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艾伦·韦斯曼:最好的避孕方法是,女性接受更高的教育

澎湃新闻记者 邢春燕
2015-05-26 18:3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人口问题老生常谈,但是连世界上最聪明的科学家也无法回答如下问题:“在不损害人类和整个世界未来的前提下,我们这个星球,能够养活多少人?如果这个数字不比今天的全球人口数字大,甚至更小,人类可以做哪些现实而人道的努力?哪些物种或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必不可少?有没有一种不依赖人口增长而保持经济繁荣的经济模式?”
        带着这四个问题,艾伦·韦斯曼走遍全球21个国家,他的旅程始于以色列、巴勒斯坦,终于伊朗,中间到过非洲、亚洲,还在中国逗留了三个星期。这趟问询之旅中,他与各国的人口学家、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媒体人和普通人深入交谈,所有的专家都认为这四个问题堪称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但往往给不出更明确的答案,因为每一种文明的历史与现状都是复杂的。然而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被韦斯曼写进新书《倒计时》中。

        5月25日,韦斯曼携新书在上海参加交流活动,并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专访。

        
艾伦·韦斯曼(Alan Weisman)

        此前,韦斯曼是全球知名的科学记者,在美洲、欧洲、非洲,以及俄罗斯和中东地区都做过环境科学的深度报道,多部作品被收入《全美最佳科学写作文集》中,本人也曾荣获美国“最佳科学写作奖”。他最著名的作品《没有我们的世界》曾向人们展示了没有人类的世界会怎样:大自然将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复失地”,一座没有人类进行维护和管理的城市,在500年内就会变成一片森林。这一次,韦斯曼抛出的人口问题再一次敲响警钟。

        韦斯曼在旅途中发现,很多国家都有保持人口数目可持续增长的方法,这些做法各不相同却有一点相似之处:它们都从观察和借鉴中国的做法之中受益。“我开始理解我们这个世界是多么亏欠中国人民,因为你们的经历会教给我们太多太多。”

        然而,他并不认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其通过强制手段,不如采取更温和的方式。因此,他通过全书抛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观点,即“鼓励女性接受更多的教育就是最好的避孕方法。”韦斯曼认为,越多女性接受教育,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口控制越容易。

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思考

        澎湃新闻: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你把视角转移到人口问题?

        韦斯曼:作为一名记者,我在世界各地报道过很多生态灾难,从核泄漏事故到热带雨林毁灭,我对地球正在遭遇的事情很关心。在我写《没有我们的世界》的尾声时,我采访了“人类自愿灭绝运动”组织的领导人,他认为人类已经对地球造成太多伤害,很明显人类在自我走向灭亡,届时其他物种也不可避免会灭绝。他认为,从伦理上来说,能够做的就是让人类从现在开始停止生育,一个世纪后人类就会自然消失。每十年减少一定的人口数量,地球会更有活力、更有生机、更美、更健康。等到最后只剩下几个人时,这些人就会看到天堂重新降临地球。

        他说这些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控制人口的问题。每4.5天,就有100万新生儿降临人间,在写完《没有我们的世界》之后,我不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全世界是不是应该效仿中国,采取计划生育政策?我甚至研究过,采取计划生育政策将会发生什么?如果全球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短期内人口还是会增长但到本世纪末将会下降,届时全球人口只有16亿,但是如果以现在的速度增长,到时候人口是110亿。事实上,人口到达73亿时就地球就会有麻烦了。

        人口问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几乎没有人喜欢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包括大多数中国人。宗教人士也不喜欢,因为他们在与其他宗教竞争和抗衡时,需要更多的人口。经济学家希望人口越多越好,因为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消费者,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廉价。甚至连环保组织都绝口不提人口问题。

        2010年初,我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考察,一整年去了11个国家。2011年,我又去了另外10个国家。在这些国家,我做了大量观察笔记,写报告和文章,写这本书又花了我几年时间。

市民领取免费发放的避孕药具

        澎湃新闻:所以你支持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韦斯曼:不能说支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计划生育政策很有效,如果没有这个政策,现在中国将增加4亿人口。看看中国现有的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砍伐树木导致洪水泛滥,以及空气问题,如果人口比现在多4亿,这些问题会加倍地严重。我在中国调研的时候,很多中国科学家很庆幸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对于每个被迫计划生育的个体来说,这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所有生物都一样,希望不断繁殖后代,一旦这种欲望被禁止,他们会觉得很不自然,他们会本能地反抗。

