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二战史书单:《第三帝国的兴亡》是如何诞生的

澎湃新闻实习生 赵蒙
2015-05-19 15:49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编者按】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这场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伟大胜利,多年来在学界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为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遴选了2010年以来欧美学界有关中国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的较新论著,编写摘要,以飨读者。

        本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专辑。

        

[英]克林汉姆:《战争的滋味:二战和食物战争》

Lizzie Collingham, The taste of war: World War II and the Battle for Food, New York: Allen Lane, Penguin Press, 2011

        L.克林汉姆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剑桥大学耶稣学院研究员和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咖喱》等书。

        当代人常常和减肥、脂肪进行着斗争,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过去的许多冲突都是由于饥饿才爆发的。作者在本书中指出,如果“绿色革命”提前20年,二战或许根本不会发生。只要是精神正常的人,谁会去崇拜、敬仰希特勒或裕仁天皇呢?但是,如果战乱真的和食欲有关,我们就难以轻松地让自己远离邪恶。

        作者指出,对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扩张欲望的解读,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商品是食物。20世纪前30年里,大英帝国主导着全球自由贸易体制,直到大萧条时期才遭到破坏。而德国和日本等后发国家,无法仅凭国内资源保证百姓果腹,它们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按照大英帝国的规矩玩游戏——这无异于一种耻辱;要么是动用武力,尝试着控制更为广阔的领土。

        20世纪后半叶全球人口的增长,意味着更多的城市人需要更多的食物,这就需要更多的粮食、土地以及更高的生产率。然而,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造成农田的收获情况阴晴不定,各国政府则缺少对潜在危机的认知和对策。作者以史为鉴,告诫人们应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粮食短缺做准备,警惕战争幽灵再次复活。

[英]A.罗伯茨:《战争风暴:二战史新述》

Andrew Roberts, The Storm of War: A New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Harper Perennial; Reprint edition, 2012

        罗伯茨(1963—),英国历史学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华尔街日报》的特约撰稿人,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的客座教授,著有《卓越的丘吉尔团队》、《掌控者与指挥官》等书,本书被授予2010年英国陆军军事书奖。

        战斗力超群的纳粹德国军队为什么输掉了二战?该书名首先令人联想到纳粹德国的战略思想,他们想通过闪电式的胜利来解决所有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在另一层意义上,此名称亦与丘吉尔的一席话呼应——1940年6月4日,丘吉尔在下议院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令英国民众“有信心走出战争的风暴”。

        作者指出,闪电战并非风暴的结束,而是开始;躲过“闪电”的人会幸存下来,进而乘风破浪向成功进发。纳粹德国之所以没打赢战争,是因为它拖得太久了。战争之所以如此漫长,部分原因在于同盟国不放弃抵抗;更重要的是,德国人的主要目标没有实现的可能。作者指出,如果战争单纯考虑军事而非政治因素,如果德国方面不出现失误,纳粹可能早就赢了。德国人在武器、经验、战术战略上都曾占上风,但当军事和政治结合到一起的时候,这种优势就被逐渐抵消。希特勒的战争目标是脱离实际的,从意识形态的层面来看也难以持久。      

[英]迈克尔•伯利:《道德之战:二战中的善与恶》

Michael Burleigh, Moral Combat: Good and Evil in World War II, Harper Perennial, 2011

        迈克尔•伯利(1955—),英国作家和历史学家,主要研究纳粹德国问题,著有《鲜血和愤怒》、《神圣的原因》、《世俗的力量》、《第三帝国》等书,被授予塞缪尔•约翰逊奖。

        以往的二战外交与军事历史学家都自认为代表所在协会的荣誉,往往不会提出太尖锐的道德问题。而那些希望提出道德问题的二战文化与社会历史学家,往往又缺乏对当时高层政治需要的关注。

