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何让城市不再“雨中看海”?江苏率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实习生 王舒窈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袁杰
2015-07-17 07:31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一逢暴雨天,便开启“看海模式”,机动车集体变身“摆渡船”,在积水路段“赛龙舟”……这一系列困扰民众的城市内涝现象,今后在江苏也许将不再频繁出现了。

近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检索发现,江苏省也因此成为全国率先发文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省份。

实际上,在今年4月,国家财政部公示了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江苏省镇江市成为16个国家试点之一,未来3年该市将获得12亿专项补贴资金的扶持。

那么,什么是“海绵城市”呢?

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一块海绵,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概念图

澎湃新闻从江苏省住建厅出台的《意见》中了解到,海绵城市的建设有独特的背景和意义。

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偏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等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最大程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从而实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的综合提升、径流污染的有效削减、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根据该《意见》,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将集中在海绵型公共设施和社区建设上,包括: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雨水吸纳能力、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海绵型道路和广场建设、海绵型住区建设、公共项目的海绵体建设、提高城市排水系统能力等。

江苏镇江市金山湖路海绵城市试点工程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段进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海绵城市更多的是一种对待城市建设的理念,即注重人与自然的契合。“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让大众认识到原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段进教授说,对于已经建成的老城区,若要进行海绵城市的改造,技术难度和成本都很高,因此,可把重点放在新城区来实施,比如,设计可将雨水渗透到地下的道路排水系统,打造以自然方式进行水土渗透、而非传统硬质驳岸的公园水景观,等等。

另外,段进表示,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角度来看,“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是一套系统性工程。仅有绿化还不够,海绵城市的生态系统还应该包含水系、植被覆盖、通风廊道、城市组团隔离等一系列要素的配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