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五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微妙气氛下管控分歧,铺路习近平访美

澎湃新闻记者 黄翱
2015-06-22 07:56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汪洋与杨洁篪将在明日与克里、雅各布·卢共同主持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CFP 资料

        明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与国务委员杨洁篪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财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本轮战略与经济对话。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双方的任何互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年一度两国关系的大事,什么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为什么这么重要?双方要谈些什么?双方又要吵些什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为你一一解答。

什么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启动于2006年,是中美双方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而进行的战略对话。

        这一机制首先是级别高。中方派出了副总理级别的高官与会,美国则由国务卿与财政部长牵头。按照美国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的话称,“这是中美之间‘旗舰’级的对话机制。”

        其次是范围广。根据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的说法,出席本轮对话的部门,中方有16个,美方有17个。拉塞尔19日透露,美国会有8位内阁级的高官与会。拉塞尔说,这是一个中美之间跨部门合作的重要机会,中美双方各自的机构间也得以通过这一机制互通有无,让各自的不同部门保持在同一步伐上。

        最后是成果丰富。根据澎湃新闻统计,首轮战略经济对话达成了40项成果,成果逐年增加,到2014年第六轮对话上,双方达成了203项战略与经济成果。拉塞尔称,通过这一机制,双方可以在各自基础之上就一些重大的问题逐年深入,例如去年中美双方达成了历史性的减排协议,这次对话就会就这一问题的具体合作进一步探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赵干城对澎湃新闻表示,这是中美之间仅次于高层访问的最重要会谈机制。中美高层访问不是每年都举行,但中美两国之间每年都有需要商讨的事情,双方通过这一渠道交换各自的看法很重要。

今年的战略经济对话为什么重要?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中美关系的发展处于一个比较微妙的时期,这一对话机制是目前中美双方高层次系统化交流最重要的途径,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宋国友称,中美现在就南海问题、网络间谍问题的争论在升温,美国对中国政治体系的不信任感在增强,“承上”就是指这一微妙的气氛。“启下”则是今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正式对美国进行访问。“需要通过这次对话让中美关系朝更为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赵干城则对澎湃新闻表示,这一对话虽然字面上战略在先经济在后,但实际上经济上谈成了更多富有意义的成果,而经贸关系又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对奠定中美关系的基调起了重要意义。他表示,目前,美国重新调整对日安保政策,在南海中美双方又有剑拔弩张的态势,现在这一举行高级别的沟通很有必要。

双方会谈些什么?

        实际上,作为一个高层、大型、跨部门的对话机制,双边探讨的议题极为广泛,从经济、战略、安全、能源、教育、环境,几乎中美之间涉及的所有分歧与合作均会涉及。宋国友便表示,这一对话主要是以往对话成果的延续,包括能源、宏观经济政策、全球经济合作等一系列广泛的议题上累积性的进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本次对话没有重头大戏。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郑泽光与拉塞尔在各自的新闻吹风会上均表示,本次对话一大重要任务就是为习近平9月的访美之行做好准备。

        朱光耀表示,中美双方将围绕“加强战略性对话,提升中美经济合作水平”主题,就宏观经济政策和结构改革、促进贸易与投资、金融市场稳定与改革三大议题举行专题会议,同时作为对话机制创设以来的重要创新,还将对事关中美经济的重要问题进行战略性讨论。

        由于今年年底将要举行重要的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球将为下一个十年订立气候变化应对准则,作为最大两个玩家,中美在气候变化上会谈成什么令全球瞩目。

        拉塞尔便特别提到,美国国务卿克里与财长雅各布·卢将一起主持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项讨论,这一讨论也是中美双方第三次就应对气候的专题讨论。他还表示,双方在应对恐怖主义、核扩散、野生动物走私,以及朝鲜问题、阿富汗问题、伊朗核问题等都将进行商讨。

        另外一个重大的看点便是中美双边投资协议(BIT)将在本轮对话中进入交换负面清单的环节,这也是历经7年长跑的BIT谈判完成文本谈判后最关键的一步。12日,双方首次交换了负面清单的出价,如果本轮对话中双方能有实质性进展,将为BIT最终的达成迈出坚实一步。

