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第二届短视频大赛”落幕

澎湃新闻记者 黄小河
2021-07-29 17:5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7月29日下午,“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第二届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文艺会堂多功能厅举行,标志着大赛正式落下帷幕。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爱奇艺等单位特别支持协办。

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大赛自2021年1月1日启动以来,历经半年多时间的筹备和征集,共收到参评作品3531部,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评选出一等奖10部,二等奖14部,三等奖15部,另评选出8个优秀组织奖。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届大赛紧密围绕建党百年主题,鼓励参赛者用短视频的形式记录、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非凡成就和深刻变革。

作品征集过程中,上海视协专门举办了两场面向社会公众的短视频创作培训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授课,帮助短视频创作爱好者在内容上、形式上、技术上不断突破创新。从入围作品来看,本次大赛涌现了不少高水准的作品,题材类型丰富,涵盖了纪实、微电影、公益宣传、动漫等。其中的优秀红色主题原创短视频尤其让人印象深刻,既有寻访红色足迹再现革命先辈英勇事迹的,还有讲述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忠诚担当的,内容生动、情感真切。

在颁奖仪式上,主办方还举办了相关论坛,邀请本届大赛的获奖代表分享创作经验和感悟,并与业内专家围绕不同类别和主题的短视频创作进行了探讨。

祝玉妹阿姨(右二)领奖

谈到与短视频大赛的结缘,共和国的同龄人、祝玉妹阿姨五年前换了新的智能手机,她因此喜欢上了拍视频做视频,在本届大赛中,她拍摄制作的《百看不厌的苏河十八湾》获得了三等奖。上台领奖时,谈及用上海话作为旁白的创意,朱阿姨表示,“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感觉用上海话更加亲切,我在新闻上看到苏州河全线贯通的事情后,知道这背后肯定有很多故事,于是在家人朋友的支持帮助下,我制作完成了这个视频。”

获得二等奖的作品《生活所逼?旅游界最会做包子的团队在此!》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作品。作者李会杰关注了新冠疫情下复工复产行业自救——一家旅行社转行做餐饮做外卖。

这家旅行社为什么能快速打开销路?因为本来口碑很好,朋友圈一发,客户都愿意帮助他们,但通过拍片子,李会杰也深有体会,“吃包子很容易,揉面确实需要体力,难怪主人公说用劲儿揉出的包子才是最好吃的!”

荣获一等奖的作品《光明电池》讲述的是发生在上海一个真实的视障人群的故事,创作者苏家铭表示,虽然视力有障碍人群,视力像电池一样耗尽,但他们同样可以用爱填补空缺。

“我是做纪录片出身,这些影片很有社会价值,当篇幅变得更短的时候,我会更重视每一秒,如何让大家沉浸于故事,我们关注生活,也要感谢真实发生的故事给我们灵感。”苏家铭上台发言时感慨道。

据了解,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还将在相关媒体平台上广泛宣传、展播获奖作品,推荐优秀作品代表上海参加“亚洲微电影节”等更高层面的赛事。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