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会说请和谢谢还不够,这10条礼仪让你出国不再丢人

编译 Dora
2015-10-11 18:53
来源:澎湃新闻
亲子学堂 >
字号

教会孩子说“请”和“谢谢”,那只是礼貌的开始而已。作家Sheryl Eberly在新书《孩子应该懂得的365种礼貌》里介绍了利用游戏、活动和各种有趣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们学习礼仪的方法。来看看其中非常重要的10种礼貌吧。现在开始学起,还不算晚。

本文为编译,有部分删节。

作者:Ellen Sturm Niz 来源:parenting.com

“学习礼貌能让你的孩子带着尊重对待他人,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Eberly说,“一旦孩子知道如何恰当地处事,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增强。”礼貌不仅是教孩子正确的处事方法,更会让孩子在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相处中更为顺利。很多情况下,人们都应该体谅他人,但却经常忘记这么做,Eberly说,但现在培养你的孩子成为一群孩子中最礼貌的一个还为时不晚。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建议,我们为什么要教会孩子礼貌,以及如何培养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1.用起立表示敬意

过去,在餐桌上,一位女士起身的话,男士们都会起立,但现在的社交礼仪更趋向于随意和放松,人们不再通过起立来表达尊敬,但这仍然是一个很好的礼仪。

“你的孩子可能通过一些小事就能表现出他的与众不同,起立就是其中之一。”Eberly说,“不管是在公共场合演奏国歌的公共庆典、在教堂,或是在宾客离开你家的时候,你都要起立。你要站起来说‘再见’,不要只是靠在沙发上对着门口喊一声。”

要让孩子掌握这一点,你可以采取鼓励和奖赏的技巧。

比如,你们一起去出席庆典,要告诉孩子,你一会儿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站着,然后给他说明即将面临的状况。等到庆典结束后,你可以给他们奖励,或者在回家的途中向他们表示感谢:“我看见你很有礼貌。”

2.公共场合记得要给别人留有足够的空间

你正在人行道上走着,对面并排走来两个打打闹闹的小孩,于是你不得不避让到一边的草地上,因为他们把人行道的位置全占满了,一点也没给你留下空间——这种情形你是不是经常遇到?

“孩子应该注意到身边有谁,以及自己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公共礼仪的一部分。当然,法律规定了一些我们在公共场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事,但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好公民。当你在人行道或在商场里走动的时候,如果有人向你走来,你应该向右避让,为他们腾出一点空间来。”Eberly说。

要教会孩子这个礼仪,建议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假装你是人行道对面走过来的人,孩子应该如何避让。又或者是模拟在观众席中如何走到一排座位中间的位置,如何减少对他人的打扰,避免踩到他们的脚趾头等。

3.尊重年长的人

对于才在地球上活了10年的小朋友来说,也许很难理解为什么要尊重比自己年长的人。因为经验造就智慧,而智慧应该受到尊重。

孩子应该对他们的父母、祖父祖母、学校的老师以及其他长者表示尊重。比如,在家族聚会时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请爷爷奶奶先动筷子,这是为了表达对年龄的尊重。孩子不能因为自己饿就先开动。

要教会孩子这种礼仪,你可以用一种叫作“我发现”的图表。在图表上填上孩子的名字,然后每次发现孩子表现出了礼貌时,就把他们做对的事填到表上去。

作者Eberly在家里的前厅挂了一张这样的表格,每次发现孩子们做了有礼貌的事,就把它写在他们名字的后面。她说,“他们会不时去看那张表格,然后发现‘噢,妈妈注意到我给学校的老师开门了。’我不会口头表扬他们,但是会把他们做的对的事公布出来。”

4.跟来家里的每一个人打招呼,包括爸爸妈妈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有客人来你家,但你的孩子却头也不抬地继续做自己的事?这种情况往往让父母感到很尴尬。

不管来的是亲戚还是朋友,都应该跟人家打招呼。孩子应该起身对来客表示欢迎。他们可以跟客人握握手,或者拥抱一下他们,如果客人是来找大人的,孩子才可以回去做自己的事。

Eberly建议我们学习一个小妙招,每次客人走后,父母可以问问孩子,刚刚那个客人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鼻子是什么形状的、皮肤是什么颜色的?

“这是教会他们要关注别人,而不只是关注自己。”她说,“如果你的孩子很害羞,你可以告诉他们该关注些什么,比如看着客人的眼睛,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在和客人打招呼的时候克服害羞的心理。”

同样的,对于父母,孩子也应该懂得打招呼和说再见。

5.记住别人的名字

是不是有那么几次,孩子自豪地跑来告诉你他交了好几个新朋友,但当你问他们叫什么名字时,他却答不上来?

