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教小学生哲学,我们准备好了吗?

蔡志栋 /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2015-07-24 09:53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哲学是反思性思维的展开。哲学必修课的设计不仅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挑战,而且也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要求。东方IC 资料

近日澎湃新闻报道了扬州某小学开设哲学必修课的新闻。似乎和打击专车的新闻的反应相反,这个新闻后面的跟帖,肯定性的居多。从中可以看出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哲学的隐秘热衷,以及对于祖国的花朵义无反顾的爱护。后者的表现,还在于高考期间众多家长齐心协力将考场周边道路封闭的作为上:这是题外话,对不起,我跑题了。——可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在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哲学之前,就忙着开设哲学课,而且是必修课,是不是令人担心?更加令我担心的是,如果多年之后,这个学校的学生进入我所在的哲学系学习,老师一开口,他就匆忙打断:老师,你说错了,哲学不是这样的。那真叫我这个哲学科班出身的人情何以堪!

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是不是那个新闻报道里面副校长所说的“人学”?是不是那个新闻后面跟帖中所说的“哲理”?是不是很容易与之混淆的思想品德课?还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

老实说,作为哲学系的老师,自己研究这个行当也将近二十年,可是,我最怕被问的问题之一,就是“什么是哲学?”之所以怕被问,一个原因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实在太多。而作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他必然是特立独行的,也就是说,他有着自己对于哲学的理解,甚至创立哲学体系。而对他的哲学观或者哲学体系,其他人完全可以不同意。在我看来,与其纠缠于什么是哲学,不如埋头耕耘,自己去构建一个哲学系统,或者,至少,写一篇漂亮的哲学论文。问题的麻烦在于,我不能将这个要求运用到那所小学的师生身上。那样是不人道的。

还是说说我对哲学的理解吧。有一种说法是,哲学就是对宇宙和人生根本原理的洞察。我表示同意。这种说法是经过我用现代话语转化的;用哲学的行话(一种学术化的“黑话”)来说,哲学就是对“性与天道根本原理的洞察”。这话要是让近日在网上很热的某位大学副校长看到,估计又要说是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腐蚀了。可是,这种说法恰恰是最富中国传统哲学特色的。“性”,不是令人谈虎色变的那个玩意儿,不是sex,而是nature,essence,或者existence,指的是人之性;天道,更加叫人头疼:是不是梁山上高举的大旗“替天行道”的天道?有点沾边,但主要指的是宇宙的原理。

那么,问题来了。显然,生物课、甚至生理课对人性的理解更加科学;物理课、化学课,在小学是自然课,对宇宙的阐释更加准确。在现代科学成果泛滥的背景下,哲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如果说这个问题在大学是一个需要搁置的问题,不可问,否则很多人要没饭吃;那么,在扬州那所开设哲学必修课的小学,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或许有人可以说,我们探讨的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原理,而不是具体的、表面化的知识。即便我们关于人、物理、化学、自然的知识掌握得丰富到五车的程度,我们还是需要探查根本原理。而这就是哲学的任务。可是,如果我告诉你研究哲学的老师有一部分恰恰是因为学不好自然科学才干的这行,你是不是会觉得“干一行毁一行”的现象在哲学界也出现了?我还是赶紧闭嘴的好。

即便我们承认哲学和科学不同,后者讨论知识,前者讨论原理,还是有问题存在。要知道,冥王星最近才传回她的第一张玉照。换而言之,在此之前,她长得什么样我们都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宇宙的根本原理,是不是有点可笑?

