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史家之眼︱哪些名角演绎过花木兰?梅兰芳周恩来常香玉……

澎湃新闻记者 石伟杰
2015-08-12 14:4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编者按】

花木兰的故事,中国人耳熟能详,但木兰故事涉及到的《木兰诗》、木兰的籍贯与姓氏,或许我们一下子就说不上来了。古往今来,木兰形象经过诸多名角的演绎,哪位塑造的花木兰最令人印象深刻呢?借助《史家之眼》,本文将一一梳理这些细节。

《木兰诗》是唐人所作

唐长孺:《〈木兰诗〉补证》,《江汉论坛》,1986年第9期

史学家唐长孺

大部分人对花木兰的认知或多或少来自于《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那么,这首诗究竟成于何时呢?著名学者唐长孺先生是这么说的:

《诗纪》谓《古文苑》作唐人木兰诗,不如说宋人刊行《古文苑》已以为唐人作。但宋人虽知其为唐人作,并未提出有力证据,逯氏以十二转勋为唐制,乃是确证。今就诗中用语,补举数证,以成唐人所作之说。

由此可见,唐先生认为,《木兰诗》是唐人所作。随后,唐先生举了以下几个例子:

1、“昨夜见军帖”中的“帖”,“作为一种文书形式在南北朝时罕见,而在唐代却普遍行用”。

2、“可汗大点兵” 中的“点兵”,是唐代征召入伍兵士的习用语,“但在前代却未见行用”。

3、“策勋十二转 ”的含义:据《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可知,“周、隋勋级并十一等,只有唐代十二等。唐代授勋一转为武骑尉,递加至十二转为上柱国。”而且,唐先生进一步说明,在隋代和唐初,上柱国是很难得的,但唐高宗以后,由于战事频繁,策勋也变得容易了。值得注意的是,唐先生随后声明道:“我当然不是说木兰真的获得上柱国高勋,只是说诗人叙木兰策勋十二转的时代背景应在高宗以后。”

4、“出门看火伴”,可不是我们现在的“伙伴”,唐代实行府兵制,“十人为火,火有长”,“火是生活组织,并非战斗单位,所以称为火,即因共同起火造饭之故”。因此《木兰诗》中的“火伴”,也就是同火的兵士。

结论部分,唐先生严谨地说道:我决不是说这些语辞只出现在唐代……本文只是说这些语辞在唐代普遍行用,而前代却未见或罕见。集中这些唐人习用语于一诗,多少反映这首诗的时代特征,更何况十二转勋乃是铁证……至于木兰故事究竟发生在何朝何代,乃另一问题,今不涉及。

正如唐长孺先生所说,“木兰故事究竟发生在何朝何代”是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依旧是众说纷纭。除了时代问题,木兰的故乡在哪里,也充满了争议。

木兰故里,在黄陂还是虞城?

易德生:《花木兰故里到底在哪里》,《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5期

该文作者指出:“明朝以来,木兰故里主要就有湖北黄陂说和河南虞城说。”作者认为,历史上地名和行政区划多有变化,但黄陂立木兰庙最早。

同时,作者将王增文的《〈木兰诗〉的产生时代、本事和作者考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和阎根齐、刘海燕的《从〈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论木兰身世、时代与故里》(《中原文物》,2003年第6期)两文当作“河南虞城说”的代表:“虞城说的关键证据如王文和阎文中所提到,即元代元统二 年(1334)在虞城所立的《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及碑文中的记载。”但“依据《太平寰宇记》,黄陂立木兰庙的时间要比金代泰和年间的木兰庙早近600年;如果按杜牧做诗的年代算,则要早近400年。就南宋方志而言,黄陂有木兰庙的记载,却不见木兰庙在河南的记载……南宋及南宋以前,没有木兰故里在 虞城的文献记载;南宋(或金代)以后以至明、清,只有碑文一条,可谓是孤证,而用孤证来当作关键证据是很不可靠的。”

武汉黄陂的木兰山风景区

所以,“从证据角度讲,黄陂的有关记载来源早并且多样化,有方志、诗歌、文集,还有众多碑刻实物及历代传说等,其证据明显要比河南的多并且早。”

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名人资源开发思路下,对名人故里的争夺,不仅仅是学术问题,也是地方利益问题。2007年,木兰传说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木兰传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单位为: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和河南省虞城县。

“花木兰故里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会一直争论下去。

木兰究竟姓什么?

