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抗战历史地图2.0版发布,系首次全景展示淞沪抗战

澎湃新闻记者 林夏
2015-08-11 16:31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上海是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城市。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联合腾讯地图、腾讯大申网共同制作系列上海抗战历史地图。

这一系列抗战地图中的相关历史要素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中心提供,图中所标注的每个抗战历史要素的名称、时间属性和空间坐标,以及图中所附文字注释,都经过历史学、历史地理学方法严格考证,并进行了实地考察。

8月11日上午,《上海抗战历史地图系列之淞沪抗战分布图》、《上海抗战历史地图系列之慈善救助分布图》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首次发布。

相较于7月5日发布的第一张地图——《上海抗战历史地图之抗日救亡分布图》,本次发布的两张地图(上海抗战历史地图2.0版)采用街景地图、全景技术等,在技术上实现了多项优化。据介绍,本次发布的两张地图在原来普通地图、卫星地图的基础上,增加了街景地图;遗址介绍中,在第一版的文字介绍内容中增加图片部分,同时增加街景或全景图;对于重要遗址进行了重点展示,包括建筑外部航拍视频、内部全景图片;另外,为方便用户使用,腾讯制作团队优化了导航条,增加搜索功能。

《上海抗战历史地图系列之淞沪抗战分布图》

《上海抗战历史地图系列之慈善救助分布图》

八一三淞沪抗战:在国军22次会战中尤其重要

“抗战期间,有过两次淞沪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前我们讲抗战,一·二八讲得比较多,特别是十九路军;而相比之下,八一三这样大规模的抗战讲得却不多。我认为,抗战期间国民党的二十二次会战中,八一三淞沪抗战和武汉会战尤其重要。”发布会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指出,八一三淞沪抗战的重要意义有四点:

首先,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国军在上海抵抗了三个月,破灭了日本速战速决的幻想。

其次,八一三淞沪抗战歼灭至少四万多日军,而我军伤亡十八万(后来官方公布的数字),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再次,八一三淞沪抗战延阻了日军的进攻,使政府、工厂、大学的撤退得以完成。在上海,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大夏大学等高校西迁,被称作是文军西征,保存了中国的文脉。另外,上海一百多家工厂西迁,改变了中国工业的布局。这些都是上海对抗战做出的贡献。

最后,八一三淞沪抗战是中国军队取得主动态势的一次战争。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日本主要进攻方向从华北转到了沿长江一带,南京、上海成了战争的主要阵地,日军因此被迫调动兵力,从而保护了西南大后方。

抗战时期位于重庆的钢铁厂。抗战爆发前,四川近代工业基础薄弱。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沿海、沿江地区相继沦陷,这些地方的工业因此受阻,相继向西南、西北转移。而四川,成了当时接收内迁企业最多的地方,从而逐渐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近代工业体系,为战时四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抗战事业的进行。

本次发布的《上海抗战历史地图之淞沪抗战分布图》,包含92个信息,重点突出了与两次淞沪抗战直接相关的历史要素,包括每次日军的登陆地点、中日双方作战地点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重要事件,比如,三友实业社事件、虹桥机场事件、虹口机场爆炸案事件等。这些事件发生的地点、原因、经过等信息都可以在地图上展现出来。

三友实业社事件,1932年1月18日,在日军武官田中隆吉及间谍川岛芳子等人策划下,五名日本僧人在三友实业社毛巾厂附近挑衅遭到殴打,一死二伤,日本方面污蔑称是毛巾厂的工人纠察队所为,史称“日僧事件”。1月20日凌晨,田中隆吉指使日本宪兵及浪人,纵火焚烧了毛巾厂的厂房,史称“三友实业社被焚事件”。这两次事件成为“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的导火线。

三友实业社历史图片

虹桥机场事件,日方称“大山事件”。1937年8月9日下午,日本陆战队大山勇夫中尉和士兵斋藤要藏驾驶军用汽车沿虹桥路冲至虹桥机场入口,欲强行进入机场进行侦查,与中国守军在阻拦中发生了争执并开枪射击,两人随即被击毙。事件发生后,日方态度强硬,随即增兵上海。中国亦调派军队进驻上海。该事件成为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导火线。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抗日纪念地,1937年10月27日至31日,第88师524团第一营420人在团副谢晋元的率领下,奉命守卫四行仓库。孤军将士在此浴血奋战四天四夜,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敌200余人,打退日军10多次进攻,不仅显示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与信心,也为中国军队赢得了世界赞誉。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该地成为八一三淞沪会战的重要见证地。

四行仓库历史图片

饶家驹南市难民区:第一个战时难民保护区

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上海的难民保护工作十分突出。作为最后的“诺亚方舟”,上海庇护了许多从欧洲等地逃难而来的犹太人,而在上海华界,法国神父饶家驹所建立的南市难民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保护了三十万中国难民。

苏智良教授介绍说,饶家驹建立的南市难民区在国际上开创了一种模式,即在战争期间不仅要保护交战双方的伤员,而且也要保护战区的平民,颇具典范意义。1949年《日内瓦公约》及附件中关于战时平民保护的规定中,也可以看到南市难民区的影子。

而这次发布的《上海抗战历史地图之慈善救助分布图》包含89个信息,其中犹太难民区31个,南市难民区30个,是这张地图展示的重点区域,另外还有两次淞沪抗战中社会各界在上海建立的收容所。

《上海南市难民区分布图》,难民区内设立了大量的收容所,建立了难民医院、产妇医院、灾童医院、残老院等。为方便管理,难民区内部划分为9个区。图为南市难民区的分布示意图。

夏令配克难民收容所旧址:位于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742号原夏令配克影戏院。八一三抗战爆发后,由中共地下组织沪东工委书记周林、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陈国栋,分别带领一批工人和难民建立,是上海抗战初期最早的难民收容所。中共江苏省委成立后,在王尧山领导的难民委员会领导下,此收容所不仅成为进行社会救济的场所,而且还成了进行抗日救亡教育、培养抗日救亡生力军的大学校。现在建筑不存。

城隍庙:位于今方浜中路249号。南市难民区开放后最初几天,城隍庙里挤满了成千上万从战争恐慌中逃离出来的难民。正如饶家驹神父所说,城隍庙真的成了庇护百姓的地方。此外,城隍庙还是一个难民区监察委员会组织的免费发放大米的中心。

华德路收容所(第一难民中心)位于长阳路138号。又称长阳路收容所,1939年1月正式启用,由原白俄商团营房改建,规模最大,能收容上千人,并设有难民医院和产科医院。旧址现为居民用房。

红卍字会办事处旧址、难民区妇产医院旧址:位于豫园九曲桥东北部的得意楼。据《申报》报道,红卍字会的办事处在得意楼,专发附近二十处收容所难民的食粮。得意楼因其比较宽敞,还被用作产妇医院。得意楼原在豫园九曲桥东北部的平地上,现在建筑不存。

为方便救济难民,红卍字会将办事处设在豫园得意楼,为难民分发衣食药品。图的右下角仍可看到部分九曲桥。(网络照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