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石库门之最“逸廬”面临搬迁,黄浦区回应正研究如何保护

澎湃新闻记者 徐燕倩 何颖晗 俞立严
2015-05-25 08:1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2015年5月21日,上海济南路185弄17号石库门逸庐门头,有专家称它是上海石库门保存最好的门头。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上海黄浦区济南路上有座名为“逸廬”的石库门,有专家称它的门头是全上海石库门之最,其中牌匾最大,雕花最饱满,属于精品,应明示保护。这里,曾是外国人驻足留念的地方,也曾是诸多电影中唯美片段的背景。

        然而2015年1月,“逸廬”所在的济南路185弄整体开始搬迁。目前,老弄堂里还剩下七八十户人家,其中就有“逸盧”的一大家子。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探访济南路185弄(又名景安里)时发现,部分房屋已经开始拆除工作,不少已经搬走的居民回到弄堂重观纪念,对“逸廬”的命运也表示担忧。从事石库门研究多年的相关专家再次大声呼吁:“逸廬”属于上海建筑瑰宝,必须保护。

       上海市政协“上海石库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研究”课题组近日专程赴石库门集中的虹口区调研,在考察了瑞康里、永安里和丰乐里后,课题组呼吁上海石库门申遗要保护生活习俗,并让民间力量参与进来。

        5月25日上午,上海市黄浦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逸廬”不会轻易被拆除,已经在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如何予以保护。

官方:今年1月开始整体搬迁,还剩下七八十户

        5月21日下午,景安里前后200米长的弄堂过道,不时有人穿梭。居民胡阿姨称,自己在今年1月就已经搬到了嘉定,最近抽空回到弄堂走走。“住了几十年,趁拆光前再看看。”

        据一名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济南路185弄及其附近几条弄堂原先共有1600多住户,自今年1月开始整体搬迁,目前百分之八十五都已经搬走了,还剩下七八十户。其中,17号“逸廬”与7号是私房,专家正在鉴定怎么保护,所以还没搬。

        走进景安里,不少房门前已经砌起了灰色砖墙。现场有工人称,185弄的房子全部都会被拆,无一幸免。至于拆完建造什么,工人并不清楚。大门保安赵师傅说,该片老弄堂在拆迁后将建造新的商品房。“以前很多老外还进来拍照呢,有的房子还拍过电影。”

        当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从黄浦第五房屋征收事务所了解到,目前没搬走的住户是就搬迁地址或赔偿补贴等相关方面未签协议。但事务所只执行房管局的方案,是否会保留17号等,事务所称目前暂未收到文物局给出的保护通知。

        之后,黄浦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称,在景安里搬迁工程启动后,就已经及时组织专家对17号进行鉴定,暂时还未得出结果。

        5月25日上午,上海市黄浦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透露,区文保部门等一直在关注“逸廬”,不会轻易拆除它,已经在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如何予以保护。  

专家:把原居民都搬走,石库门风情将不再有

        对于相关部门正在对“逸廬”进行研究鉴定,多年从事石库门研究的娄承浩教授坐不住了,他先后多次在微博上发帖称,“逸廬”的门头是“全上海石库门之最”,其中牌匾最大,雕花最饱满,属于精品,应明示保护。他甚至在一条微博中写道:“2012年9月的济南路185弄,炎热的夏天,邻居们在弄堂里乘风凉、拉家常,这种情景只有石库门里弄独有。虽身居市中心,里弄幽静,支弄更是静得掉下一根针也听得见,是安居乐业好地方。现在把原居民都动迁了,开始拆屋了,风情不再会有,我去了几次都很伤感。

        5月24日,娄承浩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17号“逸廬”,原是虞景记营造厂老板私宅,1921年建造时共建八幢石库门,最大最好的一幢名为“逸廬”。建筑体量特大,两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清水青砖墙墙体工整,尤其石库门头十分精致堪称上海之最,山花浮雕立体性很强,图案完整,门楣上的石匾也是上海最大。这里天井超大,楼层走马廊栏板有木雕板和木格窗。在室内,客厅船轩和西式线条吊平顶,为中西合璧典型;厢房木窗菱形图案和彩色凹凸玻璃很精致。由于是高先生兄妹一家居住,建筑保留基本完整。该宅是上海建筑瑰宝,应予保护。

