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评论|美术生为什么就业难?

郭亮
2015-07-11 12:48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美术专业为什么连续多年被列入就业最难的“红牌”专业?原因恐怕在于过度膨胀,违背规律的艺考浪潮在一部分程度上导致了行业就业自身的危机,严重的供大于求和无法提供优良的行业训练以及训练的最终结果——毕业生。

一天考试时间近8个小时,疲惫的学生在画板前打着哈欠。CFP 资料

在多年教学中,曾不断地遇到学习视觉艺术专业的同学问及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否可以找到“好”的工作?面对这些进入大学学习,充满稚气与朝气的莘莘学子,他们对未来的彷徨和对专业前景的不确定一次又一次地促使我开始反思。严格地说,似乎并不存在绝对不“好”的学科专业,社会发展的多元和丰富性也应该是各种专业可以得以施展的舞台。不过根据教育部2014年所公布十五个就业最难的专业之中,还是发现了涉及专业的踪影——例如艺术设计与动画。

无可否认的是,专业选择是即将进入大学学习之前需要做出的关键判断,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深深地知晓专业的重要性,不慎的选择就有可能造成大学四年的时间、精力、投入和情感的挫败,现实情况是否有如此严重呢?

专业不同所造成的差异可以从《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获得一些参考:“报告显示,游戏策划一职毕业半年后收入最高,平均月薪5273元,内科医生月薪不足3000元垫底。毕业三年后,互联网相关职业仍为高薪,低收入中教师、行政的占八成。”而能够看到的被“强调”的方面还包括:“美术学专业连续成为‘红牌’专业”,所谓“红牌专业”按照给出的解释则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

专业的优劣论与进入何种专业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仅是学生自己的选择,而四年学习之后的去向则更是令诸多毕业生无法释怀的问题。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期间,美术专业的毕业生通常会选择高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为职业取向,当时的情况是由于招生人数限制,毕业的竞争相对较少。其他的就业机构还包括新闻单位、博物馆或美术馆、出版社等,只有少部分毕业生愿意从事广告、建筑类公司甚至自己创业。

而到今天,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出现了新的变化,不过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至少自2011年以来,美术学以及相关的专业都被列为难以就业的专业,失业率达到了15.6%。其中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越来越多的考生为了“考上”大学,而选择了文化课相对要求低的艺考。此外,除了美术学院外,一些理工类、综合大学也几乎全都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队伍。专业的扩张程度,让越来越多的艺术生看到进入大学的希望。

中国美术学院阅卷教师正在给考生试卷评分。CFP 资料

考前突击专业课成为极为普遍的现象,也致使许多对美术毫无兴趣的学生,为了得以进入大学不得不开始三个月到半年左右的突击训练,也有相当多的类似学生顺利通过了考试,进入了各类学校开始大学生涯,然而,危机是否得到了解决?

据近年的相关统计,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后,艺考生挤过“独木桥”进了大学,但当毕业时,却发现没有太多的相关工作在等着他们,毕业改行的学生不胜枚举,甚至有七成艺考毕业生选择了改行,从事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职业生涯,有的自主创业,例如开淘宝店等等。这样的形式不仅仅影响到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也具有类似的态势,笔者了解到前几年就有美术学的研究生在毕业后选择了从事物流行业。在国内盲目无序、目的就是为了上学而上学的艺考大潮之外,还有一些内在的原因,美国学者拉尔夫·史密斯曾列举过一份《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艺术教学大纲》具有启发性:

它的总体目的是要通过作为人文学的艺术概念和技能,形成一种感受和欣赏艺术审美性质的倾向。其中有交流的艺术(包括语言、结构与特性)、传承的艺术、批评的艺术和创造与表演的艺术。

此份解决方案针对的是非功利化的艺术训练,与国内的艺考遵循目的优先论不一样,将对艺术的感受、交流和理解放在重要位置。史密斯强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初步接触、熟悉和感知艺术,到对艺术的历史意识,再到欣赏和评判艺术大师的杰作。这样的教学大纲着眼于所谓“素质教育”,与功利性的目的无关,旨在培养对艺术具有良好素养的公民,不管这些人在日后从事何种专业,投身于何种职业生涯。

我认为专业的学习与职业规划并非是一个零散的、互不相关的社会组成,而是系统性的内在生物链。恰恰是过度膨胀,违背规律的艺考浪潮在一部分程度上导致了行业就业自身的危机,严重的供大于求和无法提供优良的行业训练以及训练的最终结果——毕业生,是致使其被连续多年列入“红牌”专业的重要原因。行业具有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易观察得到的潜在法则,一旦其中的一个因素发生变异,就将导致整体系统的紊乱并带来非良性的结果,正如我们上述所观察得到的状况。

史密斯认为:一旦艺术教育被视为一门人文学科或者列维所说的人文教育,一旦艺术教师的培训获得它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一旦公众认识到艺术学习是重要的、需要严格的知觉和心理活动的参与,艺术专业就会得到比现在更多的支持,正如艺术品呈现和再现人的各种不同可能性一样,艺术作为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不能控制它,但可以尽最大的努力使它变得更加美好……

我的一位研究生在考博未果后,即将投身于画廊的工作,也许那里是可能真正发挥其才华的地方。在面对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彷徨时,是否会考虑到自己也是这个系统之中的一分子,理性地选择自身的专业与职业规划将是进入大学之前的必要攻略,需要更多地倾听自身的感受而非受制于投机主义心理。毕竟,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如果取巧于前就可能真正的失利在后。

(作者系上大美院副教授,本文原题为“美术毕业生的彷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