“人们喜欢别人叫自己的名字,并且希望听到正确的发音。”Eberly说,“所以我们需要孩子练习的事情之一就是记住别人的名字。你可以通过谐音等技巧帮助孩子记住他人的名字。当孩子记住了以后,要鼓励他们正确地使用。比如‘见到你很高兴,小雅。’多用几次才能印象更深刻。”

6.倾听别人在说什么,而不是成为关注的中心

在社交场合中,孩子似乎经常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没错,孩子小时候是很可爱,但这种永远围绕孩子展开的话题也会让人烦闷。

“我会提醒孩子,告诉他们要倾听其他人的谈话。作为家长,别总是谈论自家的孩子,或者让他们表演节目。比如说‘你快给张叔叔表演那个搞笑的动作!’你要教会孩子在某种场合下,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Eberly说。

为了帮助孩子掌握适当的举止表现,Eberly会带孩子们出门学习。“我们会在一家还不错的餐馆订好位子,然后在餐桌上教导孩子在一会儿的活动上如何该如何表现,该遵守哪些规矩。”

7.有礼貌地切换话题

有时候别人谈论的话题很无聊,我们想要转换话题,但要有礼貌地处理才行。教会孩子有礼貌地切换话题,将是他们受用一生的技巧。

“你可以用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对话这件事,并且学会如何在对话的过程中尊重他人。”Eberly说,“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你可以把对话的过程想象成打网球。球在两个人之中传来传去,你说一句,他说一句,你可以问问题,他也可以问问题,当对方提问的时候,你要在他提起的话题上花上一点时间,而不是直接跳到你自己想聊的话题上。”

“切换话题的最佳时机,就是在你已经花上一点时间谈论对方提起的话题之后。”Eberly说,“你可以对对方的话题做一个收尾,然后带进你自己的话题。举个例子,你可以说,‘听你一说觉得那部电影真不错,等周末假期的时候我也去看看。说到假期,我跟你说过我上次放假去的那个地方吗?”

8.不要用手指指着别人或盯着别人

你的父母有没有跟你说过,当你的一个手指指着别人时,另外三个手指指着自己?这句话你也应该跟自己的孩子说。

“我们教过孩子和其他人说话的时候不要靠得太近,要给人留下足够的身体空间。但我想孩子们也该知道,人们在情绪上也需要空间。”Eberly说,“你不能老盯着别人。如果不是要指路的话,你不应该用手指指着别人。告诉孩子被人盯着和指着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

“好的礼貌要遵照的一个黄金法则就是,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Eberly说,“然后再进一步的是一个白金法则,那就是按照人们想要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们。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我们不一定有足够的人生体验去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搞清楚做什么才能让他们感到受尊敬。”

9.要善意、细心地对待残疾人

孩子总是很自然地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当看到一个残疾人,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盯着看,或者大声地问出一些让人尴尬的问题。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你可以向那位残疾人道个歉,然后示意孩子你晚一点会跟他谈这个问题。

“在这一点上要学习的地方很多,”Eberly说,“和很多其它礼仪一样,你可以事先想好要你该怎么做。你可以试着想想如果你是那个人,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你甚至可以尝试蒙上眼睛度过一小时,或者一晚上都塞上耳塞,看看生活会有什么变化。你可以上网查一查残疾人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对待,因为这些事情不是你天生就能了解和掌握的。最重要的是你要记得,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他们都渴望友情,他们也只是平常人而已。”

10.做个好客人

也许你已经教过你的孩子,在离开一个玩具派对之前要帮忙收拾玩具,在该离开的时候不要闹情绪,但要做一个好客人可不止要知道这些。

“我们要教孩子,去他人家里作客要在人家方便的时候去,并且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Eberly说,“如果那一家人不会像我们家一样坐在电视机前吃饭,你就不要抱怨这一点。同时,孩子还应该学会表达他们的喜好。如果他们被问道‘想喝点什么?’,他们可能会说‘无所谓’或者‘随便’。但事实上,如果能直接了当地说出他们的喜好,对主人来说反而更方便。你可以直接说‘请给我一罐柠檬汽水。’”

孩子去朋友家玩的时候还应该学会跟大人打招呼。

“你可不能去到朋友家,直接从他的父母身边穿过去,直接开始做你们自己想做的事。”Ebely说,“孩子们应该说‘叔叔阿姨你们好’。还应该对他们邀请自己来家里作客表示感谢,如果你还受邀和他们一起吃饭,或者在他们的游泳池里一起游泳,你就把你的兴奋之情表达给他们听。对你的朋友或者他们的父母表示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更多专业亲子内容,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号:qinzixuetang-xinli
也可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