        但是,中国计划生育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告诉了人们当政府强制将决定施加于公民时,情况可能会变得很糟糕。农村父母希望生养更多的孩子,因为他们要种地,需要更多人手。而且他们更喜欢男孩,因为他们认为男孩更强大。事实上,大多数中国妇女都想要儿子。不过昨晚我和一位中国妇女聊天,她说现在情况变了,自己老了之后,女儿反而比儿子更能照顾自己。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时候,B超技术问世,人们发现可以提前知道胎儿的性别。很多人得知胎儿是女孩之后选择人工流产。甚至更为不幸的是,很多女婴生下来后遭到遗弃。我不知道这些故事中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被媒体放大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现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远远多于女性,这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后遗症。            

鼓励女性接受更多的教育就是最好的避孕方法

        澎湃新闻:现在中国在逐步放开二胎,你怎么看?

        韦斯曼:我觉得这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在写《倒计时》时研究发现,中国的政策是强制的,人们不喜欢。在此之前,美国波多黎各和印度也施行了强制项目,让女性服用不孕不育的药物,人们对此非常反感。

        但是我也发现,很多国家没有采取强制措施,而是纯靠人们自发自愿。政府告诉公民,你们想生几个就生几个,但是政府并非放任人口增长,只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来控制人口:教育女性。不管是富裕国家还是贫穷国家,如果让女性接受教育,首先她在学习期间不可能怀孕生育,在她结束学业之后就会找到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而且给自己的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如果有7个孩子的话,她是做不到这些的。

        另外,中国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不需要种地,生活空间很小,如果有很多孩子,会非常拥挤。即使中国政策放宽,未必有女性愿意多生育。一些女性告诉我,她们现在可以有两个孩子,但她们只愿意生一个。

        澎湃新闻:所以你的意思是教育女性比制定政策更有效?你在书中也提到,鼓励女性接受更多的教育就是最好的避孕方法。

        韦斯曼:对!对于生育这么私密的事情,如果由政府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会认为政府是在干涉公民自由,人们会憎恨政府。但是如果政府对公民说,你们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人们会觉得可以接受。正如我在书中引用科学家的说法,如果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人口不会增加,因为正好替代了父母。如果只有一个或不生孩子,人口会减少。现在不少人希望只有一个孩子,人口将自然而然下降,受教育程度越高,这种愿望强烈。

        我在书中写到巴基斯坦的一个例子,在一个贫穷又传统的社区,控制人口根本是无稽之谈,因为当地家庭唯一的收入是卖虾,需要全家人剥虾,孩子的手指很小,剥起来更快更好,所以他们希望生很多孩子。此外,在一些传统的穆斯林看来,孩子是来自上帝的礼物。

        但是很多巴基斯坦人不满于国家现状,他们为贫穷的孩子建立学校,想让男孩女孩一起上学,从小培养男孩尊重女性。孩子们长大成人后,再去回访这些女孩,发现受过教育的女性只生2个孩子。学校的一名创始人告诉我,此举将改变巴基斯坦。

        澎湃新闻:随着社会发展程度和经济水平越来越高,教育就会越普及,当女性受教育不再是一个问题时,人口问题也会得到自然解决?

        韦斯曼:经济学家希望一切交给市场决定,只要发展,一切都会自行解决。但是我在调研中听到一位科学家说,这就等同于一座房子着火了,不要管,让它自己熄灭。事实上,现在地球人口已经太多,地球承载了太多的压力,确实一方面经济发展解决问题,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在制造问题。

        每个国家、每种生物都在超速发展,超过了自然承载的极限,我们必须将人口降下来,否则自然会用自身巨变的方式锐减人口,那就不妙了,到时候可能会发生资源战、饥荒、水资源耗尽,各种可怕的危机将一并袭来。有一点我在这本书中没有提及太多,那就是我们改变了气候,很多毒虫有了更长的繁殖期,它们在袭击人类,新型疟疾又开始肆虐。毒虫在美国和欧洲传播细菌,很多人得病。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每个国家都一样。

        事实上,经济发展并不是意味着建造更多高楼大厦,而是即使女性受教育程度不高,也有少要孩子的觉悟。我们目前就可以采取行动,花费并不昂贵。如果我们要将避孕的方法和工具推广到全世界每一个想使用的人,所需要的成本每年大约为80亿美元。而这些钱就是美国在过去十年间,每月花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上的钱,而现在全世界在计划生育方面的投入大约只有这个计算出的成本的一半,大约40亿美元。

联合国曾发布报告说,印度将在2028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不需要GDP的增长,人类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澎湃新闻:人口减少势必带来老龄化、劳动力减少等问题,进一步阻碍经济发展,怎么去解决这个矛盾?