        作为研究德国二战史的英国历史学家,作者把战争中的善与恶两方面结合起来并观察由此引发的矛盾。他选择了二战中为人熟知的盟军历史,尽力描绘出那些希望拯救自己手下的军官的职业操守及士兵身上所体现的道德良知。

        在作者看来,战争不仅会杀死人,更会改变人,战场本身就是一个恐怖的道德教育阵地,但战争来临时,无论如何都要投入战斗。伯利还认识到,道德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一点儿也不简单。谴责历史上的恶人,很容易。了解造就恶人的世界,却很难。他坚持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从历史上传下来的道德观念,因此,那些作恶的人实际上认为他们是在行善。

[美]史蒂夫·威克:《长夜:威廉•夏伊勒和<第三帝国的兴亡>》

Steve Wick , The Long Night:William L.Shirer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Palgrave Macmillan Trade, 2011

        史蒂夫•威克(1951—),作为《纽约日报》记者,已在长岛工作了30余年,因报道当地情况而为《纽约日报》赢得了普利策奖等诸多新闻奖项,著有《糟糕的公司:药物、好莱坞和棉花俱乐部谋杀》、《天地:过去的北方农民》、《长夜:威廉•夏伊勒和<第三帝国的兴亡>》等书。

        美国记者和历史学家威廉•夏伊勒(1904-1993)的名著《第三帝国的兴亡》(The Rise and Fall 0f the Third Reich)问世于1960年10月17日,是第一部严肃的纳粹德国通史,曾创造一年内再版20次的出版奇迹,并获得1961年国家图书奖。美国广播公司甚至在1968年将此书改编成了电视系列剧。

        在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此书不够专业,但大多数人都赞同历史学家和记者西奥多•怀特对《第三帝国的兴亡》的评价:“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一个狰狞可怕、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本书即对夏伊勒从少年时代直至该书出版后的成长经历的回顾。

        作者史蒂夫·威克写道,夏伊勒早在15岁就立志要成为像《震撼世界的十天》(Ten Days That shock the World,1919)的作者J.里德(John Reed)那样的记者,要做历史的见证人、记录保存者和“警报发器”,这些他后来都做到了。1934年伊始,夏伊勒先后在W.R.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通讯社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担任驻柏林记者,目睹了德国一党制的不断强化,极权主义对人民的动员、对社会的严格控制以及对持不同政见者的镇压。二战爆发后,他从柏林发的所有稿件都要经纳粹3道审查和自我审查以免触怒上级。夏伊勒虽在1940年被迫离开德国,却有幸带走了自己的日记,次年以《柏林日记》为名出版。      

Frank Mclynn, The Burma Campaign: Disaster into Triumph,1942-1945,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1

[英]弗兰克•麦克林恩:《缅甸战役:从灾难走向胜利(1942-1945)》,章启晔译,三联书店,2013年。

        弗兰克•麦克林恩(194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著有《马可•奥勒留》、《狮心王和拉克兰》、《拿破仑》等书。

        该书是关于中英在缅甸合作抗日的著作,探讨了这场战役,且其方法之新颖令人赞叹。作者在史诗般的背景下,透过路易斯•蒙巴顿、奥德•温盖特、约瑟夫•史迪威和威廉•斯利姆四位司令的棱镜及其暴风骤雨般的关系,栩栩如生地描述了他们指导盟国行动极具戏剧性的故事。

        虽然缅甸战役常常被说成是“被遗忘的战争”,但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辛、漫长、惊险的军事活动之一。一方面是英国、美国及其盟友,另一方面是日本及其盟友,他们使用的巧妙战术加上双方不得不忍受的恶劣条件使之闻名遐迩。

        热带季风气候使得有效的战斗持续了大半年之久,加上饥荒、疾病、毒蛇和鳄鱼,造成部队严重减员。难以穿越的丛林、低劣的港口基础设施、盟国专注于欧洲战事,使这场战役成为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过的最长的单个战役。从1942年英国军队在大英帝国历史上的最大失败,到在英帕尔和科希马——“东方的斯大林格勒”同时进行的至关重要的战斗,再到1945年的最终胜利,作者通过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叙述,使我们看到将军和政治家的计划、意图和战略,究竟是如何转化为对身处其境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现实的。  