        宋国友表示,负面清单的交换将是一个很重要的开始,但他也判断,BIT今年至少不大可能达成,明年面临美国的大选,也不大可能达成,最终这一协议的达成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

        宋国友称,一旦这一协议最终达成,将极大扩大中国对美国的投资,缓解双边贸易顺差,让中企在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由于美国之前仅和盟友之间签署了BIT,这一协议也将表明中美之间有机制化的合作关系。

        但赵干城也表示,由于明年就是美国的大选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卸任,此时他的工作重心将围绕在如何留下自己的政治遗产,因此会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容易产生结果的议题上,中美之间的分歧短时间内难以取得进展,奥巴马政府应该不会将中美关系视作遗产,因此能达成重大协议的可能性不大。

双方有哪些分歧?

        正如赵干城所说,从来都很难准确定义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美关系。中美之间从来就是合作与分歧共同构成。随着中美关系以及全球地缘格局的不断演变,中美每年的分歧的重中之重也不尽相同。

        赵干城说,此前,中美之间主要的难点是“三个T:台湾(Taiwan)、西藏(Tibet)、贸易(Trade)”,但现在这3个T的分量在逐渐下降,其他方面的因素开始上升。

        拉塞尔便明确指出,美国将在这次会议上提及南海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以及人权问题。

        近段时间,美国多次对中国在南海岛屿的岛礁建设指手画脚,声称要进入南海岛礁12海里水域。同时更加明确地拉拢菲律宾、越南等国,力图在与中国进行博弈,南海议题在最近几个月急剧升温。

        美国媒体多次将国内网络安全议题的矛头指向中国,声称中国政府是所谓“幕后凶手”。中国外交部曾多次对此予以驳斥。

        同时,美国国内多位重量级官员与学者对近期大量发表对中国政府的不信任言论,从“中国威胁论”到所谓“中国崩溃论”不一而足,甚至西方媒体声称,中美关系近期遭遇“寒流”。

        赵干城表示,在这些新的不断上升的问题上,美国对华的根本性立场不会改变,中美双方的冲突也日益明显。中美矛盾是主流,还是共识是主流,双方都没有确定下来。

双方又怎样看彼此的分歧?

        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中美双方似乎都有“管控分歧”的共识,不让个别议题裹挟中美合作的大趋势。随着本轮对话日益临近,中美双方的高层频频发声,扭转外界对中美分歧扩大化的认知。

        16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是这样说的:中美各层次各领域交流不断密切,利益日趋融合,两国是合作伙伴,不是竞争对手,更不是敌手。中美关系已经构建了相当深厚的社会基础,希望各方都能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中美关系包括存在的分歧。王毅强调,当前重要的是增进战略层面的互信,减少不必要的猜忌,对中美关系的未来保持积极的预期。

        19日,郑泽光是这样说的:中方历来主张,双方应该从大处着眼,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采取对话协商的方式妥善处理分歧。只有这样,中美关系才能避免受到大的干扰,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也是这样说的:美国方面应正确看待和适应中国的发展,摒弃冷战思维,真正欢迎中国的发展壮大和成功,在中国的发展中找到合作机遇,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防范、遏制中国上。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能有任何战略误判。

        同一天,拉塞尔是这样说的:南海问题不是中美之间根本性的问题,这是中国与其他声索国之间的问题。也是这样说的:美国不仅欢迎中国融入世界,同时帮助了中国融入世界。同时还是这样说的:中国正在应对埃博拉、阿富汗等议题上做出超越国界范围外的积极影响,美国对此表示欢迎。

        宋国友说,这次对话的一大重要作用就是管控彼此的分歧,避免中美在南海的分歧影响习奥会,以及中美互信的基础。

        “我们一直都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同时参与到全球体系中。中美之间拥有十分复杂、意义深远的关系。一些问题上我们并非总是看法一致,但全球的挑战要求我们进行合作。”拉塞尔说,“我们通过共同商讨、共同合作克服我们的分歧。在一些目前不能解决的分歧上,我们尝试进行管控,这就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意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