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政厅|香港:让异质文化融入开放社会

朱今朝
2015-09-08 20:08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香港科技大学。

“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学生的流动性日益加强,与之俱来的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多元化。理想状态里,文化多样性会对学生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事实上,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也会带来态度、习惯、宗教、教育方式、社会偏好等方面的冲突,这进一步会导致校园和谐气氛的分裂,甚至是学生生活质量的下降——这些,都为学生的相处和校方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或许,你就是个学生会领袖,此刻正面临上述大学校园异质文化的交融问题。你想不想和来自不同国家、但对此有着相似兴趣的同学们来一次近距离的交流和探讨?我们要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机会。”

以上是今年6月底在香港科技大学举办的国际本科生交流会议Global Cultural Engagement Convention(简称GCEC)的活动简介。今年是这一活动举办的第二年,作为由港科大校方资助、学生会全权承办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会议,两届GCEC都邀请了世界各地高校的本科生,通过讨论与实践,直面当下国际化校园内的文化冲突,并提出解决对策。

GCEC正体现出港科大乃至香港社会对异质文化所采取的包容态度,以及面对文化碰撞时进行的不懈尝试。笔者恰好以学生身份前往参会,切身体会到这些包容和努力。

香港科技大学的有益尝试

香港是个移民社会,现有超过55万人持有外国护照,来自广东等地的内地华人占据人口总量的大部分。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将香港塑造成了集金融、服务、航运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大都市,也给香港的城市治理带来了许多文化冲突挑战。而在当下的香港高校中,校方和学生也正在为“解决与外来文化的交融碰撞”的问题进行一系列尝试。

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与所有成熟的高校相仿,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会(Student Union,简称SU)在学校成立后的一两年内,就由学生自发兴办起来。然而,也正如大多数高校当前现状,主旨在于为全体学生服务的SU,初期主要面向香港本地同学,所负责的活动多以粤语开展,活动模式、内容也更符合香港文化,为本地同学所喜闻乐见。

近些年来,港科大的学生背景日益复杂多元。现阶段,该校每年录取的本科新生约有2000人,其中国际学生、内地学生占了四分之一。留学生的数量和比重在不断增加,但这些“外来者”,很多时候却感到被排斥在SU举办的校园活动之外。由此,一批来自内地和外国的同学们,在获得校方资助后,自发设立了两大学生组织:面向在港科大读书的中国内地学生的香港科技大学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Mainland Students and Scholars Society,简称MSSS),和面向在港科大留学的国外学生的国际学生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sociation,简称ISA)。

和大陆高校只设立一个统领性质的学生会不同,SU、MSSS和ISA这三个学生组织是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平日SU主要负责处理全校范围的行政类工作(如统筹社团工作、维护学生权益等),MSSS和ISA作为两个依据生源地划分的学生组织,主要围绕自己的学生交流圈开展工作:MSSS通常举办一些重点吸引大陆同学参加的活动,而ISA则着重组织面向国际学生的活动。三个学生组织的领袖通常分别由香港本地生、内地生和国际学生担任。

三个学生会“三足鼎立”,看似将香港本地生、内地生和外国留学生分隔,阻断彼此交流;但实际上,三个组织的互动非常频繁。

首先,在人员构成方面,与大陆高校的学生会相似,SU的成员涵盖了所有进入港科大就读的学生;而对MSSS和ISA而言,尽管二者都有一些“先天”面向,但群体限定并不严格。比如,国际学生和香港本地学生可通过缴纳一定活动费用,加入MSSS举办的活动;不少来自内地和香港本地的同学也愿意缴纳会员费,加入ISA体验交流。学生基于自身意愿在不同组织之间流动的现象非常频繁。

其次,三个学生组织在日常工作上的互动也不少。比方说,MSSS在举办活动时,会请ISA和SU帮忙转发邮件、预定场地,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此外,MSSS和ISA自身也会举办一些促进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活动,例如,ISA曾举办过邀请各个国家和地区同学参加的“民族特色食物分享会”,MSSS也向非中国内地的同学提供许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MSSS的本科部,曾经特别组织内地学生同香港的本地同学一起,进行名为“食字路口”的校外交流活动。

不同学生组织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学生自发行为,也得益于港科大校方的大力支持。长期以来,学校的两个部门办公室——全球学生项目办公室(Global Students Programs Office,简称GSPO)和学生事务办公室(Student Affairs Office,简称SAO)——直鼓励SU、MSSS和ISA三个学生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玩到一起”。

GCEC就是在校方全力赞助下召开的、由SU、MSSS和ISA三大学生组织联合举办的国际本科生交流会,涵盖了三方面议题:其一,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下,直面在当下的国际化校园中,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生活交流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其二,针对日趋频繁的国际人口流动,讨论“第三文化儿童”(Third Culture Kid,指早年被父母送至另一个文化中成长的孩子)的身份认同、社交模式乃至社会福利保障;其三,与会者结合已有的经验知识,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高校教育在促进多元文化交融方面,是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作为身处国际化校园中的学生一员,我们又能做出何种努力?这一面向“国际化校园中异质文化的相互交融”问题的大型交流会议召开,正体现了香港科技大学校方和学生会的开放态度和前沿位置。

