的邦也表现强劲。就像是一位美国州长以其在本州的成功执政作为角逐总统宝座的资本,莫迪也说服了印度选民:在新德里,他可以做到在古吉拉特邦已经做到的。

        但当他去年赢得选举时,没有人知道莫迪在世界舞台上可能如何作为。在成为总理的一刻,答案揭晓。莫迪邀请了来自南亚周边国家的领导人参加他的宣誓就职典礼,这些国家中包括印度长期以来的对手巴基斯坦,这展示出一种主动的欢迎姿态(之后两国关系再度变冷)。去年,他还寻求加强印度在其后院的影响,着手访问与其国土南端隔海相望的几个小的岛国,包括临近的斯里兰卡。近些年来,这个岛国与中国培养了更加密切的关系。中国向斯里兰卡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贷款,并在去年两次在斯里兰卡停泊军用潜艇,这些做法激怒了印度。但在今年3月,莫迪成为将近三十年来首位访问斯里兰卡的印度总理。斯里兰卡新任总统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Maithripala Sirisena)称,“他是一位伟大、和善的领袖”。西里塞纳已改善了与印度的关系。(译注:西里塞纳于2015年1月就任斯里兰卡总统。)

        美国在1990年代印度启动改革之后就一直在打造与印度的更亲密关系。对美国来讲,一个核心问题是,莫迪会否心怀对签证禁令的不满?“人们曾预料,莫迪完全会考虑采取民族主义甚至是沙文主义的立场,这可能进一步令美印关系复杂化”,海萨威表示。而一旦上任,莫迪就展示出了他的实用主义。“他很有可能心怀不满,但事实上他只是决定,不但捐弃前嫌,而且优先打造更牢靠的对美关系。”

        去年9月,莫迪访问美国。其间,莫迪应总统邀请访问白宫;今年1月,奥巴马现身新德里,在该国一年一度的共和国日阅兵仪式上俯瞰印度的军事装备,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这样做。在为《时代》全球一百位最有影响力人士名单撰写有关莫迪的评价时,奥巴马赞扬这位“纳伦德拉”由卑微的家庭出身崛起,认为莫迪已“下决心帮助更多印度人追随他的人生道路”。

        莫迪告诉《时代》周刊:“假如一定要我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印美关系,我会说,我们是天生的盟友。”他补充说:“印美关系该是什么样的,印度能为美国做些什么,美国能为印度做些什么,我认为那样的思考角度格局相当有限。我认为,我们应当这样看待印美关系:印度和美国能联手为世界做些什么。”

        它们能一起做些什么?印度从来就不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它占了美国对外贸易总量的不到2%。但一个经济上强大、最终能在国际上展示出分量的印度,可以证明自己是美国公司有利可图的市场——并助推一把急需新引擎的全球经济。对印度而言,美国可能成为重要的新投资来源国,而且,莫迪与奥巴马的关系帮助提升了印度在海外的影响力。

        在该地区特别是在阿富汗,积极活跃的印度还可成为美国的有益伙伴,而印度与阿富汗有悠久的纽带关系。莫迪提到,随着美军撤出,印度已为阿富汗提供了超过20亿美元用于重建和发展;并且,“为了阿富汗的发展”,印度会“做任何被要求去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印度承诺,要平衡日渐显山露水的中国。莫迪称:“我们在国际舞台上与中国合作,但当涉及商业和贸易时,我们会与中国竞争。”一个成功的印度或将有力提醒世人,实现繁荣依旧可以通过民主制度。

远大前程

        去年,印度经济的前景变得更加光明,尽管这不全归功于莫迪的努力。今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汀•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将印度称作不同于“阴云密布的全球经济版图”的“亮点”。通货膨胀已停止,并且,在印度这样一个进口原油占其需求量八成左右的国家,全球石油价格暴跌已成为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与其他一度在经济上大有希望的国家相比,印度也看上去不错:比如,原油出口国俄罗斯,其经济因石油价格下跌和国际制裁而遭受打击;巴西的增长正在放缓,占据其媒体头条的是国营石油巨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发生的一起涉及数十亿美元的腐败丑闻。

