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引宋平长期关注,欲建中西亚冬季“后厨”

澎湃新闻记者 罗杰 发自甘肃兰州
2015-09-20 09:54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科技人员在日光温棚里展示刚摘下来的新品种草莓。CFP 资料

在甘肃,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甘肃的风沙“从春刮到冬,大风埋村屯,小风石头滚”。

甘肃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9月18日,中央统战部组织的“统一战线服务‘一带一路’网络媒体丝路行”团队走到了“满眼尽是黄土色”的甘肃。

长期以来,沙漠被认为是资源的“荒地”。如何防沙治沙,利用独特的沙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历来为甘肃当地政府官员和科研工作者重视。

1984年,科学家钱学森首次提出了“沙产业”的理论设想,使人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戈壁荒漠。至今,“沙产业”在河西走廊的探索实践已走过21个年头。而这一问题也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的持续关注。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如何利用新机遇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甘肃省各民主党派都积极参与调研。民盟甘肃省委提出的“发挥河西走廊沙产业优势,在甘肃打造中西亚冬季‘后厨’”的建议让人眼前一亮。这份建议也引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相关领导还做了专题批示。

或许不久的将来,在中西亚等国家的市场上,就会买到甘肃河西走廊产出的品类繁多的瓜果蔬菜。

钱学森首提“沙产业”理论,要把太阳光留住

在谈到甘肃省如何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时,民盟甘肃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魏其奎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沙产业”。

何为“沙产业”?魏其奎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解释,传统意义上多指涉农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不过经多年的实践总结,其内涵已不断丰富。现在一般指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充分利用戈壁荒漠和沙缘区的水、土、光、热、风等资源优势,运用物理、化学、信息等先进技术,发展生态农业、能源产业和产品加工业等,达到生态良性化、农业产业化、产品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沙产业”这一理论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1984年最先提出。他还预言,这将是在中国出现的“第六次产业革命”。

“沙产业”理论的核心就是要把太阳光留住,让生物链延伸。钱学森一反外界关于“沙漠是地球癌症”的悲观论断,提出“换一种思维看沙漠”的新观点,认为西部沙化地区的自然条件虽然有其恶劣的一面,但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独特的沙土地,也是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如果多采光,少用水,不断创新技术,是完全可以打破沙化地区“只投入、无产出”的发展困局。

甘肃省“沙产业”起步于干旱少雨的河西走廊。上世纪90年代,时任张掖地委书记的马西林一度被河西走廊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无力的现状困扰。199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闻了“沙产业”理论,思路大开。

不久,张掖的干部群众就在张掖城郊的戈壁石岗墩滩建起了一座占地15亩的温室大棚。漫长的冬季再也不是“冬闲”期了。这一技术路径摆脱了自然气候和降水等不利条件的制约,很快在张掖地区的多个县市进行了复制推广。河西走廊的“沙产业”实践受到了钱学森的高度认可,被赞“了不起”。

宋平长期关注“沙产业”,认为“这个事很重要”

甘肃省会宁县,宋平同志视察工作。宋平十分关心“沙产业”的实践情况。新华网 资料

河西走廊的“沙产业”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向“沙产业”伸出“橄榄枝”并在后来坚持为这一产业摇旗呐喊的就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

《博客天下》2014年第29期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宋平曾长期在甘肃工作,对西北沙漠地区情况十分熟悉,也十分关心“沙产业”的实践情况。

1995年9月,宋平打电话给沙漠化防治专家刘恕,询问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及其发展情况,并约定要与钱学森当面交谈。

当时,正逢全国“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在甘肃张掖召开。当听到钱学森因行动不便无法出席会议时,宋平当即表示:“河西开会,我去参加。”

随后,宋平在这个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现在我不管事了,来这里就是摇旗呐喊,推动一下这个事业。对于沙产业,我完全是个外行,不懂,没啥可讲的,但我总认为这个事情很重要。”宋平说。

2000年,全国“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又在甘肃武威召开,宋平再一次亲自到会。

在宋平等中央领导的有力推动下,河西走廊武威和张掖相继建立了“沙产业”试验点和示范基地。甘肃成为全国最早的“沙产业”试点工作省份。荒漠地区的老百姓第一次尝到了发展“沙产业”带来的“甜头”。

魏其奎向澎湃新闻透露,宋平对甘肃“沙产业”的关注和关心一直没有停止。2013年,中国科协原副主席、甘肃省原副省长刘恕到宋平家中拜访时,还被其询问过目前“沙产业”发展的现状。

河西走廊产品多内销,提供全省2/3以上商品粮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河西走廊初步实现了“沙产业”的高技术和产业化。

据民盟甘肃省委提供的材料显示,1990年到2010年间,河西五市(武威、张掖、金昌、酒泉和嘉峪关)开发利用非耕地69.25万亩,其中新增良田14.4万亩。截至2010年底,河西五市种植设施温棚数量达到36.83万座,面积40.6万亩,年产值33.45亿元。

河西走廊已经成为我国“西菜东运”和“高原夏菜”出口的重要基地和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为集中产区。河西走廊提供了甘肃省2/3以上的商品粮、几乎全部的棉花和啤酒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和瓜果蔬菜。

河西走廊农业的快速发展,也让当地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2010年,河西五市国民生产总值、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990年的21.99倍和9.13倍。

对于甘肃“沙产业”发展的未来前景,魏其奎等民盟甘肃省委组织成员都表示很看好。他们认为,国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对西部地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把握住这个时机,为当地谋求更大“利好”,各方都在摩拳擦掌,而民盟甘肃省委也做了一番专题调研,并提出了颇为亮眼的打造中西亚冬季“后厨”的建议。从产品内销到开拓国际市场,河西走廊乃至整个甘肃省都跃跃欲试。

借力“一带一路”打造中西亚冬季“后厨”

事实上,“冬季厨房”这个词并不陌生。20年前,宋平就曾提出过要将河西走廊建成全国的“冬季厨房”。

《大地周刊》在其2009年第21期的封面报道中对此做了回顾。

文章提到,1995年9月初,宋平亲自打电话询问钱学森“沙产业”发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

在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会议上,曾在甘肃工作多年的宋平语重心长地指出,“甘肃要脱贫、要缩小东西差距,发展农业型沙产业是一条路子”,“发展沙产业不再是循老路到沙漠边缘去开荒,而是运用一系列技术去发展高效农业。甘肃河西走廊阳光充沛,在一定措施保证下,一年四季可以产出蔬菜、瓜果,同样可以成为全国的‘冬季厨房’。”

如今这个“厨房”面临升级,拟从全国的“厨房”壮大到中西亚的“后厨”。

在魏其奎看来,中西亚各国地处高寒地带,冬季时长,蔬菜的供应较为紧张,尤其是时令的新鲜水果蔬菜更为短缺。而河西走廊“沙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掌握了生产反季特色农产品的综合性科技手段,现代高效农业初具规模,并且蕴含巨大的潜力。

这些因素让河西地区变身中西亚的冬季“后厨”成为可能。为此,民盟甘肃省委提出建议,针对中西亚和东欧地区农产品消费需求,修订完善河西走廊区域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计划,适当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发展以反季瓜果蔬菜、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的“沙产业”。

民盟甘肃省委建议,有了产品,还需要展示产品的平台,运输产品的物流。为了帮助河西走廊的产品“走出去”,在恰当的时间可以推出展销会、食品博览会,并通过开设蔬菜批发点的方式搭建出口通道,逐步实现农产品直销。

民盟甘肃省委的这些调研成果在以建议形式提交后,引起了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省政府主要领导还对此做了专题批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