        而景安里门口的7号,原是开化工厂老板张幼臣以工厂名义买进的石库门,三开间,公私合营时该宅归工厂所有,分租厂里职工居住,所以原貌基本保留。该宅是江南民居演变为石库门的典范。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木雕腰线,客厅、前楼、厢房都有完好雕刻木窗,上面人物和花草栩栩如生,雕刻刀法洗练,实属精品。厢房两扇木门似西方教会建筑门,客厅石膏吊平顶和彩色地砖、木窗上异形凹凸玻璃都很精致。该建筑曾为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

        娄承浩建议,7号属建筑装饰突出,因沿街,保护下来可作为开发商售楼处和展示厅。而17号是私房,不该动迁,应置换。他建议将整幢房屋请第三方评估值多少钱,可按房产买卖交易,也可将商品房与房主等价交换,置换后可作为物业管理办公室。

“逸廬”主人:常常会接待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逸廬”的主人姓高,如今依然一大家生活在一起。主人高老先生虽已迈入古稀之年,但中气犹足。在一个极为平常的工作日,他梳着“海派头势”,打开了自家那带着铜扣的木门扇,用地道的上海话问道:“侬好,侬寻啥宁(你好,请问找谁)?”

        这栋假三层石库门名叫“逸廬”,位于济南路185弄17号,是高家的私宅,从未租赁于人。“正因为从来没有租给别人,所以在我们居住的时日中,它被完好地保护起来。”高老说自己能一一指点出“逸盧”在“文革”之前未被改造时的模样。

        比如西厢房原来分为前、后两部分,以镂空精雕实木作“月洞门”分隔,门上垂下丝绒门帘。地板龙骨排得很密,每一个“龙骨”之间有一通风洞,直通外墙的铸铁小孔,用以防潮。会客堂通向后客堂,雕花窗玻璃之间镶有教堂式的彩色玻璃,阳光照进堂中,映出几种有漂亮色彩的光影。此外,一楼有一间西式厨房、一间中式灶间、奥斯丁汽车间、带化粪池的厕所等一应俱全。

        高老打开厨房的后门,一条幽深的阁弄通向外边的路,“过去等级是很分明的,下人不能够走正门,手里提着买好的菜葱从这条小路进来。这条小路既能够分隔邻里,又有利于安全。”

        二楼的天景有铅丝玻璃作为顶棚,旁边用木雕做修饰,可惜如今这些修饰早已经被改造成了砖头。阁楼共有三间房,两间朝北,用来放箱具,一间朝南,带有“老虎天窗”。

        按照娄教授的说法,“逸盧”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中西结合”,这一点从门头与会客厅就可以见到:门头西式雕花极为饱满,石板外圈雕刻着中式回纹。会客厅靠窗顶上为中式船轩,大料木雕框架上覆有青石板,内侧是西式天花板和顶灯。前楼窗下的裙板上雕刻着各式中式纹路:花瓶与人物。

        高老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逸廬”作为石库门,本就是以中式元素为主,采纳了西方建筑的元素,正所谓“海派”。一楼的东、西厢房,二楼的四间厢房内皆设壁炉,虽然在“文革”期间房子被改造成小学,壁炉被拆掉,但烟道仍完好保留,“如果你现在去装个壁炉,马上就可以使用。”高老说。

        1944年,高老的父亲——20世纪活跃于上海商界的资本家高培良,从营造厂老板手中买下了185弄里的8栋石库门,分别为15号、16号、17号、18号、25号、26号、27号、28号,除了17号“逸盧”作为自用房外,其他7幢都用作租赁。“当时我爹爹已经买下扬州路上的17亩土地,预备建自己住的别墅,后来因为日本侵华,建造的事情就搁置了,”高老回忆“逸廬”的来历,仍然感觉历历在目,“营造厂老板将房子要出售的消息告诉爹爹,随后就有了这八幢楼。”从此,高老和七个兄弟姐妹一同居住在“逸廬”中。

        “不谈动迁与否的问题,只希望它能够被好好保护,就算我从此不住在这里,也希望它被保护。”高老并不在意从此搬出祖宅,他只呼吁保留。

        “为什么我感觉作为上海人很自豪呢?并不是因为我住在这里,而是因为百年前我们的先辈所设计的具有海派特色的房子——石库门而感到自豪,”老先生坦言,他常常会接待许多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我为什么要接待他们,就是希望把这种承载着文化历史的老建筑,介绍出去,传承下去,引起大家的重视。即使我再也不能住在这里,我也不希望它被拆掉,拆掉已经不是我个人的损失了!”

