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娱评|为什么要禁止童星代言

戴桃疆
2015-09-01 11:40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9月1日起,新《广告法》正式实施,10岁以下的儿童从此告别广告代言,这意味着一批各种通过影视剧、综艺真人秀等途径走红的童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次数将出现一定程度缩减。广告的受众中不乏有密切关注着这些可爱的小朋友并愿意为产品埋单的人,法律禁令对这部分人而言无疑是一个噩耗。当然,比起对观众造成的“心理伤害”,那些站在童星们背后的成年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更加惨重。

现代社会中,孩子已经成为家庭的重心,父母为子女倾其所有,天真无邪的儿童进行产品推荐比成人更具有诱惑力,毕竟人们倾向于认为“孩子是不会说谎的”,产品也因此看上去真实可信。童星广告接到手软,孩子背后的成年人数钱数到手软,商家产品大卖,顾客买得开心。多数人看到的都是这种表面上的商业社会效益双赢,而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指出“童星”产业链对于儿童的负面效应。

普通儿童生长在私密的、由家庭导向的环境中,这种看似寻常的环境恰恰是童年存续的理想环境,它远离工作、责任和成人世界所能遭遇的一切。而当儿童离开家庭这个相对私密而封闭的小王国走进公众视野,儿童的影响力和名气越大,家庭环境对童年状态的保护作用就越小。对于童星本人而言,童年已然消逝,而对努力抓住童年状态的渴望却将持续一生,美国流行乐坛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10岁时候的迈克尔·杰克逊已经拥有丰富舞台经验

迈克尔·杰克逊5岁登台演出,此后的45年一直生活在聚光灯下。成年后,迈克尔·杰克逊出现的诸多人格问题让他备受争议。他自诩是流行音乐界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现实生活中的豪宅也更像是一座装饰浮夸的儿童游乐园,在众多将自己的童年缺失归罪于演艺生活的童星中,迈克尔·杰克逊对童年的追忆最为直接。

张爱玲讲“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然而,对于多数趁早出名的童星而言名利带来的快乐和童年一样短暂。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主流观点认为,童星其实是受到诅咒的,他们常常被描述为一群年纪轻轻就拥有太多,并且因为过早的成功而对生活产生畏惧的人,最后结果不是吸毒酗酒就是厌食早逝。美国童星脱离童年进入青春期后面临崩溃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出演《小鬼当家》系列电影的童星麦考利·卡尔金,以及出演斯皮尔伯格经典电影《E.T.》的童星德鲁·巴里摩尔。后者曾两次被送进戒毒所,幸运的是后期成功翻身重塑了荧幕甜心形象。

《E.T.》的童星德鲁·巴里摩尔

美国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产生了相对完整的童星利益链条,因而在发展成熟阶段暴露的问题就多。而在中国,由于管制相对严格,文化偏向传统,加上童星制作产业才刚刚开始,商业化运作对童星的负面影响尚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新《广告法》的实施无疑又给童星在商业领域的发展加上了一道锁链。然而这道锁链可以隔绝童星与广告代言,却不代表能够完全实现立法目的。只要童星生存的社会土壤存在,童星的商业道路就不会因为新《广告法》发生根本性改变——人类社会对“完美儿童”的热衷堪比任何一种宗教。

各国的神话、史诗到童话故事中都不乏“完美儿童”的形象,在西方,这个完美的儿童化身为赫尔墨斯和梅林,在中国这个孩子是哪吒、马良等等。这个形象在现代社会的化身就是“童星”。他们美丽而无邪,象征着世间的一切美好。

在公众视野中,童星是一种公共财产,大众将所有美好的期许都投注在这些可爱的孩子身上。正是这些美好的愿望,将童星从家庭的环境中拉扯出来,放置在聚光灯下,纯粹的儿童不得不与成人世界发生联系,有时他们不得不承担起为家庭创造经济效益的重任,同时承担那些原本只针对成人的谩骂。近期有关“轩轩偷看夏天洗澡”引发的争议就是很好的例子,4岁的轩轩如果没有脱离家庭的小王国,他的所作所为最多不过是成人眼中的玩笑,然而当他被推入大众视野,就要接受大众的审判,成为争议漩涡中的中心。

《爸爸去哪儿》也捧红了一众童星。

即便是对于那些天性就喜欢出风头的孩子而言,他们仍然不喜欢过与同龄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尤其是那些低龄的儿童。4到10岁的孩子是所有年龄段童星中最受欢迎的:太小的缺乏意识,太大的缺乏童真,只有这个阶段的孩子才拥有一切成人热切期待的特质——懵懵懂懂的“小大人”,举手投足有着未经雕饰的自然之感。孩子似懂非懂、童言无忌,往往被视为人性本质中光明面的展示。

遗憾的是,童星也无法逃脱长大这一残酷却又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美好的童年赋予的光环都将随着时间褪去,完美儿童坠落凡间,成为普通少年——这是大众所不能接受的。与其他的公共财产宿命相似,一旦童星有违大众期许,大众就会毫不犹豫地毁掉它。

可能毁掉童星的除了对“完美儿童”的狂热,还有站在童星背后的成年人。许多才华横溢的儿童表现欲并不强,奈何有热衷名利的家长在背后煽风点火。童年缺失对于童星而言本就无法弥补,商业活动占用的受教育时间问题以及工作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对于成长的影响同样深远。这些问题远不是一部只以罚款和行政处罚为手段的法律所能调节的。

《爸爸去哪儿》的Kimi代言广告

一条不周延的条文固然无法阻挡童星制造大潮,但它至少可以被视为一个对于童星参与商业活动所产生问题的警示,从而引发更多角度的思考,并最终实现对儿童的保护。新《广告法》只是讨论童星问题的开始,这个问题必将会随着商业化进程的深入和商业运营手段的多样化而变得更加深刻,彼时,希望作为观者的你能够回忆起曾经那些照亮过的人生的完美儿童,思索一下他们的童年何处安放。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