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姜鸣:回忆沈渭滨老师的点滴往事

姜鸣
2015-05-22 12:46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与沈老师的最后一张合影,摄于2015年2月22日。

        今年2月22日下午,我去七宝看望沈渭滨老师。去年底他因病住院,尔后住在市区的女儿家中,春节前才返回七宝自宅。在熟悉的客厅中落座后,我问候了沈老师的身体,他说正在恢复当中,所以以后不再做学问了,放松精神,他演示了家中新装的“小米盒子”。我也支持他休息调理一个时期的想法,向他推荐了几部流行的电视剧。那天,我觉得沈老师的身体虽然虚弱,但精神仍是矍铄的。我不相信他不再研究写作,以前每次生病的时候,他都会说该收山了,后来不都继续照做不误吗?接着,我与沈老师及师母汤先华老师一起拍了几张照片。我未曾想到他的病况会急转直下,这是我在他家的最后一次见面,这几张照片,是我们最后一次合影。

        初识沈老师是在1981年8月28日,那是我们大二开学后的翌日。上午,《中国近代史》开课,沈渭滨老师首次走进了我们的课堂。那年他44岁,正是年富力强、学术趋向成熟的时候。他穿着白色短袖衬衣,戴着眼镜,头发梳得光溜,表情严谨地对着起立的同学鞠躬,然后开始讲课。那天上绪论,重点讲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对象和分期,研究现状和展望。在此之前,我们刚刚结束大一的必修课《中国古代史》,而在整个春夏之际,由于上海师范学院学生刘昶发表了论文《试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引起史学界的广泛讨论,加上金观涛等学者提出用控制论的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各种新言论伴随着思想解放的浪潮滚滚而来,所以沈老师又谈到史学界的传承嬗递。他说,第一代史学工作者提出了体系和观点,第二代史学工作者曾有少量和局部的怀疑,现在,可喜的第三代人已经在许多新的领域有所突破,他们引进了控制论、计量史学和结构论等等,令人耳目一新。他希望在座的同学都能迎头赶上,有所思考、拿出新的成绩。

        进大学后,选择哪个领域作为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复旦历史系群英荟萃,教师中能人多多,是沈老师将我的学术兴趣吸引到中国近代史领域的,也是沈老师为我指定了研究中国海军史的专业研究课题方向。现在想来,这个决定做出,是在11月18日,也就是在他为我们开讲中国近代史课程的第83天。

        一直不会忘记,那天课间休息时,我向沈老师请教了几个中日甲午战争的问题,沈老师突然问我,你是不是对军事史感兴趣?他约我当晚到学生俱乐部的二楼参加一个学术活动。晚上,我见到了几位高年级同学和青年教师,听到他们交流的关于八旗、绿营的俸饷制度和中国兵器史研究动态,沈老师建议我也参加这个学术小组,共同研究中国近代军事史。提议来得这么突然,对于我这个本科二年级学生来讲,根本还没有想好选择。但我还是做出来承诺,这就是我此后进行中国近代海军史学术研究的由来。

        沈老师对于学生是有很大引力磁场的。这首先是因为他上课棒,充满激情,条理清晰。同时,所讲课程,大多也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决不人云亦云。他擅长的研究领域是太平天国史和辛亥革命史,但从其一开始讲授鸦片战争,就把全班同学给吸引住了。对于鸦片战争前夜世界格局和中国所面临的变化,沈老师的研究,后来呈现在他晚年的专著《道光十九年——从禁烟到战争》之中。他讲授的洋务运动部分,对学生的帮助也很大,我尤其记得,他借学期中段开设了一个“对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考察”的专题讨论,要求每个人认真阅读史料和前贤的研究著述,写一个不超过五千字的发言提纲,这其实就是训练我们写作论文的开始。在讨论时,他结合自己治学经验,讲解历史论文的写作,分作选题、收集资料、作资料长编、写初稿、改稿、定稿六个步骤,并提出三项标准:观点正确、材料丰富、文辞优美。他崇尚唐人刘知几倡导的“史才、史学、史识”,和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提出的“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的观点,要求学生按照这些目标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已经记不得在那堂洋务运动课堂讨论上自己的发言讲过什么了,但我在日记中记下沈老师事后对我发言提纲所写的长长评语:

        通读发言提纲,感到你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能注意阅读原始资料,认真做好提纲,在分析问题时有钻研精神,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注意到文字的运用和结构的铺排,这些都是很好的。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近代史领域内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人要成才有多种因素,其中,主观的努力是起决定作用的。我们的社会制度,为青年的成长提供了最重要的客观条件,而青年学者自己的刻苦钻研则是最重要的主观因素。在正确的学习目的指导下,通过顽强不懈的努力,使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谦虚谨慎,定能达到科学的高峰。

        作为发言提纲,你的提纲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言之有物,而且有自己的见解,是符合专业要求的。在全班中比较突出。但严格说,你的提纲还有如下缺点:

