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稳心、稳身、稳枪!16岁少年盛李豪拿下10米气步枪银牌

澎湃新闻记者 宋承良
2021-07-25 15:00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在中国本次奥运代表团中,年纪最小的男运动员就是16岁的盛李豪。

在25日的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小将盛李豪披挂上阵,以250.9环​​​为中国拿下一枚银牌!另一位中国选手杨皓然获得铜牌。

16岁的盛李豪。

幸运儿

如果不是奥运会因为疫情延期,只有16岁的盛李豪可能拿不到奥运会参赛资格。

东京奥运会延期后,国家射击队更新了选拔办法,扩大选材范围,通过2020年9月和11月的全国冠军赛和全国锦标赛“海选”。

奥运选拔赛首场,盛李豪就初露锋芒,拿下第三。随后第二、第三场,他力压各路名将,连续夺魁,在男子10米气步枪个人项目上的总积分反超至第二位,仅次于此前手握巨大优势的杨皓然。

在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上,盛李豪也已升至第三位,积分只比排在第二位的余浩楠少11分。

21岁的余浩楠是近三年崛起的新秀,还保持着该项目决赛252.8环的世界纪录。但最终轮的第三场选拔,他在6人中排名最末,1分未得,被拿到第一名的盛李豪反超。

随后在混合团体赛上,盛李豪又以巨大优势射下冠军(决赛中以16比2的分数战胜刘宇坤),51个积分入账也让他再度反超余浩楠,夺得第二个奥运项目资格。

盛李豪在奥运赛场。

神童

出生于2004年12月4日的盛李豪现在还只有16岁,在这个年龄能够最终拿到两个奥运会项目参赛资格,他也成为很多人眼中的神童。

13岁时,父亲带他到射击俱乐部玩耍,第一次接触射击,他就打得有模有样,自己也对射击产生了感情。

俱乐部老板曾经是苏州射击队队员,看到盛李豪的快速进步,便把他推荐到苏州市业余体校射击队。2017年,盛李豪由张家港中心圈射击俱乐部推荐到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队,师从沈超教练。

射击训练并非平常人想象中的那样轻松,相比于其他运动项目,射击项目相对来说较为枯燥乏味,每天都在重复着“举枪、瞄准、击发”等相同的动作,需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心。

而盛李豪在训练过程中就表现出了专业运动员的素养——经过半年训练,盛李豪的水平就已达到成人比赛全国前15名,江苏省射击队步枪教练姚烨于是挑中了他。

在姚烨看来,盛李豪不仅在射击专项上突出,更难得的是具备超越年龄的专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次队内考核总结会上,姚烨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气步枪项目上打到十环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

当时只有14岁的盛李豪简洁地回答:“一个字‘稳’。要做到稳心、稳身、稳枪!”

从2018年开始,盛李豪的成绩开始突飞猛进,他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获得气步枪个人、团体和混团冠军;2019年年底,盛李豪第一次代表国家参加亚洲锦标赛,获得青年组团体冠军和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一次次出色的成绩,见证着盛李豪的成长,也让他增添了信心。

“很多人觉得盛李豪成长快,是个天才或者神童,但其实,宝玉雕琢起来更需用心,这样的运动员需要更仔细小心地引导,训练计划更是单独定制。”

沈超透露,盛李豪自2018年底开始,长期留在省队接受训练,而他也一直陪同盛李豪待在省队,直到盛李豪进入国家队。

“刚去省队时,由于年龄还小,盛李豪也存在着一些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样的问题,自理能力差、挑食等,我就一直照看他的起居生活,叮嘱他认真科学训练,和对待儿子没两样。”

呆萌

如果说神童的正面是天赋,反面一定是年轻,直到奥运会期间盛李豪不过才16岁半,前两年岁数就更小了。

“小伙子刚进入市体校训练的时候还不太适应,由于年龄小,经常会想家。”沈超回忆,当时为了能让盛李豪专心训练,教练组和队友都很积极地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帮助他渐渐淡忘想家的念头。

射击训练并不是像平常人想象的那么轻松,用的枪重量超过四公斤,而盛李豪刚开始训练时体重还不到40公斤。在训练场上,他每天要举枪200多次,训练之辛苦可见一斑。这对于一个偏瘦的孩子来说,显然超负荷了。

于是,盛李豪开始了严格的训练计划,通过仰卧起坐、俯卧撑、平板支撑、长跑等运动,强化身体机能,增加体重。

经过半年的锻炼,盛李豪手部肌肉的爆发力达到了40公斤,效果斐然。训练虽苦,但盛李豪严格执行教练的训练要求,从未有过畏难情绪。

训练间歇期,他和同龄人一样喜欢玩游戏,这也是枯燥训练之余最好的放松方式了,当然盛李豪也不敢玩太长时间。

平时面对镜头说话,他也不像自己名字一样豪气冲天,反而给人一种呆萌的感觉,回答问题慢条斯理却很严谨,“尽全力”和“运气好”成了“口头禅”。

“每场比赛都要拼尽全力。”面对东京奥运会,盛李豪表示,“希望能发挥出水平,做最好的自己。”语气依旧平静,但他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