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谁来接盘中国养老:子女,养老院,还是智能机器人?

张祥龙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2015-07-13 15:17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北大的一对教授夫妇住进养老院,引起一些议论。这两位老人无儿女,年老需人照顾,时下雇个合用的家政人员又不容易,社区养老服务可能也不那么到位,其他亲属也指不上,就做了这样的选择。现代社会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有些人还是有失落感,觉得一位著名学者住进养老院似乎有点不对劲,可我们站在现代老人的立场上想一想,好像做这个选择是完全合理的。而且,就是有儿女的老人,现今也越来越多地选择养老院来度晚年了,你说哪里不正常了?儿女们都忙,有他们正在打拼的事业和小家庭,且平常大多就不与父母住在一起,让他们回来养老,那岂不是赶着鸭子上架,最后很可能两边都难受。君不见婆婆和儿媳妇现在已经更像天敌了?能出点养老费就已经很好了,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换取别人的养老服务嘛。

理论家们还会论证,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就是传统的家庭功能逐步由社会来承担,从子女养老转变到社会化养老,就像从农村生活转移到城市生活,不但是大势所趋,而且有其内在合理性。看人家美国欧洲,不是早就是这样啦。个人的独立自主比什么都重要。康有为一百多年前就在《大同书》里讲了,人类的进步,要从中国式的大家庭进到欧美的小家庭,再由这小家庭进到无家庭、全由社会来养后代及老人的大同社会。由此看来,传统的子女养老已经落后(中国起码早就进入小家庭时代了)、正在消失,由养老院养老怎么看都有理。

康有为著作《大同书》书影。

可是,中国有些人包括笔者还是跟不上这个时代精神,还是要对子女送父母进养老院、甚至一对老教授夫妇选择进养老院有些想法。

那些理论家们说得对吗?作为一种对现实的认定式辩护,是对的。人类正沿着西方的道路在进步着,最后的目标好像就是没有家庭――起码是没有我们认为的家庭――的社会。近些年又有了一项进步,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已经从法律上承认同性婚姻了。

但从人类的生活情理上讲,这种无须养老的进步好像也是一种退步,即从人退回到前人类的状态了。二十世纪人类学、灵长类学等学科的研究表明,人类是已知动物世界中唯一能明显养老的物种。离我们最近的灵长类表兄黑猩猩,与我们的基因只差百分之一点几,能使用初级的工具(简·古道尔<Jane Goodall>的这个发现曾震动了全球学术界),能学会键盘语言,有在镜子前的自身意识,能玩“黑猩猩的政治”,但就是不能养老。古道尔在野外长期观察的一头母黑猩猩芙洛,成功地养育了多个子女,但当她年老亟须帮助时,子女们无暇顾及,最后老芙洛死在河边,无猩理睬。这种无孝的行为方式从进化的角度是合理的,正在养育自己儿女的新一代父母如果将宝贵的精力和资源花在供养已经丧失健全生育功能的老一代身上,对整个种类的繁衍不利。但是,在人类这里,情况居然出现了反转,古人类不顾老人的无用而去养老,使得那些过了生育期很久的人还能活着。于是,人们才发现老人也有储藏有用信息的功用。不过,到了我们这个技术飞速进步的时代,老年人的记忆好像又无用了。

那么,我们就从人能直接理解的道理上讨论一下,子女该不该养老呢?照理说,去养那些养过你的老人是合理的,不去养那生我养我的人让我良心不安——这似乎还不只是中华文化这么主张,其他文化和民族的古老良知也都是这么看的。甚至西方文化之源的古希腊和希伯莱的经典,如《工作时日》和《旧约》,也认为不孝敬老人是恶行。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养老不只是对老人重要,对于子女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也是不可少的。老人从养老院得不到的,首先是子女亲情和共同记忆环绕的特殊照顾,而子女从不养老得到的是什么呢?