      

■ 观点

“保留里弄生活习俗,对石库门申遗加分很重要”        

        “石库门是当年伴随大量的人口进入上海形成的。”上海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安石昨日5月24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石库门虽然分为早期的、发展期的等不同时期的石库门,但总体讲体现的都是中国特色、上海特色。这种特色是适应上海当时市民的生活需要的,这种特色包括了融合国外相对先进的排污系统等设计和江南地区民居的建筑细节。

        在王安石看来,上海石库门经过岁月风雨沉淀至今保存下来的有典型的,也有相对普通一些的,但是,很难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般理解,石库门的装饰精美一点,漂亮一点,算比较好的石库门。”王安石说,要判断石库门建筑的意义,主要根据两点,首先就是该石库门建筑在石库门发展进程中的时代意义,其次则是要看石库门是否相对成片,形成一定规模,是否保留下了当年上海石库门里弄的风貌。

        王安石直言,上海现存的海派石库门建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加强保护。至于怎么保护,应该整体判断,合理分析,避免有失偏颇。“有关方面不能只从局部利益出发,轻率地判断一个石库门建筑不值得保护。”

        上海市文广局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在上周举行的上海市政协石库门申遗课题组调研会上表示,上海石库门改造有的区做得比较早,但从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看可能是失败的,包括新天地的改造,现在学术界探讨得也比较多,从文化保护方面也有很多诟病,把人都迁移了,里面全都在做咖啡和酒吧,这个到底算不算是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组织专家认证的时候不认为这是个成功的案例,甚至认为这是失败的案例。

        高春明说,目前全世界都很关注在城镇化建设大发展的情况下怎么样来保护传统的文化,现在认为这个做得最好的并不是在美国和法国,而是在意大利,因为意大利的理念和其他发达国家完全不一样,看西西里岛、米兰,都感受得到,它是人和环境、生活习俗、理念、方式,打包一起保护。“就像我们现在走在有些古镇,全在挂红灯笼,这是不可取的。”高春明说,上海要注重保留上海石库门的里弄生活习俗等软件遗产,这对今后上海石库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分很重要。

        

申城石库门资源概况

        1870年前后,石库门住宅最早出现于英租界、美租界(虹口),成熟于上海西南地区的英法租界,此后迅速地成片发展,成为上海民居中最重要的居住形式。140多年来,石库门建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初起(初期)阶段: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清同治九年(1870年)前后,虹口境内就陆续出现砖木立贴式结构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其特点是群体布局紧凑、相互毗邻、成片纵向或横向排列,其单体立面及结构则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民居三合院的形式,它比三合院占地省,又比欧美式洋房造价低,总体布局采用欧洲联排式布局,一般为“三上三下”,即正间带两厢。

        第二阶段,逐渐流行阶段:20世纪20年代前后,陆续建起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与老式石库门住宅区别在于住宅由原来三间两厢改为单开间与两间一厢形式,住宅的层高降低,宽度窄,窗户多,进深也略有减少,住宅单元平面大都是长条形,围墙高度也大为降低,既改善通风,又增加采光。后期,有的还安装卫生设备。

        第三阶段,延伸(衍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由于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以及土地日益紧张等原因,上海里弄住宅建筑除以石库门建筑为主体外,又有广式里弄住宅的兴建。

        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上海的石库门建筑约20万幢,40%的上海人居住在石库门中。据199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上海住宅建筑志》记载虹口石库门数量达23316幢,占上海总量的1/10(其中老式石库门3200幢左右,新式石库门5300幢,广式石库门14800幢),居住人口达48万人左右,占虹口总人口的3/5。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以及城市建设的飞跃发展,上海市中心一些主要地区的石库门逐渐消失,而人口稠密的黄浦区虹口区老城厢等则由于诸多因素,目前仍比较完整地保存着一批石库门建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