邓万祥:《木兰究竟姓什么》,《广州日报》,2011年7月14日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现在对“花木兰”这个称呼习以为常了,但“《木兰诗》里对这位女主人公的身份并没有特意说明,只是用‘木兰’二字做了最简单不过的描述。其中,关于人物的姓名、出生、籍贯、家世等信息都未曾提及。《木兰诗》里的‘木兰’二字到底指的是姓木名兰,或是名字叫木兰,还是其他什么称谓呢?”

作者总结了木兰姓氏的三种主要说法。第一种说是姓“花”,流传也最广:

木兰姓“花”,此说始于明代。明末文学家徐渭在杂剧《四声猿》第三折《雌木兰》中,第一次给木兰冠以“花”姓,戏中唱道:“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作品中,徐渭不仅将木兰本人交代得一清二楚,连家庭成员的情况也介绍得非常详尽,父亲花弧,母亲姓袁,“当户理红妆”的阿姊称为花木莲,“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小弟则叫花雄。

第二种说是姓“朱”,证据是《黄陂县志》的记载以及明代焦绂在《焦氏笔乘》中的说法。

第三种说法是姓“魏”,证据来源于河南虞城县营廓镇内的两通古碑刻: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碑、清代《孝烈将军祠辩误正名记》碑。

你看,在姓氏上,湖北黄陂和河南虞城再一次展开了争夺。

河南虞城的木兰祠

作者还提及了“韩”姓木兰、复姓“木兰”等说法,总之,“木兰究竟姓什么”仍然还是个未解之“谜”。

都有哪些名角演过花木兰?

陈国华:《花木兰舞台艺术的演变》,《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11月第13卷第6期

作者把花木兰舞台艺术的 演变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进行考察:明代、新民主主义时代、毛泽东时代和新时期。根据作者的行文顺序,将木兰的舞台艺术演变罗列如下:

明代徐渭的《雌木兰》。

1917年,梅兰芳的京剧《木兰从军》首演,1926年该剧被搬上银幕,这是花木兰的故事第一次被拍成电影。

1926年电影《木兰从军》

五四时期,邓颖超、周恩来等在舞台上演出了话剧《花木兰》。

1939年,欧阳予倩创编、导演的桂剧《木兰从军》上演。

1930年代,还有姚水娟出演的越剧《木兰代父从军》。

1951年,常香玉爱人陈宪章根据马少波编的《木兰从军》京剧剧本改编,形成了常香玉版的豫剧《花木兰》,被称为经典豫剧。常香玉的经典唱段“刘大哥讲的话理太偏……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男”广为人知。

1993年排演的龙江剧《木 兰传奇》是集白淑贤与龙江剧表演艺术之大成的扛鼎之作,1994年该剧被天津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推上银幕。

此外,作者还提及了李六乙创作的小剧场话剧《花木兰》、张扬和的校园小剧场话剧《花木兰》和河南省焦作市豫剧团演出的豫剧《花木兰》。

木兰故事流传甚广,除了舞台艺术,影视作品更是多有演绎。1998年,美国拍摄了动画片《木兰》,2004年拍了续集《木兰2》;2009年,赵薇等明星拍了真人电影《花木兰》;近日,3D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之花木兰》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可以说,在不同的时代、地域、文化环境里,木兰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象。

2009年电影《花木兰》

此外,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主演过歌剧《木兰诗篇》,该剧开创了“中国歌剧”模式,先后赴美国林肯艺术中心、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等世界级艺术殿堂演出,均引起轰动。

现在影视界人人都在谈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其实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或许更值得挖掘。这些故事家喻户晓,改编成电影后受众面广,就像这次《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故事,都乐意去看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