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编译局|经济学人:“工头”莫迪的深改清单

经济学人,2015年5月23日
2015-05-25 13:3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2015年5月16日,印度侨民正在等待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到来。当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上海,并出席印度在华各界侨民招待会。高征 澎湃资料

        看着肮脏杂乱的沃德讷格尔(Vadnagar),你或许不会再想知道,这里滋养了一位著名的儿子。游客偶尔会参观这座古吉拉特邦小城中高墙环绕的区域,专为看那些装饰华丽的木门和阳台。一对石门提醒人们,这里有绵延超过两千年的历史。古代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曾提及这里。

        火车站只有一条轨道。挨着火车站的是一处摩托车修理铺,这位名人的父亲曾在这里摆设茶叶摊。正对着马路的是其之前就读的学校,这里经过粉刷,看上去并不起眼。只有在附件的一条街上,在距离一处苏菲派穆斯林神庙更远的地方,你才能找到这位伟大人物的些许线索。这里的街坊邻人都用同样的姓介绍他们自己:莫迪、莫迪、莫迪。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回忆起纳伦德拉•莫迪少年时代的一些事情,比如他曾从一处湖中抓回一只年幼的鳄鱼。他们说这些事的时候是带着敬意,而非钟爱。他极少帮助他的父亲照看茶叶摊。他学校的朋友们回忆说,他喜欢戏剧,坚持要扮演国王。从少年时代起,他就爱好政治,很快就加入了印度教的民族主义团体“全国志愿者组织”(RSS)。该组织一位成员回忆起他们与穆斯林敌对者之间的一次户外摩擦。一位邻居参加过他少年时期的婚礼。这位满腹牢骚的新郎很快就抛下她的妻子,逃离沃德讷格尔。他很少回来。

        《经济学人》这组报道的主题是印度及其接近13亿的人民,莫迪先生一年前成为这个国家的总理。要理解今日印度并搞懂莫迪为今后十到十五年的印度开出的计划,沃德讷格尔是一个有用的起点。甚至那一时间跨度也表明了一种雄心。通过选举上台的政治家通常不会勾画五年以上的蓝图。但这位64岁的老人从不曾在选举中失手,并且2014年5月的压倒性胜利令他成为印度总理。在之后在胜选演讲中,他坚称,为实现印度的现代化,“十年时间是必须的”。他表示,到2022年印度独立75周年之际,21世纪将是“印度的世纪”,这一点将是明确清楚的。一旦有机会与其共处,离开时他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他是一位具有强烈进取心的局外人,誓言要在国是上有所作为。听其言谈,他可以显得傲慢自大、爱慕虚荣或者目中无人。他个人掌权之多,超过自英迪拉•甘地以来的任何一位总理。在去年的议会选举中,莫迪的印度人民党与当政的国大党以及其他地方党派争夺543个议席。这次选举成了一次最高领导人选战,精力充沛的参选者兼领袖魅力十足的演说家莫迪先生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击败了诸多对手。而持续经年的腐败丑闻、领导乏力和缓慢的经济增长,令国大党孱弱无比,不堪一击。媒体在多数时候都是逢迎强者的。(译注:英迪拉•甘地生于1917年,卒于1984年,她于1966年1月至1977年3月,以及1980年1月至1984年10月两度担任总理。1984年10月31日于总理任上遇刺身亡。)

        以莫迪为主角的选举造就了一个莫迪的政府。他任命了很多不起眼的人士担任部长,并牢牢控制住一些更显赫的职位。是莫迪而不是财政部长阿伦•贾特里(Arun Jaitley)起草了2月发表的预算案中的诸多细节。

        为完成这组报道,我们进行了70余次访谈,很多受访者是莫迪的热心支持者;在这些访谈中,受访者是如何经常性地(并且是主动)用诸如“妄自尊大”和“威权专制”这样的词汇来描述他,这一点值得注意。但莫迪先生的自我意识看上去无疑足够强大,令这样的评价对他不构成任何问题。今年1月间,在迎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到访时,他身着一件看上去昂贵奢华的深蓝色正装,其上绣着金黄色的细条纹,而那些细条纹由他的名字构成,重复了几百遍。

        莫迪保持其存在感的方式之一是削减官僚的威风。就任总理后不久,他就解除了负责财政、国内和外交事务的数位部长的职务。鉴于很多公务员抗拒改革,那种做法或许是必要的,但他的行事风格令焦虑蔓延开来。他一手掌控了他的政府,但已想尽办法,力求压制RSS成员以及他自己那些具有印度教民族主义倾向并试图散布宗教不和的阁僚。

        这组报道将解释莫迪如何运用他已聚揽的权力,以及印度在莫迪治下正如何改变。但理应注意的是,在莫迪掌权之前,该国业已处在相当大规模的结构性巨变——包括人口统计方面的广泛变迁——带来的阵痛之中。南部印度人相对而言老迈、生活都市化、受过教育,并且属于中产阶级、家庭子女较少。生活在西部沿海的印度人情况类似,在社会方面和经济方面正变得愈发像东南亚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南部和西部印度的那些改变,印度的总人口可能在2020年前达到更替生育率水平(每一对夫妇平均养育2.1个孩子)。那将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尽管在其他地区,生育势头的强大使得印度人口将持续增长相当长时间,到2065年达到16.4亿的峰值。

        大量人口增长将发生在北部。在被陆地包围的一些邦,比如北方邦和比哈尔邦(位于这两个邦之间的人口就超过三亿,几乎与美国的人口一样多),人们大多依旧处在贫困状态,保持农业生产方式,并且受教育程度不足,拥有更大的家庭规模。他们的问题类似于非洲。公共卫生条件恶劣,很多可治愈疾病一直无法根治。经济严重依赖缺乏人工灌溉的雨养农业,电力供应短缺。妇女、女童和女性胎儿遭到歧视。加上宗教冲突和农村小块区域毛泽东主义革命者造成的威胁,南方人可能被他们的北方亲戚触怒,也就难怪。