那所小学首先把“人”当做哲学课讨论的主题。按照上面我对哲学的理解,这个主题还是相当契合的。但那则新闻后面的跟帖便说:小学生的人生还刚刚开始,让他们来讨论人生,难免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

可是,这至多只是一面之词。试问,没有看到照片就不能知道本质吗?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发现再多的星球也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个事实;唯心主义却相反,他们会说是人发现了星球,所以精神还是很伟大的,应该是第一性的……

人生才刚刚开始就不能讨论人生吗?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都希望回归童年,因为据说童年才有人生的真谛。——可是,又有人说,同样一句话,从儿童嘴巴里说出来和从老人嘴巴里说出来,意义是不一样的。说这句话的是哲学界大佬黑格尔。意思是,儿童当然是我们向往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话就是有意义的。别以为所有的小学生都是《大圣归来》里的江流儿,是唐僧的转世。

越说越玄,越说越多,越说越烦……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繁琐、辩驳之中,凸显了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反思性思维的展开。

那么,何谓反思性思维?——很好,你的提问本身就已经表明你学到了反思性思维,学到了哲学的真谛。

反思性思维的初步,首先是正确思维。那就是遵守基本的逻辑规则,最起码是形式逻辑的规则。我不想在这里上形式逻辑的课,但必须指出形式逻辑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

反思性思维的第二步,就是创新思维。思维,自然需要“思”。不要以为所有的人都会思维。从某种角度看,听话的孩子的思维如果不是没有,至少是消极的、迟钝的,甚至缺席的。

创新思维的一个表现就是思想的交锋,不同观点的争鸣。但这还不够。作为哲学思维,每个人除了要说出自己的观点之外,还要论证。从这个角度看,扬州的那所小学将哲学课设置成讨论课,的确抓住了哲学的根本。

反思性思维的第三步,就是批判性思维。其实批评已经包含在创新之中,但由于它的特殊性,所以应该特意点出。当学生们从各个角度替老师的观点做辩护时,从“各个角度”的角度看,他们是在创新;但是,从“辩护”的角度看,他们还是在重复。说得严重一点,还是在老师这个权威的巨大身影之下。从这个角度看,那则新闻中,当有学生被问“什么是幸福?”回答“幸福就是不被老师训”时,这个学生的哲学思维彰显了。他说出了心里话,挑战了老师。

可是,接下来会怎么样?由于是在公开课上,学生这么说,老师即便心中不悦,也不敢当场发作;如果没有记者在场呢?很不幸,笔者小学时候也曾经被要求说出班主任老师的某些不足,当我老实汇报之后,被穿了一学期的小鞋。后来,幸运的是,我升初中了。那段时间的经历现在想起来我还记忆幽深。注意,是幽深。

看来,哲学必修课的设计不仅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挑战,而且也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要求。我相信新时代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他们本来就是反叛的一代;但我对老师的哲学能力表示质疑。严重的质疑。以人生课为例,老师能否一方面在基本的思维上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在基本的道理上规范学生?这些任务绝非小菜一碟。先不说具体内容,在形式上,老师要知道、在极端的时间内知道学生的思维哪里出错了,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那样思考是不对的,这样的老师如果不经过辩论队的训练,似乎很难上岗。

如果从内容的角度看,情况更加复杂。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价值观上,这是一个“诸神之争”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各擅胜场,令人眼花缭乱。每个人都怀抱着一个甚至多个以度过这个艰难的人生。面对这种情形,老师如何上好人生哲学课?我想大概有两种方案:

一种方案,让学生自己讨论,老师不作具体的结论。这样做的好处是,展现各种观点,让原先处于某种观点之中不知其他立场的学生打开眼界,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对自己原先的立场产生反思,甚至怀疑,直至修正。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这么做可能让学生原来清楚的问题反而糊涂了。多元化的局面是不是好事,莫衷一是。多元化可能沦为相对主义,走向虚无主义的深渊。

另一种方案,我相信老师们也会采取的,即,提出最终的正确答案。好处自然是暂时统一了思想,避免了虚无。但是,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元论如何具有说服力?如何避免权威主义?注意,这些术语当然是行话,是费解的,但基本意思是,我担心在有正确答案的背景下,哲学课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效果是否会打折扣?是否会培养新时代的、被哲学思维武装好了、更加咄咄逼人的“做戏的虚无党”?从思想史上看,这种担心绝非杞人忧天。

总而言之,哲学成为小学生的必修课,这是好事;如何上好哲学课,这是难事。

我们准备好了吗?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