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髀设·展|从毕设到美国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亚特兰大环线

澎湃新闻记者 冯婧
2015-08-07 21:02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作者按】最早听说亚特兰大环线项目(Atlanta beltline)是在我做硕士毕设的时候。2011年的鹿特丹建筑电影节,邀请了Ryan Gravel来介绍他的毕业设计如何变成美国目前最大规模的城市更新项目。

对一些欧洲城市来说,亚特兰大正在建设的完备有轨电车系统、自行车系统、绿地公共空间等,都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Ryan的讲述中,我们听到了一个从“汽车主导”转向“以人为本”的城市改变的故事,走了弯路的美国城市正在改变,那我们的城市呢?

亚特兰大是美国乔治亚州的首府,这里曾举办过1996年奥运会。亚特兰大被称为美国十大富豪集聚地之一。在亚特兰大诞生的,不止有可口可乐,还有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2013年,亚特兰大被时代杂志评为美国富人最想创业的大城市。除了经济上的繁荣,正在进行的亚特兰大环线项目,正在逐步改善城市的环境,为这座城市吸引更多关注。

亚特兰大区域共有500多万人口,但市中心只占其人口十分之一,即50万。相比波士顿的19人每英亩、纽约的41人每英亩,亚特兰大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只有5.5人每英亩,可谓非常低。人口密度低也成为制约亚特兰大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

亚特兰大是一个内陆城市,没有海岸和港口。19世纪,随着美国的铁路发展,亚特兰大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

城市也修建了有轨电车,有轨电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大家坐着电车在城市中来来往往。亚特兰大有轨电车始于1871年,1949年被关闭。

1950年代,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的建设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匮乏、居住拥挤、住宅设施差等问题。

正在人们应对这些城市病的时候,汽车出现了。汽车不仅带来交通方式的变革,还塑造了中产阶级的美国梦:以纽约levittown为代表的郊区生活,以及车轮上的美好城市新生活(译者注:levittown纽约郊区的一个居住区,被认为是美国郊区住宅和郊区生活的经典案例。郊区生活代表着宽敞干净的房屋,有草坪花园,有中产阶级的邻居,母亲在家照顾孩子,父亲去城市工作)。美国式以汽车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就此开启。

汽车带来的新生活,由于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很长一段时间都显得非常成功,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Ryan的家庭也在1960年代搬到了亚特兰大,他的父亲在一个工程公司工作,设计水泵厂和污水处理厂。但在经济增长之外,这也带来了城市的蔓延式发展,造成新的城市病。

以汽车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影响了健康和文化认知

汽车被大规模使用之前,亚特兰大是混合功能的城市,不同功能混杂在市区,包括居住、工厂、商业、休闲娱乐餐饮、公园绿地等。城市也有多样的交通选择,包括火车、有轨电车、汽车、自行车、步行等。

1960年代开始,大家带着对汽车的美好憧憬,开始尝试汽车带来的新生活,于是汽车改变了城市格局。首先把工业区和机场,移到城市外围。 然后把住宅区也移到郊区,住宅区还会根据居民的收入分隔,形成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的隔离社区。居民住在郊区,但很多城市功能还在市中心。于是,如果要从家里出门办事,汽车就成了唯一的交通工具,大家无法依靠步行或公共交通抵达目的地,去任何地方都只能开车。

但久而久之,在亚特兰大,汽车主导的生活方式开始出现各种问题:除了交通堵塞,城市空间也不再有活力,不仅出现像底特律那样的城市中心衰败,一些城市郊区也受到影响。Ryan小时候去的郊区购物中心,现在几乎没什么店铺,空空荡荡。此外,还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社会隔离问题等。

城市病也会威胁人的健康。这种汽车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对美国的公共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开车去公园健身,并不是笑话,而是现实。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之外,城市的空间设计也在加剧公共健康的风险。比如肥胖,曾经儿童肥胖率只在一些州超过20%,而在2009年,所有的州都超过20%。2003年开始,美国成人的肥胖率保持在35%左右。

汽车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会改变人们对城市的文化认知。乔治亚有一个小镇叫Savannah。一次,Ryan和妹妹去了这个老城。妹妹问:Savannah有真正的城市吗? 作为城市研究者,在Ryan眼里,Savannah是传统欧洲老城和美国网格街区完美融合的小城,是美国为数不多的美丽小城。他感到很奇怪,妹妹为何会这么问?妹妹表示,我的意思是,这里有购物商场(Mall)吗。