        但也有一些共通的趋势存在,多数是令人振奋的。其中之一是人口持续、平稳地离开农村地区。今后四十年间,预计每年将新增大约1100万人口涌入印度的城镇。结果是,对非农业工作岗位的需求正持续增加。据估计,印度每年需要新增1000万个工作岗位,才能容纳年轻并且受教育状况愈发改善的人口。

不耐烦的好处

        各个地方的印度人都变得越来越苛刻。消费者期待更优质的手机和互联网接入,期待有机会拥有摩托车或者去度假。他们想要受教育的机会、医院和可靠的电力。一群直言不讳的少数族群人士会担心有毒的环境,抱怨河流就像排污管,城市的空气里充斥着源自劣质燃料的致命颗粒。

        腐败和经济前景这种这种事情,官员们能控制,眼下,那些要为这种事负责的官员已被选民盯住;而诸如下雨毁坏庄家并推高洋葱价格这种事情,官员们控制不了,即便如此,一旦发生这样的事,选民对他们也不依不饶。依据宗教或者种姓来投票的情形并未消失。但在城市里生活并且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对待政治家就好像他们可能是手机供应商:假如服务令人失望,这些年轻人就会换另一家供应商。

        这样的不耐烦是绝好的事情。眼下,政治家受到重重压力,要么拿出纲领,要么被轰下台;如果被发现有腐败行为,甚至要进监狱。选民愈发期待他们不只是拿出小恩小惠,还应创造条件,让他们的生活在物质上更加丰富。他们看得见,其他很多国家比印度更加富裕。总量2万亿美元,这样一个经济体听上去不错,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印度2014年的人均收入依旧仅为1627美元(我们的互动地图中展示的全国统计数据运用了不同的基数,以此数据计算人均收入为1364美元)。不平等状况在加剧。去年,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统计出印度有182000名以美元计算的百万富翁。印度需要数量更广大的百万富翁群体。

        一年的时间,足够追问莫迪正怎样开始塑造这个国家。首先要注意,他做的事情是他所了解的,他正在应用那些在古吉拉特邦见效的办法。他在那里执政有12年时间。依据他的理念,得力的政治领袖非常像是首席执行官。他效法具有商业头脑的新加坡已故总理李光耀,来打造他自己的形象。言谈中,他赞扬这位新加坡人的“巨大成就”。像李光耀一样,他设定了诸多附带完成时间的目标,决定这些目标如何实施并监督进展情况。间或他会进行微观管理。

工头莫迪在此

        考虑到莫迪对任务的偏好,为概述莫迪政府的雄心,《经济学人》编制了一份包含三十余项官方保证的清单,这些保证均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宣布。清单中的部分内容如上表所示,全部清单内容可见于本文的网络版(如下表)。所有任务均附有截止期限。这些任务中,大约有一半将在下一次选举到来前即2019年完成,其他任务会在更晚些时候完成。所以,要宣布莫迪的使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还需要一些时间。

        他偶尔赞扬小政府,但这份清单包含为国家准备的多项重大任务,其数量之多令人侧目。一半目标涉及国家力量的大规模扩张,包括国家银行承诺开启数百万个新账户,以及从现在开始到2017年每天建设30公里(19英里)新公路,到2019年修建一亿座厕所,到2020年建设一百座新型“智慧城市”。

        仅有少数任务涉及简化官场繁文缛节或者为私营企业繁荣创造条件。这些任务包括:推行一项全国性商品和服务税,该计划本打算在明年4月前推出,但可能要推迟;到2017年,在世界银行公布的“适宜营商”指数排名中列入全球前50名;到2018年放松签证管理,实现一年吸引1100万外国游客。一个更倾向于放松管制的政府,或许已经打算卖掉几十家国营企业(如更早些时候的一届印度人民党政府所为),或在全国范围内敦促放松劳动法规。

        莫迪关心诸如基础设施和国防硬件这种具体的事项,而将诸如教育、健康和环境之类更多不易捉摸的事项留给他人。尽管该国的卫生保健体系严重缺乏资金,在今年的全国预算中,公共健康方面的支出仍遭到削减。值得褒扬的事情是,政府已确立如下目标:改进扭曲的儿童性别比,根除肺结核和麻疹,并为90%的儿童接种能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

        教育未受到足够关注。印度丰富的年轻劳动力资源不会自动成为优势:该国需要的是在每一层级的集体就业岗位中都拥有具备优秀技能的人口。莫迪先生的清单中包括一个令人晕眩的目标:到2022年为5亿人提供职业培训。但他对改进高等教育只字不提。在高等教育领域,他应当考虑允许更多的竞争和投资。

        莫迪先生理解计划。一位在艾哈迈达巴德 (译注:Ahmedabad,古吉拉特邦第一大城市)时非常熟悉莫迪的男子表示:“他在古吉拉特邦管理过一个要解决诸多麻烦事项的政府,那令人精疲力竭。”拟定一份特别任务清单以方便逐项完成,这可以是个好主意,但这种操作模式更适合一位首席部长而不是一位要让印度改头换面的总理。最成功的领袖是创造合宜的条件,以便他人能实现雄心勃勃的目标。莫迪先生的政府需要推动广泛的改革,而不只是个别目标。推动改革的主要束缚通常是政治。而在政治领域,莫迪先生作出的改变或许已经是最激进的了。

        (听桥译自《经济学人》,2015年5月23日出版,原题:“Modi’s Many Tasks”)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