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儿科医生资格放宽不得

2015-08-01 19:53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2015年7月27日,国家卫计委通知,考生没有达到医师资格考试的合格线,可以通过加试儿科或者院前急救取得加分,获取执业医师证书。代价是在将来注册的时候只能注册为跟加试学科一致的专业。

目前,医师资格考试的全国通过率不到30%,执业医师证书由此也成了含金量最高的证书之一。考试政策隔几年会有一些调整,但保持相对稳定,在实践技能考试结束以后、笔试之前突然推出新政策的情况很少发生。国家卫计委如此急迫,是因为儿科、院前急救专业的从业人员青黄不接、流失严重,亟需补充新生力量。

实际上,医学的紧缺专业还远不止这些,病理、麻醉等专业也相当紧俏。儿科医生紧缺的形成,有历史因素,如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让儿科的病人来源急剧缩减,许多医院的儿科都缩小了规模,医生纷纷改行,医科院校的儿科专业也停办,儿科在综合性医院中的地位大大下降。随着一轮生育小高峰的到来和计生政策的调整,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就凸显出来。

当然,儿科收入低、风险大是目前的主要矛盾。按照目前在各医院普遍实行的薪酬体制,儿科由于用药少、检查少等特点,在利益分配上明显处于不利位置。

但是,儿科是古已有之的分科,有很强的专业性,不能通过牺牲质量来换取数量,和其他专业一样,也必须高门槛。一方面,上亿儿童的健康有赖于一支高水平的儿科医生队伍来保证;另一方面,儿科专业应有的尊严和声誉要好好维护。

加分之路走不通,几乎是舆论共识。之所以如此被动,可能和前些年卫生主管部门未能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安排有关。如果卫生部门能对人口政策的影响做出准确研判,能对儿童数量的增减更加敏感,应该就不会遭遇当前的尴尬状况;如果医科院校的儿科专业能再早一点恢复,如果能对医院关闭缩减儿科的举动有所警觉,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惊慌失措。

卫生部门还应该认识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接下来,如果二孩全面放开,对儿科医生的需求短期可能还会上升。该怎么应对?之后的生育率是什么趋势?对儿科医生的长期需求又是怎样?这些都需要通盘考虑。

当前,应下大力气从制度上解决医学各学科不平衡发展的问题,让医院从根本上转变经济效益挂帅的发展模式。从应急措施来讲,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儿科进行专项补贴,改变儿科医生风险大、劳动强度大而报酬低等所得与付出不匹配的现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