Ryan自嘲:“很多像我这种在美国郊区长大的人,认为购物商场就是城市,认为买东西去购物商场就可以,不会想着去市中心(Down Town)逛街。直到我在乔治亚理工读书时,作为交换项目,在巴黎生活了一年。刚去巴黎几周,我就瘦了十几磅。

在巴黎,我可以走路或使用公交到任何地方,每天都在街边的杂货店(Grocery)买新鲜食物。巴黎的生活方式让我震撼。当回到亚特兰大,被堵在高速公路上时,我就想,什么时候亚特兰大能有巴黎的城市生活呢?”

改变的起点:毕业设计

Ryan从巴黎回来后,在1999年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亚特兰大环线。他研究了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城市的发展,亚特兰大有个特殊的环形铁路轨道,是当时的工业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由于工业区离开了市区,搬到高速公路附近,所以铁路就废弃了,但旧铁轨和旧工业区保留了下来。

Ryan说,解决城市蔓延带来的城市病,需要新思路。要想象一个新的城市,亚特兰大环线将改变我们对这个城市的看法。

Ryan的想法就是,把城市的废弃铁路连成一个35公里长的环线,把旧铁轨变成现代的轨道交通环线,不仅作为交通项目改造,还会改造沿线区域。环线沿途经过45个社区,10万居民步行可以到达环线,改造区域共计2000公顷。

改变的机遇

毕业后,Ryan去一家建筑公司工作。2000年的一天,他们做亚特兰大旧铁轨附近的一个项目时,讨论到停车场的摆放问题:是让停车场与旧铁轨完全分隔开,还是面向旧铁轨,让它有一天可能产生新的功能?

然后,Ryan想起了自己的毕设,他告诉同事关于亚特兰大环线的想法。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这么好的想法,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于是,大家写了一些信件,寄给了所有能想到的人:市长、交通官员等。

他们收到了一些回信,上面写着“祝你们好运”。同时,他们也得到了来自市议会交通部门的主管Cathy Woolard的积极回应。

这位女主管当时刚刚去参加了亚特兰大区的交通会议。会上大家问她,面对只有整个区域十分之一人口的亚特兰大市中心,打算如何发展这里的交通?她心里还没有答案。其他交通官员说的是,如何让居民住在郊区,让居民开车去城区上班,晚上开车回郊区。他们并未考虑那些住在市区里的居民,或使用轨道交通的居民——使用轨道交通的人,多数是没有车的低收入人群。那天的会议让她非常沮丧,当她回到办公室,发现桌子上放着那封关于亚特兰大环线的信。

她马上找来Ryan,表示非常喜欢这个想法,还建议去社区试试,看看大家怎么想。于是,亚特兰大环线的主意被拿到Cathy管辖的社区征求意见,出乎意料的是,居民非常喜欢这个想法。后来,Cathy成为了市议会的主席,环线的主意被正式提上了议程。

后来,这个主意得到了亚特兰大区域政府部门的关注。交通部门认为,这个简单的想法,能真正带动整个城市的交通发展,让成千上万的居民使用;而经济发展部门也发现,这是一次绝佳的发展机会,会带来很多商机。

从1999年毕设诞生开始,大概过了四五年时间,这个项目就从一个毕业设计,变成了现实的项目。现在,亚特兰大环线项目是目前美国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预计2030年完成,环线总长35公里,连接45个社区,改造面积1030公顷。未来的环线是一条多功能的轨道,不仅包括有轨电车的交通连接,还包括住宅、商业、公园、公共空间等。

城市的回应

在把自己的毕业设计变成现实的过程中,Ryan辗转了诸多职业,从建筑公司员工到非盈利机构的志愿者,到城市市政规划师,再到进入建筑公司perkins + will。他用15年的时间专注于亚特兰大环线项目。除了得到政府的支持,亚特兰大市民的支持,也在不断推动项目进程。

Ryan和同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与各种人的讨论沟通。

刚开始,他们主要与社区、开发商和环境学家进行沟通。而后加入者越来越多,其中包括:房屋机构、官员、学生、物理学家、自行车爱好者等。最有趣的是,当不同背景的人开始交流,就发现大家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如果大家联合起来,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原本的计划中,亚特兰大环线主要包括三部分:

1. 交通:轨道交通系统,提升自行车和步行系统

2. 经济发展:创造街道经济和步行社区

3. 绿色空间:增加公园

但在讨论沟通的过程中,大家收到了各种积极反馈:

公共土地信托(the trust for public land)说:“把公园的面积翻倍吧,增加1000公顷的公园。”

房屋部门说:“建造这个城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廉价住宅项目。”

艺术家说:“把环线变成公共艺术的展览场所。”

遗产保护部门说:“亚特兰大没有滨水空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植物部门说:“建个植物园吧,不仅为教育,也为了城市生态。”

最后,在环线的计划中,出现了很多当初完全没有设想到的新项目。当城市居民积极回应亚特兰大环线项目,环线就已不再是Ryan当年的毕业设计,大家把自己的生活和环线联系起来,把自己的想法放到环线里,环线最终呈现了居民自己的愿望。

现在的亚特兰大环线

Ryan一直强调,交通基础设施不仅是交通,还承载着一种生活方式。(It was more than infrastructure. It was a way of life.)当你在空间里建造了一条轨道,文化层面的轨道也会慢慢生长。

在追忆曾经的有轨电车主导的城市混合功能生活方式之时,亚特兰大环线也在试图解决因汽车主导发展产生的城市问题,利用旧铁轨和废弃的工业用地,建造现代的轨道交通和多样的城市空间,提升亚特兰大居民的生活品质。

Ryan本人就住在离环线不远的地方,每次做演讲,他都会展示一张图片,他女儿在新修的自行车道上骑自行车。他说,很庆幸,环线改变了我和孩子的生活,我的女儿对城市有了新的认知,城市不再是汽车加购物中心,而是拥有步行街道和自行车道。

他还介绍道:《纽约时报》报道了环线,拍摄到一位边拉小提琴边遛狗的女士,据说,不少人因这张图片来到亚特兰大环线 。

亚特兰大环线的未来

亚特兰大环线项目预计在2030年全部完成,届时会建成22英里的步行道、33英里的交通轨道、1300公顷的公园、5600套廉价住宅,还会修复1100公顷的工业棕地,增加3万个永久就业岗位和4.8万个短期工作,带来100-200亿美元的经济利益。

2011年开始,亚特兰大每年都会在环线上举行风筝节,第一年有400人参加,第二年600人,第三年1200人,2014年12000人。今年估计会有更多人参加。这里成了富于活力的公共空间。

Ryan 最近又拍摄了一张图片。他说,这是他目前最喜欢的一张,在这张图片里,能看到亚特兰大的未来。

这张图片里,天气非常好,天空湛蓝,温度宜人,散步的人脸上挂着笑容,也有骑自行车的人、推婴儿车的人。想想看,在Ryan眼中,这张图片的亮点会是什么呢?

对的,就是右边那个提着大包小包的红发女士。很明显,她是走到杂货铺,买了新鲜的食物,然后拎着包,沿着亚特兰大环线走回家。她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了,不是开车去购物商场,而是用更健康的方式去休闲购物。

在这张令他惊喜的图片上,Ryan又勾勒出未来的场景,那就是:左边有更多的住宅,右边有崭新的轨道交通,道路两边有更多的植物花草。也许,到那个时候,会有更多人,和这位红发女士一样,采用新的生活方式。

一位环境健康科学的教授这样评价亚特兰大环线:我可以为高血压和减肥写各种诊断书,但我能做的事情,远不及亚特兰大环线为亚特兰大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事情。

世界城市的趋势

Ryan 最近离开了建筑公司,创立了自己的公司sixpitch,但他仍是亚特兰大环线项目的董事会成员。有了亚特兰大环线的丰富经验,他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带到更多地方。这些年来,他也一直在做研究。他发现,世界各地都在做与亚特兰大环线类似的事——试图利用旧的交通基础设施,创造出城市的新空间。

由此,Ryan创造了一个新词:文化基础设施“infra-culture”(交通基础设施是infrastructure, 文化基础设施是infra-culture)。

从受巴黎Rue Daumesnil影响的纽约高线(high line park)项目开始,北美出现了大批类似的项目:芝加哥的606项目、费城的rail park、多伦多的green line、明尼苏达的midtown greeway、底特律的dequindre cut greenway,等等。