        韦斯曼:书中有一章我提到了日本,日本人口在缩减。经济学家很担心由此带来的GDP增长过慢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和很多经济学家聊过,一些人很担心,另一些则认为这是很好的机会。因为日本不可能持续性地增长人口。例如,在我采访不久前,发生了福岛核泄漏事件。为了供养不断增加的人口,日本发展核能源,核电站处在地震带里,是非常危险的。

        我在日本调研的时候,日本一家著名杂志采访我,“现在的核电站被迫停止运行,你是否认为日本公众太疯狂了?”我说:“不,公众不疯狂,是你们的反应堆太脆弱了。”他们说:“是的,但是如果不继续发展核能,日本人就会很穷,不把这一点纳入考虑,是很疯狂的。”他们想让我认同这个观点,但是在我可以回答之前,地震突然袭来,房屋开始摇晃,我没必要回答了,这就是答案。

        但是后来我想起一名日本经济学家曾说过,不需要GDP的增长,人类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其实如果你问普通人,GDP很重要吗?他们不知如何作答,因为对每个人来说,收入才是最重要的。人口减少,GDP必然下降,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会下降,因为人口越少,劳动力越珍贵,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他们的工资会提高。这就意味着,财富不仅不会集聚到一小撮富人手里,反而会更公平地在人口中流动。这是一种更加健康的经济增长模式。

        澎湃新闻:但是政府可能不会这么想。

        韦斯曼:对,这是一大挑战,也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我受邀去给各国政府、企业、机构做演讲,很多政府对我说,你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但是很难执行。

        但是经济零增长确实有很多好处。如果经济保持增长,货币供应会增加,政府需要负债借钱。一旦经济状况不好,社会福利会下降,穷人会遭殃。但是如果经济收缩,政府不必借钱维持增长,可以做到收支平衡。每个人都需要收支平衡,为什么政府不需要呢?

        但是很多经济学家不认同,他们认为人口不增长,经济无法保持增长。但是如果看看亚当·斯密的理论,他也提到人口增长,但他同时提到,发展到某个点人口会收缩,经济会保持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状态。这就是我们希望的样子。

依靠技术来提高地球承载能力只是一个梦想

        澎湃新闻:能说说在中国都做了哪些调查?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吗?

        韦斯曼:我在中国待了3个星期,有两点特别有意思。在中国的时候,人们告诉我被迫执行计划生育、被迫堕胎的故事,一方面他们理解这个政策,另一方面也很痛苦。人们诉说的故事非常感人,他们很愿意告诉我这些复杂和痛苦的经历,我很感激。另外一方面,我和中国的生态学家去了中国西部,看到了中国壮丽的生态系统和令人震撼的自然环境。中国自然环境不仅是漂亮,而且不可思议地壮美。中国有其他国家没有的珍稀动物。

        当然中国有好也有坏,全球排放的30%的温室气体来自中国,2000年以来全球三分之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中国。中国历史上曾大规模砍伐树木,但是后来又有退耕还林政策,中国目前花了很多钱在环保项目和太阳能研发上,中国科技人才的数量之多让人惊奇。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我鼓励中国用人力资源,为环保做更多贡献。

        澎湃新闻:你在本书最初提出了四个问题,一圈走下来,找到答案了吗?

        韦斯曼:我得到了3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刚谈到了一个问题,如何不依赖人口增长而保持经济繁荣。现在面临转型期,人口正在老龄化,但是30年后,老人们将去世,人口结构又会重新平衡。除了计划生育政策外,有没有温和的控制人口的方式,让全世界不同文化都接受呢?有的。比如免费提供避孕措施和工具、提高女性教育。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是否有什么物种是必不可少”,我还没有得到答案。研究过程中有3名科学家对我说,“我们不知道什么物种是必须的,因为生态系统太复杂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澎湃新闻:目前技术发展很快,或许将来某一天,技术突破让地球承载能力出现难以想象的飞跃。

        韦斯曼:问题是,现在世界人口已经太多,如果地球承载能力提高,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会减少。有些人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任何事情,大脑可以无穷开发,但是我不认为技术可以让地球更大,因为这会对环境和其他生物造成很大压力。依靠技术来提高地球承载能力只是一个梦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