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天下会|贬值意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石二鸟”是过度解读

张锋
2015-08-14 11:36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本周二(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当天的中间价从周一的6.1162提高到了6.2298,人民币因此贬值1.9%,当天在岸人民币交易值实际跌幅达到了2%,报价6.3250。这是人民币自1993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贬值,市场为之震动。周三周四,人民币继续贬值,三天总跌幅达4.6%。

自去年以来,因为欧元与日元的大幅贬值,中国外贸出口的竞争力下降,人民币承受贬值的压力,但中国政府曾作出了人民币不会贬值的承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3月底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就曾表示不会让人民币贬值,因为中国不会以货币贬值的方式来推动外贸出口。李总理进一步表示,中国不希望看到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竞相贬值,因为这会导致货币战,如果人民币被迫贬值,这对国际金融市场也不是件好事。正因为有这样明确的承诺,本周人民币的大幅贬值才让人感到格外意外。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政府改变初衷,作出了大幅贬值的决定?我们先来看看央行的官方声明:“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这段声明的关键词是“市场供求”,人民币中间价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明显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一个步骤。之前,央行虽然也说参照市场决定中间价,但这种参照并没有客观标准,最终由央行说了算。现在,“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是一个比较明确的中间价调整标准,实际上是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改革作出的一个可检验的承诺。

央行在关于人民币报价机制的“答记者问”中进一步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进一步发挥市场汇率的作用,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显然,从央行的声明来看,本周的贬值是人民币汇改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市场化是因,贬值是果,只不过因为近来人民币由于钉住美元升值而被高估,市场化则通过纠正这一偏差而导致了人民币贬值而已。

从市场化的角度看,这次汇改很有可能是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是否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 SDR)的一个对症下药。所谓的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目前由美元、欧元、日元与英镑构成。目前特别提款权只占世界外汇储备资产总额的3%左右,因此人民币进入其中的实际意义并不大。特别提款权对人民币的主要意义是象征性的,一旦人民币被纳入其中,世界各国的央行就会增加人民币资产的持有量。这将加强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影响,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

但就在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还有一些障碍,特别是人民币能否被“自由使用”,也就是能否在外汇市场上自由兑换与交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表示将最终决定推迟到2016年9月30日,实际上是给了中国政府一年的时间来清除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的某些障碍。而特别提款权评估是五年才有一次的机会,这次进不了,就需等到2020年了。有理由相信,这次的汇改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个回应,是争取在明年9月之前使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从而成为世界五大储备货币之一的一个举措,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马上就此作出反应,称这是“值得欢迎的一步”。其声明否认这次汇改会影响对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的评估,但同时又说一旦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一个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将有助于特别提款权的运作。显然,人民币离特别提款权又近了一步。

但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就是这次汇改的唯一原因呢?有意思的是,这次市场化汇改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人民币的贬值,而人民币的贬值有利于中国外贸出口,因此这次汇改看起来不失为一石二鸟的高明之举。它既回应了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要求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呼声,又通过人民币贬值这一客观后果刺激中国出口。中国出口现在面临着不少压力:7月份出口额下降了8.3%,远超预期的1.5%,而中国经济上半年的增长率只有7%,是6年来最低。

但贬值能否促进出口?这要看贬值的程度。单日贬值2%,在当代中国货币史上,已属空前了。但2%无法抑制8%的出口下降,去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已对欧元和日元升值了20%。如果真想让人民币拯救出口,贬值程度应不少于10%。但如此大规模贬值有诸多负面效应。

首先,弱势人民币将减缓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人民币国际化的大目标需要一个强势稳定——而不是弱势贬值——的人民币的支撑,所以人民币的趋势性贬值对其国际化不是好事。其次,大规模贬值将加剧全球货币战,可能引发其他货币相继贬值,这对本已需求疲软的世界经济是另一打击,届时中国可能要面临货币政策不负责任的指责。再次,持续贬值将导致资本流出中国,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更大,到时央行将不得不通过在外汇市场用美元储备购买人民币的方式支持人民币汇率,但这种外汇干预将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下降。

通过贬值促进出口的最大危害,也许在于它不利于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以过度投资与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应该集中在创造国内需求,确立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地位。贬值促出口无异于政府对出口行业的隐形补贴,是把财富从消费者手中转移到出口商,对刺激国内消费并无益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强势的人民币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诸多困难,但转型期出现这些困难是正常的,企业优胜劣汰有助于提高竞争力,促进价值链的升级。

西方媒体对这次汇改的解读几乎都是从贬值促出口的角度出发的。但从贬值促出口的种种弊端来看,这次汇改的主要驱动力应该不是出口,至少央行的初衷不是促进出口。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周四的吹风会上甚至驳斥贬值促出口的说法为无稽之谈。看来,央行汇改之真意在于借市场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石二鸟或一箭双雕之说可能解读过度了。如此,央行应履行其中间价调整的承诺,让人民币汇率按照市场需求有序浮动。在此过程中,则需警惕投机资本做空人民币,在必要时候对外汇市场进行适当干预。央行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包括3.6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应对此类风险。

作者:张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研究员、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云山讲座教授

“天下会”专栏,聚焦中国,关注天下,深度分析中国复兴的国际大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