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者热议一带一路安全:南海、美国、海盗是三大隐患

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2015-08-27 14:17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2015年3月14日,浙江舟山市定海大浦口码头工人正在为新航线首靠的“中海悉尼”集装箱轮打缆。 东方IC 资料 

学界对“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不乏讨论。无论是陆上丝路还是海上丝路,在安全问题上皆有远虑和近忧,对于哪条路面临着更多安全隐患,哪条路更“凶险”,学者间观点各一。

南海是否安全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最近在上海政法学院举行的“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座谈会上表示,影响陆上丝绸之路的安全隐患有很多,比如恐怖主义、水资源冲突、颜色革命、边界冲突、走私、非法移民和难民等等,并且,这些风险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之前就一直存在。

而在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有东盟“10+3”和东盟“10+1”等机制,产业合作经验也比较丰富。“南海是安全的。”杨恕强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廉德瑰则持不同观点。他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相比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的安全态势更显严峻。他认为,涉及陆上丝路的中俄关系目前较为顺畅,中印矛盾也是可预见的;而中国附近海域的领土主权争端是难以解决的老问题,中国的海上战略也显得比较被动。

“海上丝路的安全问题核心是航道安全,这也是国家海洋战略的核心。南海争端一旦升级,必将会威胁中国的海上丝路航线。”廉德瑰说。

廉德瑰分析说,南海争端、美国因素、海盗猖獗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将是“海上丝路”的三大隐患。

中国东盟互信不够

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有3条线:一条是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延伸至欧洲的“郑和线”;另一条是南太平洋线,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印度尼西亚往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抵达南太平洋;还有一条从日本海到白令海峡再抵北极的北线。

海上丝路的前两条线都绕不开南海。

上海交通大学极地与深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丹告诉澎湃新闻,中国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最大安全隐患,来源于因领土争端所引发的部分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

她表示,中国陆域吹填行为本身合法,岛屿上建设的是民用基础设施,并非针对任何国家。但是东盟国家与中国的互信不够,东盟国家担心中国在南海海域“秀肌肉”,担心战事发生,阻碍航行自由,双方可能会面临军备竞赛风险。

就在8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应菲律宾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庭审结束”一事,表示中国已多次阐明“不接受、不参与”的立场,中国绝不接受强加于中国的任何方案,绝不接受单方面诉诸第三方争议解决办法。

在“海上丝路与海洋战略的国际法问题研究”研讨会上,关于“南海仲裁案”的讨论亦是会议焦点。该研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海洋战略与权益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法学会海洋法治研究会、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办。

中国该如何应对菲律宾向国际法庭提请的仲裁?主讲“南海仲裁案”的刘丹开了几个处方:有针对性地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般国际法、国际法判例进行反驳;着手向联合国提名国际海洋法仲裁员/调解员等等。

美国认为太平洋容不下中美两国

廉德瑰分析说,南海问题背后必然存在美国的“搅和因素”,“澳美日印”联盟剑指中国,还有“马六甲困境”问题。马六甲海峡是中国的“海上生命线”,但其通道控制权在美国,一旦该地区出现紧张局势,这将会对中国海洋战略产生致命阻碍,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表示,在中美关系中,海洋问题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领域,也是最尖锐的战略领域。

“习总书记有一句话,‘'太平洋足够大,可以容得下中美两国’,但美国对这句话产生了反面理解。美国不了解中国的海上利益有多大,这是美国对中国战略怀疑的重要焦点。”

黄仁伟分析说,综合来看,美国对中国战略怀疑有七点:

第一,中国削弱美国的盟国体系;

第二,中国要主导亚洲秩序。

第三,中国要夺取海权的优势。

第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美元威胁论”。

第五,中国要在网络、极地、深海领域和美国平起平坐。

第六,中国要创造新的国际规则。

第七,中国价值观也要走向世界。

“这七点里,差不多有一半是和海洋有关,美国把它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太平洋。”黄仁伟说,“而我们现在研究的海洋战略,在某种意义上有点狭窄,我们没有把海洋战略放在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的价值观、美国的制度等要素里来研究。”

非传统安全威胁

“除了主权争端等传统安全隐患外,还有一系列非传统安全问题,比如海盗、海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刘丹说。

据报道,“海上丝路”是世界经济的“生命线”,也是国际海盗活动的“黄金线”,“世界5大恐怖海域”中,有4个在“海上丝路”上。20世纪90年代,马六甲海峡曾经是世界上海盗最猖獗的地区之一,该区域海盗占到海盗总量的60%。

21世纪以来,亚丁湾海域成为世界海盗活动最为集中的海域。仅2008年,中国共有1300多艘次商船通过亚丁湾海域,其中有20%受到海盗袭击,7艘被劫持,频繁的海盗活动对“海上丝路”通道安全构成现实威胁。

刘丹表示,解决海盗问题,光靠马六甲海峡沿线国家远远不够,这需要中国的参与。总体看,中国需要与东南亚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寻找合作点,提供国际安全公共产品,例如联合海洋搜救、海洋科技、水文、气候、航运信息等低政治敏感领域的合作。”

而上述安全隐患的解决方案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座谈会上,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和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夏立平都认为,当地经济发展是保障安全的前提。“安全保障不能急,需要水到渠成。”夏立平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