复旦大学的探索

近些年来,随着内地高校逐渐与国际接轨,国际化校园的多元文化问题,也逐渐摆到内地师生面前。以复旦大学为例,1949年之后,它是最早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之一,现阶段每年外国留学生约7000人,占学生总数近四分之一,在大陆综合性大学中排名第一。处理好文化融入问题,对保障外国学生的生活质量、拓展本地学生的开放视域,都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复旦校方在留学生的接收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而在学生组织方面,同港科大相仿,复旦也设有专门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部门——隶属于复旦大学学生会的海外交流部。每学期,海外交流部都会举办一到两个大型活动,还会负责开展语言伙伴(language partner)项目,让复旦的中国同学和留学生结成一对一的语言伙伴,彼此建立良好的友谊。而在万圣节、圣诞节等特殊的西方节日,还会组织聚会等活动,吸引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参加。除了海外交流部,一些留学生人数较多的国家或地区,也成立了自己的留学生学生会,由留学生自身担任会长,负责留学生事务等,如面向欧美国家留学生的欧美学生会(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ents Association,简称EASA)。

然而,上述尝试却不足以让外国留学生充分融入复旦的校园文化中。这是由于,同港科大校园内SU、ISA和MSSS之间相互独立不同,海外交流部隶属复旦学生会,学生会面向的主要群体仍是中国内地学生。据了解,当下海外交流部有工作人员60人左右,其中80%~90%是中国学生;其成员招募也主要通过学生会的统一渠道(现场宣讲、发送邮件、分发海报等)进行,很多外国留学生甚至不知有海外交流部存在。

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学生会,虽处于复旦大学学生会的体制之外,但由于其极其严格的人员限制(通常只有来自该地区的留学生可以加入其中)和几乎为零的活动宣传,在中国学生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十分有限,一般中国学生往往无法了解到该类学生组织的存在,更不会参加到相应的活动中去。

这就导致,在复旦就读的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自娱自乐”。尽管一些大型活动(如海内外文化交流日、留学生才艺大赛)时,海外交流部会联系留学生学生会的负责人进行相应宣传,但事后,这两类学生组织基本上还是各忙各的,不会有频繁而深入的往来:留学生学生会专注于组织留学生间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例如泡吧、城市旅游等),而海外交流部则更多倾向于让中国学生了解外国情况、结识外国友人,较少考虑让外国学生融入中国学生的生活中。

事实上,复旦大学海外交流部举办的中外交流活动,并非质量不高、参与度不够、反响不好。问题是,在那之后,参与过活动的外国学生仍是复旦校园的“局外人”、“观察者”,少有人能真正进入校园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中——需要防止的是,这种“不能”,日后逐渐演变为“不想”与“不屑”。

两所国际化高校的启示

当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袭来,大量境外人员的涌入一方面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塑造提供了大量人才资源;另一方面,来自异质文化的冲撞也为城市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香港科技大学同上海复旦大学在面对异质文化问题上的差别,一定程度上像是其所在城市的缩影。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其一,无论全球化进程如何迅猛,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短时间内都不会自行消失。复旦大学海外交流部的前任部长,曾坦诚“(外国同学在复旦校园内的融入情况)很一般……因为中外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生活方式实在差距太大了”。事实上,短期内建立一个所有人都能毫无障碍地融入本地文化的社会,并不现实,也不会带来巨大的实际效益。

港科大三大学生会模式的设立,也正是基于这种考量。“学生们都喜欢同和自己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人交际,这是很正常的”,SU的前任外务副会长说:“但是SU、MSSS和ISA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享受自己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能够彼此交流、了解、包融,这是官方机构办不到的,也正是学生会的意义所在。”

其二,ISA的前任会长曾言,让国际学生融入港科大校园的种种努力,也是在塑造各地学生对港科大校园乃至香港的归属感。有了这种归属感与认同感,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才更能保有高度的热情和动力——这和许多跨国公司对企业文化的大力塑造,本质上异曲同工。

拓展到城市管理层面,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以强大的经济实力、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大量高质量人才流入,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而让这些已流入的境外人才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归属感,有能力、有意愿去认同本地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为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才是城市长期发展的动力所在。

“香港是一个极其多元开放的社会。当有着开放视野的港科大学子走向社会之时,面对日益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他们在校园内丰富的交流经历将会大有助益。另一方面,对外国留学生来说,三大学生会的设立,实际是让这些外国学生既有自己的社交团体,又归属于港科大整个社群——这种在尊重特殊文化背景基础上的归属感建立,对港科大乃至香港城市的日后发展意义非凡”,SU前任外务副会长最后强调,因为“一个国际化程度成熟的社会,不应让任何外地人感到被排斥和疏远”。

促进开放社会中对异质文化的不断包融,是全球化形势下国际都市发展的大势所趋。近百年来,纽约以其对多元文化的强大包融保持着旺盛的吸引力;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近些年的城市品牌塑造中,也将Copenhagen与Open联结在一起,突显这一古老城市愈发开放的崭新面貌;今年春季上映的、堪称伦敦形象宣传片的电影《帕丁顿熊》,也打出了“In London, everyone is different, but that means anyone can fit in”的宣传语,来塑造伦敦在全球化背景下兼容并包的新形象。

上海在对外开放之初,将重点放在吸引大量外国人才进入上面。据“六普”资料显示,上海已成为全国境外人员最集聚的地区之一,2010年常驻上海的境外人员有20.83万人,仅次于广东省。如何让这二十万来自异质文化的“歪果仁”在上海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feel at home and welcome”,促进他们对上海社会的融入与认同,是日益开放的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理想状态应当是,外国人和本地人拥有各自的交际圈,但这些交际圈不因身份不同而被特殊强调,也不过分隔离与疏远,正如港科大校园内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所做的那样,在享受自身群体特有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对异质文化保有一份欢迎、好奇、理解与包容。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