甚至连洛杉矶,都在进行河道恢复运动。Ryan开玩笑说:“谁会相信洛杉矶竟有河?但我确实看到,大家在努力争取,如果这个河道能被恢复,将完全改变我们对洛杉矶的印象。”河道恢复运动现在还在进行中。

对想要改变城市的年轻人的建议

1. 敢于思考:用清晰、大胆、且可行的愿景来增强项目的力量。

2. 想着别人:培养多维度的共有理念

3. 尊重现实:反思和尊重场所的独特之处

4. 推动改变:鼓励私人市场去创造人们想要的空间

5. 点亮生活:用伟大的设计获得胜利

6. 关注重点:把技术性工作、投资和政治资源都用来服务最终的目标

7. 以人为本:从规划远景到实施,社区总是最重要的

8. 共同协作:在共同协作中培养责任和毅力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Ryan Gravel,文章根据Ryan Gravel三次讲座内容整理。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nMwdRwd9k

ted x Atlant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jxvt_834g

“我们是城市”峰会Indianapolis We Are City Summi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pot-wFiLF4

澎湃新闻市政厅,关注针对城乡问题的毕业设计:髀设计划

髀设计划包括:

•髀设·谈—关注城镇化进程的名人大家/青年才俊访谈

•髀设·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优秀毕设/城市改变案例

•髀设·秀—征集解决城镇化问题的优秀毕设,未来的展示秀场

髀设·秀 征集令: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有助于创造更公平、更开放、更和睦、更可持续的城市,不想让它们默默无闻地躺在学校资料库里,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并可能把它变成现实。快来联系我们吧!

这里没有专业限制,没有研究领域的限制。更不限学历、年龄、地区等。

我们需要致力于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有利于未来城乡发展的作品。

我们将重新展示这些作品:

我们希望,重新表达和传播年轻人的好想法,在知识产权允许范围内,帮助你把在校园中的独立思考变成简单易懂、且吸引人的创意故事。

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关心城市发展的市民组成的评审团队,将挑选出15-20个优秀作品在进行视频展示,其余的优秀作品,将以图文展示。

你需要提交什么?

1.一篇简要的文章介绍:

•毕设做了什么?

•为什么做这个毕设?

•在毕设过程中有趣的故事和收获?

•未来对毕设有什么期待?

2.论文的简述/摘要,或者毕设论文。

(以上两项内容建议使用电子版文件,纸质版也欢迎)

如何提交?

邮箱地址:

wangy@thepaper.cn

fengj@thepaper.cn

邮寄地址:

中国上海静安区延安中路839号1107室 澎湃新闻市政厅 200040

截止日期:

2015年12月31日

BiShine Pla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tions:

•BiShine Talk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and talents in urbanisation process

•BiShine Expo

Displays of outstanding theses and projects in urbanisation process

•BiShine Show

Collating excellent graduation theses as solution for urbanisation for future shows

BiShine Show Call For Your Ideas

If you think it would be a huge waste to let your thesis sit in the school archives, if you think your work deserves to be shared, and your work could promote a more justice, open, welcoming and sustainable city. Please come and join us!

Open to all majors and research fields, not just fields related to space design like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ing.

As long as your work is dedicated to the solving urbanisation problems and the bettering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e want to see it!

Open to all education backgrounds, ages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s.

How will it be shown?

We will present and share the innovative content of your thesis in new ways. With copyright permission, we will help transform your academic research into an accessible, attractive and creative story.

The most outstanding works will be selected by a panel made of experts from a variety of fields and ordinary citizens who share a concern for urbanisation.

15-20 outstanding works will be showcased through video, while the remaining works of excellence will be exhibited through articles.

What to submit?

1. An brief introduction to your thesis, explaining:

•What the thesis has achieved

•Why you chose this subject

•What stories of interest you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What your hopes are of this thesis in the future

2. A summary/abstract of your thesis or the thesis itself

We would prefer electronic submissions of the above material, but also welcome hard copies

How to submit?

Email address:

wangy@thepaper.cn

fengj@thepaper.cn

Postal address:

Town Hall Column

Room 1107,

839, Middle Yanan Lu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200040

Deadline:

December 31st, 2015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