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澎湃记者手记|沉船者最后的姿势

澎湃新闻记者 周琦
2015-06-03 23:10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做记者十二年,一轮即过。

        2008年,我去了汶川。带着几件衣服,没有任何食物。

        大地震后的灾区,随处都是被掩埋的人。

        5月13日早上,都江堰,一栋四层楼房垮塌,第二层完全消失,三层“坐”在了一层上,仅留下几十厘米的空隙。一个孕妇被困在空隙里,救援人员冒险打开一条通道,给她送去水和牛奶。

        孕妇得救,母子平安。

        都江堰小学,泥石流袭来。孩子们被一个个抬出时,满脸泥泞。其中一个孩子获救后,手脚被浸泡得发白,跟救出他的战士耳语:他身边还有人能发出声音。

        从汶川回来的记者,有很多人跟我说,难以忘记那一幕幕,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常失眠。

        这十二年,跑过各种突发,有天灾,有人祸。有时,我还是会失眠。

        时间拉回到2015年6月1日。载有458人的“东方之星”翻沉长江。

        第二天大早,接到任务,我从两百多公里外的武汉赶往监利。

        通往现场的高速上,救援车辆一字排开;通往长江沉船点的江堤路上,怀抱着搜救设备和救援物资,志愿者和搜救者有序前行。

        江堤上,满是泥泞;江堤边,一片沼泽。

        难以行进。我拖着伤腿(从通往现场的摩的上摔落)尽力接近核心现场。起初,只能目测到江面露出的黑色船底。

        几公里外的码头,某舟桥旅的官兵们从早上开始,就在原地待命,时刻准备参与救援。一直等到夜里,他们终于接到指令,奔赴沉船江面进行搜救。

        并不是每一个官兵战士,都能参与救援。

        沉船现场附近,驻扎着很多武警战士和打捞搜救人员,但大多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大型起吊设备驻守在江面,巡逻船来回游弋,直升机上空盘旋。

        搜救持续到2日晚,延续到3日晨。一直在进行中。

6月3日晚10点半左右,两名蛙人准备下水。

        现场,通宵灯火通明。蛙人们一次次潜入浑浊而汹涌的江水。满怀希望下去的脸,随后又写满失望浮出水面:打捞上来的,绝大多数成了遗体。

        救援人员一波波替换。而施救计划又在切割、起吊扶正两者间徘徊。

        两天两夜后,救援者眼中,渐渐透出些许倦意。包括蹲守现场的我。 

        3日下午5时开始,一名经验丰富的蛙人多次下潜,20分钟里连续打捞起5具遗体:这些逝去的人,很多穿着单薄,基本保持着双手伸出、身体蜷缩的姿势。

        可能,死神降临瞬间,他们正想打开舱门和窗户。

        搜救现场一片沉寂,气氛如同7年前。汶川灾区的一幕幕闪现,我脑里突然一片空白。

        “我们还活着,几米外的水下,400多个生命没了。”旁边的救援人员冒出了这么一句。

        “可能还有人活着,别泄气。”另一名救援者打断了他的话。

        起先,为了防止二次伤害,保留最后一丝生的希望,只能让蛙人下水。

        但捞人的速度,却不及时间的流逝。

        3日夜,救援人员准备对露出江面的船体进行切割。

        更大的营救即将到来。

        希望,船里的人,能坚持到最后一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