        莫迪政府还采取了比如开放该国保险业的措施,以进一步放宽对印度经济的限制,具体办法是推行一项由来已久的提议:允许更多的外国投资进入。这位总理启动了一套在线系统用来追踪官员何时真正到岗,试图令该国以懒散怠惰而声名狼藉的官僚体系变得更有效率。政府还更进一步,以全国性的商品和服务税取代了邦和地方的一揽子已阻碍商业发展的杂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威什纳夫表示:“我很难对他们到目前为止所做的任何事情提出多少反对意见。”他称莫迪的政府“在导向上亲近商业”,这不同于上一届政府。

        但同时,有关莫迪诸多改革举措的见识是否与其华丽宣讲一致,质疑正在增加。比如,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新兴市场分部负责人如舍尔•萨默(Ruchir Sharma)就指出,印度的公共部门银行(即政府持有多数股份的银行,这些股份可以上市交易——译注)坐拥大量坏账。萨默曾希望,利用其应对经济问题的权限,莫迪政府可能会通过彻底私有化一部分银行或至少是减少政府在这些企业中持有的股份,来直面这一问题。但是,“关于坏账,没有真正做什么事”,他称。

        莫迪宁愿专注于他所称的“合作、竞争的联邦制”,即经由邦之间的竞争来鼓励增长。尽管莫迪是以在印度议会下院的压倒性多数当选总理,但他的党及其盟友在非直接选举的上院还是缺乏力量,也就无法在没有反对党支持情况下在上院通过立法。政府表示,巩固经济基础的部分计划是分解更多的权力给各邦,由各邦颁布能推动增长的改革举措,而不是由中央主导这样的举措。靠近德里的拉贾斯坦邦去年提出了多项改革举措,包括放松劳动法以令该邦自身更有商业吸引力,之后,拉贾斯坦邦的例子就经常被引用。威什纳夫认为,莫迪政府理当因其允许拉贾斯坦邦继续推动这样的改革举措而受到褒扬,它需要为该邦的诸多改变背书。但他补充道,说我们将让那些邦作出改变是一回事,说“总理正要利用其特殊的话语权,实际上是在诸邦之间——特别是在人民党控制的那些邦——提倡这些类型的改变”,又是另一回事。

        莫迪政府的一项核心改革举措是简化印度高度限制性的土地征用法,具体做法是比如,废除需要得到不少于八成土地所有者同意才能启动某个开发项目的条款。这一举措被莫迪的批评者视作背弃了农村大众的利益,反对的声音正日渐高涨。不同于中国的是,在印度,投资者时常抱怨,法律上的障碍令他们无法得到自己需要的土地。反对派政党将莫迪刻画成了亲大企业而反穷人的总理,以此作为反击手段——假如奏效,这样的标签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至关紧要的邦一级选举中损害印度人民党。在莫迪貌似不可战胜的政治光环已开始变得暗淡之际,攻击适时而至:今年2月,尽管有莫迪作为印度人民党的脸面,一个爆得大名的新生反腐党,仍以摧枯拉朽之势赢下德里的邦一级选举。(译注:今年2月,在德里议会选举中,被外界称作“反腐党”的“印度平民党”以绝对优势击败印度人民党和国大党候选人。该党成立于2012年,主要主张是提倡反腐败与改善民生。德里的官方名称为“德里国家首都辖区”,这里是印度联邦政府的直辖区,拥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高等法院,地位接近邦。作为印度首都的新德里,同时是德里国家首都辖区的一个直辖市。)

        在回应对其改革步调的质疑时,莫迪指出,去年临近选举的几个月是极不景气的,自那之后经济上的氛围已有改观。他表示:“实际上你将看到,在国际上,全世界再度对印度和印度呈现的机会激动不已,兴致盎然。”他称,他的任期是五年,他不只有第一年的计划,而有一套在整个任期内施行的计划。“我们去年做的事情恰好是依计划进行”,他表示。“在今后四年里,我们会有一些措施逐步展开。”

        整个世界一直对印度及其长久以来未被发掘出的潜力兴奋不已,而当其实际表现与其高调宣讲不符时就会在失望中转身离去。莫迪已步入总理任期的第二年,他的数亿印度同胞希望,那样的事情不会再度发生。

