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谈何逐出师门

2015-09-22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家洲发公开信,斥责他的硕士生郝相赫“在微信上屡屡发表攻击他人的言论”,“无端嘲讽”学界前辈如阎步克、韩树峰等,让他“忍无可忍”,宣布断绝与郝相赫的师生关系。之后,郝相赫先发布“情况说明”,为自己的言行辩护,随后又发表“道歉信”,恳请导师“能够继续容留”。

此事中的学术伦理、品行风度,乃至微信朋友圈里的私人言论能否被公开传播,都或可一议,我们的问题是: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下,导师与研究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这牵涉到传统文化中的师徒关系与当代硕士统招制度两者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中国,师徒传承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教育模式。师徒关系乃是血缘宗法在教育领域的投射,师徒双方以知识、技能的传承为纽带,通过对伦理准则的认同而结合,形成一个人伦网络。

传统教育中的师徒关系是高度伦理化的,“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才会成为被社会广泛推崇的信条。

这种“一对一”的传统师徒传承模式,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很容易视之为“精英教育”,但一般而言,由于受限于等级森严、尊卑分明,师徒传承带有浓厚的保守性和排他性,易导致知识更新缓慢、传授效率低下、延续性与公开性极差等问题,至少不适应现代普通教育的目标与旨趣。

中国的硕士招生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当时的大学学制、院系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均仿效、借鉴西方大学制度,目的在于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制度。

孙家洲教授与硕士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社会的师徒关系,而是现代社会师生关系。在私人层面,老师对学生的品行当然可以有所批评甚或纠正,但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接受国家财政支付,孙教授与硕士生之间形成的是教育契约关系,在公共领域之中发表公开信,宣称要断绝“师生关系”,发"逐出师门"的脾气,未免刻舟求剑。

中国当下的大学教学自主、招生自主,确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再回到传统社会的师徒关系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