        1、不少论点应展开而未展开,这就使提纲缺乏深度。

        2、不少表述缺乏学术风度,只是一种推理、设问,显得肤浅。

        3、有的提法只注意一个方面的分析,没有注意问题本身有上下、左右、前后的多种联系,因而显得简单化。

        4、有的提法前后还小有矛盾,显得不够统一。

        如此等等。这些,在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中应当注意克服。凡重要论点,一经提出,必须展开,予以论证,这样才能令人信服,而无戛然中止之感。凡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表述,一定要有学术性,不要作一般的推理,更不要做简单的历史类比。至于文章论点,无论大小,都要前后统一,更是论文的起码要求。

        沈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写过评语。我相信,同学们都在沈老师的谆谆教诲下获得宝贵的收获。他对学生的关爱、指导和提携,使得学生们深深地敬爱他。

        因为跟从沈老师治学,大学毕业后,我经常往沈老师七宝的家中请教。从前,七宝是上海县下属的一个老镇,从万体馆乘92路汽车,要在郊区公路上开大半个小时光景。出了漕河泾之后,沿途都是田园风光,车站名从四号桥一直排列到七号桥,然后才是七宝站,沈老师的沟水弄旧居,我去过一次;浴堂街旧居,不知去过多少回了。再后来,条件改善了,搬进新建的宝隆新村。在沈府客厅,我与沈老师谈学术计划,求教各种知识,谈社会的变迁,每每谈到深夜。这样的交往,持续了三十多年。我早期所写的论文,他都一一批阅修改,并推荐给各家学术杂志发表;我的第一部著作《龙旗飘扬的舰队》,他是首位读者,提出过许多中肯的意见。这几年我工作繁忙,七宝去得少了,但有文章发表,我也给他寄去。有的重要稿件,还习惯先听取他的指导。

        沈老师的晚年,主持国家新修《清史》工程中光绪朝人物传的编撰,我承担了“张佩纶”、“沈葆桢”两篇人物传记,因此,与沈老师讨论甚多。当年他训练我们认真阅读原始资料,编写资料长编作为历史研究的基础,我在这两篇三五千字的传记中都努力付诸实践,为此耗费了数年的业余时间。在史料选择、文章结构、人物评价上都进行过详尽研究。他同意我对张佩纶做不同于以往的判断,认为这篇传记,一改前人陈见,同时也指出若干疑问,要我再寻找材料予以补充。在研讨中我也深切感受到,作为官修史书,史笔之分量竟是如此沉重。由于酝酿充分,两篇传记都一次通过,大家都对合作十分愉快。

        朋辈后学去沈府拜访总是愉悦的。这种愉悦,来自对沈老师的尊重,也来自交流中获得的教益。所以我们每年初五到沈老师家拜年和聚餐,这成为一个延续二十多年的传统和美谈。当年去沈府,亦有人会说七宝何其远也,但大家从来兴致不减。而每当深夜离开沈府,走在灯火阑珊的巷子里,我总会想到,沈老师从七宝去复旦讲课,那是更加遥远的路途。沈老师青年时代入读上海师范学院,又在七宝中学执教。一个非复旦毕业的中学老师能进入复旦历史系执教,此中的辛勤努力和曲折奋斗,只有他自己才能深悉。

        4月4日下午,我获知沈老师病情恶化,赶到中山医院急诊科重症病房探望。隔着一扇打开的窗子,我看到沈老师躺在病床上,人消瘦了很多,头发也有点杂乱。他看见我来了,说道:“你写的那篇关于马忠文的书评我住院前看了,写得不错。”沈老师指的是我3月22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上发表的《发掘被遮蔽的张荫桓》一文,我说:“那其实是我为(马忠文)《晚清人物与史事》一书写的序言,等您病好了,我把书给您送去。”我怕沈老师累着,很多想说的话没有再说下去,没有料到,这竟是与沈老师的最后一次交谈。那篇文章,恐怕也是他最后阅读过的文字之一。11日,我再次去医院探望。同样隔着窗子,沈老师对着我微笑点头。师母汤老师说:“这几天他说不动话了。”我的心里非常难受,他是一生以讲课为职业的教师啊。但我觉得,他还是有精神的,他与病魔在做着艰难的斗争。汤老师转述了医生的诊断结论:病况没有治疗良方,也没有好转的希望。我的眼前,蓦然浮现出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中,死神向着南丁格尔夫人伸出长矛的那尊著名雕塑。站在玻璃窗前,我久久凝视着恩师,意识到,这几天,随时都是生离死别的关头。但我多么希望,恩师的病情还能再拖拖,这分别,尽量来得更晚些。

        又是一周过去。4月18日的早晨,沈渭滨老师平静地离去了,留下的是亲友学生的无尽思念。撰写此文的时候,我的耳边总是响起沈老师爽朗的笑声和谆谆的教诲。想起第一堂课,第一篇在沈老师指导下发表的论文,想起那最后一次合影,最后一次交谈,和他最后的微笑。沈老师是个普通的教师,数十年来精心哺育着一批批学生;沈老师又是优秀的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在未来还会影响更多的阅读者,这都是他一生孜孜追求的目标。我默默地祈祷,沈老师,你一路走好,我们会一直怀念你。

 (本文原载2015年5月22日《文汇报》“文汇学人”,经授权转载。“文汇学人”的微信订阅号是“wenhui_xr”。)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