访谈精要

        2015年5月2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接受《时代》周刊主编南希•吉布斯(Nancy Gibbs)、亚洲版主编谭崇翰(Zoher Abdoolcarim)和驻新德里的《时代》周刊南亚办事处主管尼基尔•库马(Nikhil Kumar)的两小时独家专访。莫迪多数时候讲印地语,从印度的雄心到全球反恐战争,再到感动个人的点滴,他事无巨细,侃侃而言。以下是经翻译并精简后的访谈要点:

        谈上任以来治理印度的收获:最大的挑战是,联邦政府的架构对我来讲是陌生的。不同部门似乎倾向于各自为政,我努力打破这种局面,(这样)每个人都会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一个问题。我并不将联邦政府视作一个组装而成的实体,而将其视作一个有机的实体。

        谈如何看待美国:我们是天然的盟友……(不是)印度能为美国做些什么,美国能为印度做些什么……我们应当这样看待印美关系:印度和美国能联手为世界做些什么……比如在全世界巩固民主的价值。

        谈印度与中国时而紧张的关系:总的来说,在将近三十年时间里,印中边界是和平、安宁的。在超过25年时间里,一颗子弹都没有射过。两国都展示出成熟和致力于经济合作的决心。

        谈塔利班在阿富汗重新掌权的可能性:减少在阿富汗的驻军当然是美国政府的独立决定,但考虑到在阿富汗形成一个稳定政府的重要性,当美国减少驻军时,保持与阿富汗政府的沟通以了解他们的需要,或许是至关重要的。

        谈应对恐怖主义威胁:我们看恐怖主义不应通过一个个名字——他们属于哪个组织,他们的地理位置,谁是受害者。这一个个具体的组织或者人名会不断变化。今天你盯住塔利班或者伊斯兰国;明天你可能得盯住另外一个名字。

        我们应当批准联合国的《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Comprehensiv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errorism)。至少这个公约将明确,你会将谁视作或者恐怖分子,而不会将谁视作恐怖分子。我们需要将恐怖主义与宗教脱钩——孤立那些利用恐怖主义与宗教之间的这种意见交汇的恐怖分子。

        若干国家过去一向将恐怖主义视作个别国家的法律和秩序问题。我们应当将其看作是对人类价值的攻击。

        谈是否经济改革已走得够远够快:去年(这个时候),政府这里似乎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当时似乎有一个彻底的政策瘫痪……没有领导层。我的政府上台,应置于上一届政府的十年发展对照我的政府的十个月这样的背景下来理解……全世界再度对印度和印度呈现的机会欣激动不已,兴致盎然。不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穆迪投资或其他信用评级机构,它们都表示印度拥有了不起的经济前景。

        谈是否他乐意拥有中国领导人所拥有的那种威权:印度是民主国家;民主是我们的基因。对不同政党来讲,我坚信,他们拥有成熟和智慧,来做出最符合他们民族利益的决定。所以,假如你打算问我是否需要一种独裁制度来治理印度,不,你不需要。是否你需要一个信奉集权的强人,不,你不需要。假如你来请我在民主的价值与财富、权力、繁荣和名气之间做出选择,很容易并且毫无疑问的是,我将选择民主的价值。

        谈印度的宗教多元性,一些民众认为这一点正遭到侵害:我的哲学、我的政党和我的政府的哲学都是“与所有人一道,谋所有人的进步”(Together with all, progress for all)。团结所有人,实现包容性增长。在任何地方,只要有(关于)少数民族宗教的(负面)言论可能已表达出来,我们就会迅速加以驳斥。就政府而言,圣书只有一部,就是印度宪法。这个国家的统一完整是最优先考虑的事项。所有宗教和所有社群都拥有同样的权利,我的责任正是确保这些权利得到全面充分保障。我的政府将不会容忍或接受任何基于种姓、教义和宗教的歧视。

        谈他受到的影响:(哽咽,流泪)这个问题让我感触最深。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年幼时,我时常在一个铁路车厢中卖茶叶。为了谋生,我的母亲经常在别人家里清洗碗碟,做低级的家务劳动。我曾非常近地目睹贫困,我就生活在贫困当中。小时候,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深陷贫困当中。对我来讲,在某种程度上,贫困是我的人生中获得的第一项启示……我下定决心,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要为其他人活着。

        (作者系驻新德里的《时代》周刊南亚办事处主管。听桥译自《时代》周刊,5月18日出版,略有删节。原题:“The Next Global Player”)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