丹尼尔·布拉特曼:《死亡行军:纳粹种族屠杀的最后阶段》

Daniel Blatman, The Death Marches: The Final Phase of Nazi Genocide, Belknap Press; Tra edition, 2010

        丹尼尔•布拉特曼,耶路撒冷人,是希伯来大学亚伯拉罕•当代犹太人哈曼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大屠杀问题。

        从1945年1月起,在第三帝国的最后几个月中,大约250000名集中营囚犯被死亡行军和无数的大规模屠杀事件灭绝。他们除了被党卫军看守,被军队和警察机构杀害,甚至还经常被他们途中所经过的德国、奥地利的城镇和村庄的平民团伙无情残忍地杀害。在纳粹政权的血腥历史中,这最后的屠杀在范围和手段上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作者采用受害者、行凶者和旁观者的证词,第一个试图全面回答是什么引发了最后残杀潮的问题。

        作者寻访世界范围内的档案,着手尽其可能地阐述以下问题:人类最致命的政权在退出历史舞台之前,致力于清除“雅利安种族”的敌人,最后阶段的纳粹种族灭绝有何特点?与早期集中营数百万人的屠杀又有何联系?普遍的混乱如何创造条件使得最终杀戮成为可能?在探索一个几乎被当前大屠杀史忽略的主题方面,这本书提供了对于纳粹政权工作机制和解决手段的不同寻常的见解。作者把典型屠杀的微观历史记述与对第三帝国崩溃的整体分析结合起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上看似令人费解的一幕。

[英]鲍勃·摩尔:《幸存者:纳粹时期西欧犹太人的自救和营救》

Bob Moore, Survivors: Jewish Serf-Help and Rescue in Nazi-Occupied Western Euro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鲍勃•摩尔,英国人,谢菲尔德大学二十世纪史教授,主要研究西欧20世纪中叶历史、二战、犹太人和纳粹等领域,著有《受害者和幸存者:纳粹迫害下的犹太人在荷1940 - 1945》(1997)、(与芭芭拉•亨特利•布拉德)《战争和和平时代的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被俘、归国和记忆》(2005)等书。

        《幸存者》是第一部研究西欧一半以上的犹太人如何在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著作。相差甚远的犹太人死亡率长期以来困扰着历史学者,他们一直通过国家研究或比较的方法,关注于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主要把精力集中在行凶者、受害者和社会环境的作用。相比之下,《幸存者》强调帮助犹太人避免被驱逐出境、逃脱或转入地下的因素。这本书第一次全面研究了犹太人在西欧一切形式的生存,使得历史更加完整。

        首先,这本书关注犹太人逃离纳粹的路线、网络以及它们的运行,包括从法国到西班牙和瑞士的路线,不太为人所知的挪威犹太人脱逃史,著名的1943年丹麦大救援。几乎没有专门的网络致力于帮助犹太人,事实上,大多数的援助者帮助各种各样的人,包括盟军机组人员、逃亡战俘和政治反抗者。甚至,它们也不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就像作者展示的,许多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抵抗有关联,有的还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反对国家权力的行为。

        本书下半部分主要致力于研究法国、比利时、荷兰三个国家的案例,关注犹太人自救、协助他们隐藏的个人和包括基督教堂在内的组织的相互关系。这些案例的研究突出了这三个国家的不同环境对于幸存者数量的直接影响,且分章处理了在儿童救助案例中,参与者的动机这个最有争议的问题。最后,聚焦于更令人困惑的犹太人获救案例,由纳粹直接或间接保护下来的,从与他们合作帮助逮捕和驱逐相同信仰者中生存下来的那些人。

        

        参考资料: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第1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第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