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万,医师资格考试要“降分录取”?

实习生 何生廷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刘楚
2015-08-06 09:19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上海市儿童医院,来自以色列的“小丑医生”当萨拉·穆罕马德为患儿表演魔术减压  贾亚男 澎湃资料

每天早上6点,南京市儿童医院的门诊挂号大厅内,早已人声鼎沸。为了挂到个别的专家号,一些外地患者的家长,甚至在前一天夜里便会“守候”。

儿童医院就医难,儿科医生短缺已成为社会一大难题。国家卫计委在7月27日下发的《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再次引起社会对儿科医生短缺问题的关注。

《通知》中指出,为缓解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自2015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

《通知》还指出,通过加试成绩才能合格的人员,其执业资格限定在院前急救、儿科。

“名为加分,实则降分录取”,这一政策,引发争议。

中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万

早上8点左右,南京市儿童医院的显示屏上,很多专家号早已无剩余,普通门诊号等候数已到一百多号。

在医院门诊二楼,20间门诊室门口总是有父母排队等候着,医生被六、七位等待看病的人包围着。

“等待了很久才拿到普通号。”刚从门诊室出来的许女士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这次虽然很早来排队,但还是没有挂上专家号。“主要是病人多、医生少。”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查阅2012年《中国卫生年鉴》得知,在2011年时,全国儿童医院数仅为79家,占医院总数的0.35% 。在全国分科执业医师构成中,儿科执业医师仅占医师执业类别的3.9%。

据新华网报道,2012年我国儿科医生每千人占有量为0.43位,参照美国每1000个儿童1.4558个儿科医生的比例,以此推算,中国儿科医师的短缺数至少达到20万。

“2014年我们每日平均门诊量在5000-6000人次。2015年最高一次达到了8700人次。”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庞芳对澎湃新闻说,华东地区多个城市的居民会选择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科医生的工作量确实大。

南京市儿童医院官网显示,年门诊量200万人次。在2013年12月,该院每天急诊、晚夜间门诊工作量均在1000人次以上。

高强度的工作量,收入与付出失衡,成为不少医生逃离儿科的原因。

儿科俗称“哑科”,给儿童看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上午8点开始上班,只有半小时的午饭时间可以休息。”南京市儿童医院的李医生说,刚要喝水休息会,外边又进来几名患者家长,工作量超负荷已是常态。

南方医科大学的一名临床专业的大三学生陈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他的班上45名同学,暂时没有人想当儿科医生。

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儿科医生短缺可能是因为绝大部分医学院校不设儿科学,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断层。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原目录进行修订,因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取消了儿科学专业。陈鹏说,现在儿科学只是他本科课程中的一门课,除非研究生阶段选择儿科专业。

降分录取真的是长久良策吗?

卫计委下发的《通知》,用意是“缓解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然而,不少人却持有怀疑态度:降分录取真的是长久良策,治本之道吗?

李清晨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也是网络红人。他在微博@李青臣 上说,儿科缺人已多年,正常人的解决思路无非是提高待遇吸引人才,但讨论了这么久,咱们国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居然是降低儿科医师的执业门槛,也就是说,本来无法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的差生,可以通过加试的分数取得儿科的执照!在儿科医患矛盾异常尖锐的当下,向外界传递的信号就是:儿科是劣等医生。

南方医科大学的副教授赖梅生也是持有反对意见。她在微博下方回复:不大幅提高儿科医生待遇,怎能吸引儿科医生,怎么留住儿科医生?

不少网友在评论时也表示,儿科医生降低门槛,会不会带来负面效应,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个人觉得,这样的通知对病人、医生,甚至整个行业都有不良影响。”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三年级学生曹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唯独对儿科降分,这对儿科医学的学生也是一种打击,会有一种“二等医生”的想法。这会不会导致儿科医生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无法保证,从而加剧医患关系紧张的态势。

也有专业人士认为,对急诊、儿科加试降分录取,实为“无奈之举”,是短期内解决医生短缺的一种有效做法,但也需要将降分的幅度控制在一定小范围内。“5分、10分并不出现太大的临床能力和技术水平差异”,但是却可以满足一些学生的从医意愿,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急诊、儿科人才紧缺的状况。

儿科医生“高风险”应与“高收入”相匹配

一时被质疑为对儿科专业人员变相降分录取,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否能够缓解当前儿科医生的短缺和提高未来儿科医生的供给?这是个疑问。

然而其短缺背后的逻辑更值得深思:什么才是导致儿科医生短缺的根本性原因?是否存在缓解儿科医生短缺的长久之策?

“政府的干预行为,采取降分录取确实会缓解儿科医生短缺的现状,不过这只能是短期的举措。”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徐彪对澎湃新闻说,此次“降分录取”对儿科专业的学生也是一种机会,这就说明社会缺少该方面的人才,不存在“低人一等”之说。

儿科医生承受着更大的风险,压力大,会导致部分医生选择逃离。然而“降分录取”确实会面临服务质量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需要做好后续的服务工作,进行一系列的后续培训的工作,以保证医务质量。”

“降低职业门槛的做法舍本逐末。”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朱凤梅著文称,但通过单独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来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也行不通,根本性出路是改变现行医疗卫生行业人事管制制度。

朱凤梅认为,让医生的价值回归,改变现行的体制是根本出路。儿科医生之所以短缺,一是由于儿科风险较高;二是目前的收入水平较低,体现不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公立医疗的现有体制下无法实现“高风险、高收益”,也就无法吸引人才。

“让医疗体制回归正常的供求关系,利用市场的淘汰机制,提高医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最终达到一种供需的动态均衡。这也是政府长期该努力的方向。”徐彪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