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众已经不迷信大导了,专家们能跟上吗?

林风
2015-08-12 07:3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中国电影有“大导”,相应的,影评界也有“大腕”。

不出意外的是,影评人中的佼佼者,绝大多数都来自学术机构——那些电影文化、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能以专业的素养打开电影的文本,并将深邃的思想化为动人的文字。

比如,在笔者的心目中,视野开阔、观点犀利、文笔优美的北大教授戴锦华,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中国影评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当戴老师上月来上海做公开演讲,笔者自然兴冲冲地前去追星;不料想,一场讲座听下来,竟忍不住想要吐槽。

在《大圣归来》正引发“自来水”疯狂泛滥的日子,戴锦华老师的法眼里,却只有上映于去年年底的《一步之遥》。一场历时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戴老师做的主要工作,是对姜文的《一步之遥》百般辩护,不止一次地强调“我把我对中国电影最后的期待放在姜文身上”;除了姜大导,当代导演中只有贾樟柯让她费了一些口舌。其他的国产电影,被戴老师以“IP电影”“大烂片”笼而统之,并由此重申她的“社会文化面临整体坍塌”的主张。

8月初,学术与专栏两手都很硬的毛尖,发表了影评《“救市”的时辰到了》。显然,毛老师被陈凯歌的《道士下山》恶心到了,由此发出了“(中国)电影史上没出现过这样危险的时刻”的惊呼。“作为中国电影的绝望影迷”,毛老师在文章的最后写道,“我想最后呼吁一下总局:‘救市’的时辰到了。”

《道士下山》剧照

没错,《道士下山》确实很烂;但这真的是近来值得一说的国产电影么?难道,刚刚过去的七月,国内院线最重要的景观,不是《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你争我赶、合力铸就的票房奇迹么?毛老师还没来得及看?

事实上,这个票房热到发烫的暑期档,对于中国国产电影来说,可能是个改弦更张的转折点:中国电影告别过去由少数个别导演统揽风云的霸权时代,而走向一种更开放、更欢腾的“群雄逐鹿”局面。

看看7月的票房:陈凯歌的《道士下山》,烂了;吴宇森的《太平轮》,沉了;戴老师痛骂的IP电影《小时代4》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票房;《王朝的女人·杨贵妃》找一堆大导站台,效果却适得其反。《捉妖记》《大圣归来》的导演——许诚毅和田晓鹏,此前都默默无闻,然而这并不妨碍电影赚得盆满钵满。

《捉妖记》剧照

“大导”神话难续,口碑决定一切。而这样一种文化景观,是多方面因素合力造就的:

首先,是资本的下溢。随着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崛起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中国电影产业与市场也展现出规模急剧扩张的奇景,风投资金争相涌入,电影行业“热钱”无数。在最初的几年,那些资金多半涌向以张、陈、冯为代表的“大导”;然而随着电影产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一些不怎么具有“市场号召力”的电影工作者,也能够适时赢得资本的青睐、大佬的投注。

其次,是“类型电影”的崛起。对于这种商业化电影的主要依托,中国电影人的操练与习得显然才刚刚开始;然而小荷才露尖尖角,已收获了颇为喜人的成绩。这些年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国产电影多半都是“类型电影”,比如喜剧片(《泰囧》)、“小妞片”(《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图》)、玄幻片(《西游·降魔篇》)等等。

《泰囧》剧照

“类型电影”引得“大导”们纷纷染指,他们觉得凭自己的深厚功力和闪耀光环,一定无往而不胜;于是乎,观众看到了陈凯歌的喜剧片、冯小刚的灾难片、吴宇森的爱情片……人们渐渐意识到,再牛的“大导”也并非全能的多面手。而转过头来,人们发现,近来收获好评的国产“类型电影”,其打造者几乎都受过长期的、针对性的专业训练:比如魔幻片《捉妖记》的导演许诚毅,在美国的梦工厂工作多年;动漫片《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1997年就担任国产大型动画片《西游记》的创作。原来,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商业产品,其专业重于“宏观”,其技巧重于“情怀”。

《大圣归来》剧照

可以预期的是,伴随着“类型电影”在中国的不断壮大,专业能力出众的新生代优秀导演也将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观察中国式类型电影的生成,或者考察中国电影人对于好莱坞既有电影类型的修改与再编,应当是相关专家的研究重点。

“大导”光环渐褪,也与当今中国电影观众的人群结构息息相关。2013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电影观众平均年龄为21.5岁;2014年这个数字略微有所上升,但也就在22岁以下。也就是说,中国电影观众大多是“九零后”。然而你不能因为他们年轻,就认为他们“脑残”“没文化”,因为统计数据还显示,今天中国的电影观众80%以上拥有本科学历。

这样一批既年轻、又有文化素养的电影观众主力军,并不迷信于曾经那些“大导”,甚至有一种对于“权威”的天然反感。而如果“大导”们倚老卖老,认为今天的观众会臣服于他们的江湖地位,其下场可能很会惨烈,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冯小刚:冯大导爱与“网民”开骂,斥网友为“暴民”甚至“畜生”,其结果是人气一路下滑,甚至监制的作品也受到了年轻观众的自觉抵制。

话说回来,笔者承认,这些年取得市场成功的国产电影,在艺术成就上,绝对无法与那批“大导”当年的“神作”——如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黄土地》、姜文《鬼子来了》等——相提并论。不仅如此,笔者也承认,今天中国的国产电影,在总体上依然是“烂片当道”。然而,就此认为中国导演除了姜文之外都不值得关注,或因为陈凯歌拍了部烂片就觉得中国电影需要紧急救市,也未免太“不接地气”,也太给那些老人家面子了!

大浪淘沙中,必有闪烁的真金;新生的乱象,蕴含着未来的希望。就这一点来说,今天的电影观众似乎比专业的影评人更宽容、也更乐观。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今天的新生代导演素质堪忧、难比前辈;即使现在的观众品位低下,缺乏眼光,专业的影评人,仍不应该对造成热烈反响和文化景观的现象级作品视而不见。毕竟,文化研究的要义,是与大众站在一起,与时代站在一起。而如果他们将眼光放宽、不只关注那屈指可数的几位导演,那不但是中国电影的福气,也是如笔者这般爱看影评的普通观众的福利了。

至于那些“大导”,如果他们爱惜羽毛、继续拍出优秀的电影,观众自然还会乖乖地买单;但如果他们真的才华不再、只能出产烂片,对于国产电影的未来来说,big deal?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