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湖南演员拉横幅讨薪背后:国家级“非遗”花鼓戏传承断代之困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蒋格伟
2015-07-20 15:21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7月17日,衡南县花鼓戏团下乡演出。 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7月1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独家报道了湖南省衡南县花鼓戏团演员汇演过程中扯横幅讨薪一事,引发舆论关注。

报道刊发后,衡南县官方与戏团演员在“台下”依旧打起了嘴架。官方称“18年未发工资的说法不妥当”,“改制后(演员)不愿回公司上班”,而戏团演员反驳称“愿意上班,可是没班可上”。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怎样才能传承下去?”在益阳市资阳区花鼓戏剧团原团长王剑雄看来,衡南县花鼓戏团被拖欠18年工资,只是目前湖南花鼓戏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

“让花鼓戏走市场化,走一个死一个。”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艺术室主任银铮铮告诉澎湃新闻,目前花鼓戏市场一般由“政府买单,百姓看戏”,商业性的演出很少,生存难度太大。

戏团演员,曾经光鲜又收入高

7月9日,衡南县花鼓戏团演员在衡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文明创建美丽衡阳”戏曲汇演过程中,突然从道具箱中扯出两条横幅维权讨薪。

现场视频显示,横幅上写着“十八年不发我们一分钱,我们要生存,要吃饭”等维权标语。据戏团演员唐嘉国介绍,此前他们曾多次讨薪无果,被逼无奈之下才想出了这个办法。

针对戏团维权行为,衡南县委宣传部一名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确有18年没有发放工资,但是这些员工也18年没在戏团上班。”

此后,衡南县官方回应“18年未发工资的说法并不妥当”、“改制后(演员)不愿回公司上班”。

就官方的回应,多名戏团演员表示了不满。

“最后一次从戏团领到的工资条还是1996年,那时一个月是295元,之后就没有领过工资。”唐嘉国称,“从1997年到2015年难道不是18年?连工资卡都没有,这18年谁发过一分钱工资给我们?”

唐称,叫演员去上班的前提是“有班可上”,而从衡南县花鼓戏团改名成衡州花鼓剧团演艺公司,事实上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场地、没有道具、没有具体负责人,甚至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都没有,叫我们怎么去上班?”

刘力武等演员们说,在过去的18年里,戏团一直在维权,为了工资的事每年都会去文化部门上访几次,但每次被“画饼”而不了了之。

“(汇演途中罢演讨薪)没有人组织,就是大伙儿一起商量出来的结果。”刘力武说,此次别出心裁的维权是大伙儿商量的“计策”,“估计代理团长会反对,我们的行动都是瞒着团长的。大家自己制作了横幅,偷偷放在道具箱里。”

刘力武表示,媒体报道戏团维权事件后,官方两次找到戏团,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令戏团满意的结果。

“7月17日,宣传部和文广新局,还有一个县里主管财政的副县长找到戏团协商,但这次并没有什么实质的进展。”刘力武告诉澎湃新闻,这次副县长表示愿意把每年送戏下乡的100场给戏团表演,但表示18年的工资解决可能有困难。

7月19日下午4点,衡南县文广新局和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再次召集戏团代表召开意见听取会。“这次主要说到的是工资问题,到会的负责人表示,愿意逐级汇报,争取解决。”刘力武说。

其实,时光倒回20年,花鼓戏团演员曾是一份令人艳羡的职业。

唐嘉国介绍,原衡南县花鼓戏团演员属于差额拨款的事业编制,1996年以前,戏团的演员在外人看来是一份光鲜又收入较高的职业,而衡南县花鼓戏团则是原衡阳地区颇具实力的一个戏班子,“在衡阳乃至省内的花鼓戏比赛,团里总能揽得大奖。”

官员不敢操办红白喜事,生意雪上加霜

18年工资没拿到,可生活还得继续。唐嘉国说,澎湃新闻报道的第二天,戏团正在衡南县城郊演出,“一个当地老板的母亲80岁生日,请戏班的人过来演三场戏。”

唐嘉国介绍,3场戏跨时两天:16日下午戏班过来了20多个人,搭戏台、化妆后,第一场从晚上7点唱到12点散场,“每个人大概可以挣到100元。”

唐嘉国,1976年出生,1992年入团,是剧团的鼓手。他称,自己一生最珍贵的青春岁月已经奉献给花鼓戏,“因为喜欢,才选择的这个职业,尽管这些年过得很艰辛,但不后悔。”

唐嘉国回忆,从1997年开始,剧团就没有再发过工资;没有工资,剧团自己组成小分队到全省各地找戏唱,一场戏每个到场的演员分得100元左右。

“因为花鼓戏市场现在主要在农村。确切地说就是那些乡、村干部家里红白喜事时会请戏团去热闹一下,而现在当官的都怕查,不敢再大肆操办红白喜事了,戏团的生意更是雪上加霜,差了很多。”唐嘉国称。