到了现代,西方个体主义(它也受到过基督新教的影响)大行其道,加上社会化和新技术的盛行,使得西方文化首先走上子女基本不养老的状况。哲学和伦理学的学者们(康德带头)还要为不养老辩护。他们说,父母没有得到子女同意就生下了他/她们,于是就有义务将子女养大到能独立;从这时起,大家就谁也不欠谁了。追随这种思路的鲁迅就说:父母由于性欲冲动怀上孩子,你就不仅必须好好将他/她们养大,而且要明白你这么做只是还债,对子女无恩可言,也不要想子女回报。

这笔账算得对吗?如果这样,除了利他主义者外,好像没有人还会去不经子女同意就生下他/她们吧。的确,在相信这么算账合理的人里边,生孩子的人是越来越少些了,同时也能满足性欲。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没能征得你同意――那时你外出了――的情况下,从你家的大火中救出了你的孩子们,你会认定自己不欠这个人的情,从而有道德义务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吗?生养儿女的恩情是不是与之相似、甚至比这个还大呢?

2015第十届中国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观展者正在体验升降式电动轮椅升降机。 澎湃资料

在现代这个个体主义和体制主义――它们相互需要――同样盛行的社会中,养老是不是有多种形式呢?当然,那是没有办法的。常回家看看是养老,过节和周末打电话、通Skype(网上视频)也算养老,至于为父母雇家政人员、网上为父母购物、替父母付养老院的费用,就更是实质性的养老了。甚至你事业有成,对父母也是一种精神养老。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要一个现代人事必躬亲,常年为父母穿衣做饭、煎药煮汤,是不是太过分了?的确还有这样的孝子孝女,但今天,在“孝治天下”早已被新文化批臭、被全球化埋葬的当代中国,这种亲身养老只是其中一种选择,而且是不常见的选择了。

我们甚至可以眺望到更加脱身体化的新养老方式,因为商业化的高科技总能配合社会进步的。轮椅、电梯、智能煮饭电器、电子测血压算什么,能够替儿女养老的机器人好像也在接近我们。可以设想,这种未来的机器人比雇来的活人更可靠、准确、有效率、绝对服从,甚至可以输入子女的语调、性格和记忆(当然是那样可爱的),引得老人开心。那时,如果子女能替父母、祖父母搞来这样的智能化机器人替身,就更是用创新来养老的模范了。

可是,那机器人想必很昂贵,而且越是复杂的高科技,维护起来就越麻烦,从长远看就越是脆弱。也就是说,你对它越是放心舒心,一旦出事,就越是危险。这机器人替身的智能太低,只会重复那几个记忆,会让老人厌倦;可智能高到能自主学习,总能创造些新玩艺儿让老人高兴,它对老人的态度说不定就会生变。万一它从奴隶变成主人怎么办?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养老从形式上让老人离子女更近,可在实质的意义上却离得更远。但是,谁又能否认它在现代体制中的合理性呢?它不过是养老院的科技提升或“更高更快更强”嘛。

可问题还在于,如果如此养老可以,那么如此养儿不也可以吗?按康有为和其他进步主义者的逻辑,社会完全应该摆脱这些啰嗦难缠的亲子关系,让“养”变得全面社会化和高科技化。孩子一生下来就送育婴院,根本不知父母为谁,“父母”也不用操心儿女是谁,男女只是满足性欲和按计划甚至择优录取地生孩子就是了,其余时间统统用来创新发展和开发自身潜能,追求个体幸福。将来科技更高了,甚至生孩子这让女人难受、遗传问题难绝的事儿也可免了,就由人类再生产科研所和工厂来优化生育,不但能生产出更健康漂亮的新人,而且还要对现有人类――它形成于石器时代,按一些科学家的眼光已经落后了――进行基因层次改造,再升级换代,创造出“后人类”,也就是比我们这种人更高级的智能物种。那时,这超人物种就没有养老问题了,因为它们被设计和改进得就不会衰老,摆脱了我们这种现代智人的一系列缺陷。

好思考的读者们,你对这个人类灭亡或降级为现在黑猩猩地位的前景欢欣鼓舞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沿着现在这条进步无止境、科技永创新的道路走下去吧;如果不喜欢这个前景,那么你觉得哪里是该收手或不再进步的界线呢?

以前的人老了,就在家庭内或子女亲属的照顾下养老,在亲人环绕中离去;现在的人老了,就越来越趋向在养老院养老,临终关怀送终;将来的人老了,可能要在越来越高的高科技服务或智能机器人手中养老和去世;再后来,“人”就不会老了;再再后来,就没有人了,只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