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0后和妈妈一起看《奇葩说》是怎样的体验

王彪彪
2015-07-13 18:08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看完这几期《奇葩说》,我决定去想静静。

这里的静静不是那个她,而是我准备在文末安利的优酷土豆制作发行的文化类视频——“理想国”系列节目。

爱奇艺的自制水平在诸多视频网站中算得上是“业界良心”,懂得网友的口味,抓住网友的胃口。即便他们早早喊出了“台网联动”的口号,但身体上却诚实地挣脱了电视台的枷锁,一手承包起自制综艺的制作与发行。作为“纯网综艺”(想知道其高端深奥有内涵的解释请移步各类爱奇艺新闻通稿)口号下的栏目,《奇葩说》算的上是一个成功的节目。

这档节目的确有很多创新点:把向来严肃的辩论演变成一场热热闹闹的综艺,把身穿西装一脸严肃的马东进化成了一枚优质毒舌段子手,请到了《康熙来了》的蔡康永因此整个节目也都沾染些台湾综艺的调调,以及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包容性——出身各异性格迥异的素人选手们个个身怀绝技,他们在奇葩说的舞台上和(si)谐(bi)共生。

高流量的点击率、破亿的赞助费、更精心装饰的舞台、更流畅娴熟的快镜头、更有争议的话题,第二季回归的《奇葩说》,似乎更懂得了互联网下小鲜肉小鲜花们的“说话之道”。较之第一季,第二季有着几处鲜明的改变。

一是评委更改,由最近常驻微博热搜榜的金星代替了高晓松老师。看了前几期的节目,只能说星姐表现乏善可陈,较之其独挑大梁的《金星秀》,无论是逻辑观点还是王牌毒舌,都少了些发挥的空间。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在一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选手中,星姐常煲的那碗循循善诱有理有据的鸡汤就没这么抢镜了。

其二,是选题变化。更偏向于两性感情生活的选题,带来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全场此起彼伏的“哔哔哔哔哔”和谐声。(内心os:乃们是有多想听哔哔声!推荐台湾最受欢迎的谢金燕姐姐的这首《哔哔哔》)

尽管两性话题是搏头条的利器,可在第一季中我们看到依旧有很多话题保持着社会性与娱乐性的统一。要大城市的床还是小城市的房?份子钱应不应该被消灭?是否靠着潜规则成功?等等……第二季截止至目前始终围绕“恋爱、出轨、离婚”进行讨论,目测这是要将广大单身狗排除在节目之外的节奏啊!!!!!!!!!!(编者注:最近节目有讨论如果末日就要来临,要不要告知民众)

《奇葩说》曾用一句“40岁以上的观众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来彰显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于是,作为一个标准、典型的90后拉着我妈看了一集——选择伴侣是要选恋爱经验少的还是恋爱经验多的?

即便是90后,我也是过了那种装一脸傻萌假正经、看不得节操掉下的害羞捂脸年纪了;即便是60后,我妈喜欢看跑男看那些抛头颅洒狗血的青春片,李光洙是她最爱的爱豆。即便在我们的娱乐审美差距很小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不能在《奇葩说》里找到共鸣。

天呐!看《奇葩说》莫名有一种“明明自己在看美剧,可是爹妈以为你在看A片!”的代入感啊!!

背后嗖嗖的冷风,大概是我妈那充满着不屑的眼神在睥睨我吧……

妈,你听我说!

妈!!!

我真的不是好这口的!!!!!

不是你想的那样!!!!

选题的变化,带来的是讨论内容中无法避免的“太过成人、太偏私密、太公开性爱”的现象,同时,时时响起的“哔”声也无法避免地影响到我正常的观看。

诚然,综上所述的都是我个人主观感受,但是新媒体给予我们的自由、独立、前卫和个性化,不仅仅是用来编段子、神补刀、爆粗口。我也欣赏《奇葩说》大部分选手的思辨能力,但尺度太大搞不好就变成了插科打诨。

我关掉了《奇葩说》,打开了对手家自制的另一风格的节目——《一千零一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