让唐嘉国难以启齿的是,因为没有固定的工资,家里日子过得很紧巴,“有一年,老婆生小孩,医院需要800元入院,家里全部搜集起来才500元,说了好话才办理入院手续。”

“改行很难,学花鼓戏没有10到15年的功夫上不了台。”刘力武一度想改行,但10岁就开始唱戏,已经离不开了。

“花鼓戏的市场还在急剧减小。”对于未来,刘力武和唐嘉国有着相同的认知,“文化多元化后,花鼓戏的地位早已动摇,现在在城里基本没有了市场,剩下的就是农村里的老人喜欢。”

“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容易。”唐嘉国一度想转行,离开了剧团几天,想去找一份体力活补贴家用,但最后还是回到了剧团,“听到锣鼓声就按捺不住了,唱戏的人就这样,哪里有锣鼓声,哪里就是戏台,所谓‘人不亲,锣鼓亲’。”

从万人到百人,花鼓戏一直在萎缩

资料显示,花鼓戏是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 湖北 、安徽等省。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它源自湘南民歌发展而成,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等,深受全国各地人民所喜爱。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益阳市资阳区花鼓戏剧团原团长王剑雄,这位从事30年花鼓戏表演的益阳市“戏花”担心的是,花鼓戏的传承问题。

“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的名篇《刘海砍樵》在湖南甚至全国家喻户晓,但事实上,花鼓戏正在步入衰退之路。”王剑雄向澎湃新闻介绍,花鼓戏的衰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大气候的变化,文化多元化后,花鼓戏的霸主地位已经变化,甚至边缘化,“城里人基本不看,只剩下了农村消费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喜欢”;二,2012年湖南的文化体制改革后,并没有真正处理好花鼓戏的生存问题;三,政府热衷于GDP,冷淡文化传承。

《非遗保护与湖南花鼓戏研究》的作者,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朱咏北告诉澎湃新闻,花鼓戏传承现状不容乐观,观众对于戏曲艺术情感不断淡化,戏曲编创队伍萧条。

朱咏北介绍,20世纪80年代湖南有花鼓戏剧团70多个,到现在只有20多个了,由于得不到资金的支持,一些坚持排练演出的剧团正在为生计苦苦挣扎。而且老一辈戏剧家相继过世,一些好的演员转业,湖南全省从事花鼓戏表演的人员从上万人锐减到数百人,传统剧目也只剩下几十部流传存世。

分析原因,朱咏北认为,观众的断代是当今湖南花鼓戏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此外,花鼓戏内容陈旧,与现代人的欣赏观念格格不入,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进一步导致人才断层,多数剧团还处于建立之初的管理模式中。

改革势在必行,阵痛也相伴而来。商业化、市场化成为近年来全国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方向,按照《湖南省文化厅深化直属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2年4月18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改名为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成为公益性保护机构。

让花鼓戏走市场化,走一个死一个

湖南花鼓戏如何传承发展,朱咏北经过长期调研后认为,没有观众就不会有戏曲,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懂戏的戏迷,这需要可以孕育它的土壤。

朱咏北说,可以通过送戏下乡、戏曲调演、节日庆贺、广场文艺乃至机关学校的艺术进校园活动营造氛围,提高人们对花鼓戏的了解程度和欣赏水平是花鼓戏得以顺利传承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为了让传承团队更具凝聚力,首要的任务是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朱咏北说,保护好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人,要把有卓越成就的老演员、中年演员、青年演员整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戏曲传承团队。

同时,加强湖南花鼓戏的理论研究,抢救、保护工作,逐一建立档案,制作规范的乐谱,对老艺人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进行录音、录像,加强湖南花鼓戏自身的创新,融入一些现代元素,创造更优秀的花鼓戏。

朱咏北认为,湖南花鼓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应在花鼓戏建设上以更多的经济资助改变保护资金严重缺乏的局面,在专业人才的吸引上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朱咏北总结,只有从花鼓戏自身及其生态环境中去寻找走出困境的突破口,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传承与保护原则,从花鼓戏的内容和形式,时代与历史等方面对其进行改革创新,才能让这一历史悠久的艺术持久地承续下去。

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艺术室主任银铮铮介绍,目前该中心以送戏下乡和重大演出为主,一般由“政府买单,百姓看戏”,商业性的演出很少,难度太大。

她解释,花鼓戏还处于转型的初级阶段,对应的观众是低收入、年纪稍年长的人群,甚至让他们花几十块钱来看戏都很难,这种现状和市场化是矛盾的。

“让花鼓戏走市场化,走一个死一个。” 对此,银铮铮显得比较悲观。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