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许美静的月光照不进今天的城市

沈河西
2015-10-04 18:2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许美静复出,亮相简单生活音乐节。别的女歌手一出来,是女神下凡。只有她出来,是故人来叙旧。隔了十年的光阴,不是我们来看她,是她漂洋过海来看我们。听她唱《城里的月光》,头顶的夜空是2015年的月光,不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

许美静“过时”了。这里的过时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贬义色彩,只是一个客观描述。许美静当然过时了,但我并不只是从流行音乐更新换代、新陈代谢的意义说她过时,流行音乐如马世芳所言当然是“朝生暮死”的。我也不想重弹阿多诺批判文化工业的老调,而是说许美静的声音还能构成今天都市人情感结构的背景音吗?

对于许美静的过时,有人将之归结为华语歌坛的变化。今天的乐坛眼花缭乱,张国荣、梅艳芳的离去终结了华语流行乐坛的巨星时代,此后大众、小众音乐按标签分门别类,各自立定山头。在刁钻的新一代乐迷听来,许美静式的成人抒情歌似乎已经落后了。听多了油光满面的好声音的“唯美主义的耳朵”们会疑惑:怎么会有人这么唱歌呢?一首歌居然听不出明显的情绪起伏?

也有评论把原因归为她和陈佳明的合作模式不复再有。许美静和陈佳明的搭档模式,其实也是经典的模式:才子佳人一辈子。这是典型的内部归因。

乐评人耳帝说孙燕姿革了许美静、许茹芸、周蕙这一代都市女声的命。在他看来,这类过于端正、内敛的情歌女嗓已经不被这个时代需要了。他把1990年代的成人抒情歌视为最落后的音乐形式。那英也说这个时代需要张碧晨这样的声音,有强大共鸣,发声技巧直逼韩国、欧美diva。

上述解释其实都是从流行音乐产业内部进行阐释,但这类言之凿凿又似是而非的判断似乎都没解释清楚一个问题:声音和时代究竟构成什么样的关系?进一步可以追问的是,如果许美静的声音有时代性,她和时代的关系是什么呢?

1990年代的华语流行乐固然不像一般听众认为的那样只有成人芭乐,但如果说那个年代是成人芭乐的时代大致也算准确。许美静是华语成人抒情歌的教科书。极为突出的声音条件、悠长的旋律线、不刻意卖弄的歌词对于情绪的营造、低调的人格、扑朔迷离的感情纠结、来自域外但仍同属华语圈的亲切,都决定了许美静的歌声是1990年代的一道闪电。许美静是最商业化的歌手,她的声音不是惊艳,从不剑走偏锋挑战主流听众的审美上限,散发的热量接近华语成人芭乐的正常体温。

在许多乐评人眼中,打开许美静这把钥匙的关键词是颓废、病态,于是当时有好事者经常把她与王菲作对比。但与同期诸多成人抒情女声相比,许美静在传达彼时都市人的情感经验上有其独特性。

1990年代成人抒情歌里都是本雅明式的都市印象快照,而在诸多华语女歌手中,许美静则是最为集中地以都市经验为主题的一位,稍稍统计,城市、都市都是她歌曲中频率最高的关键词。许美静表征的是属于1990年代的非常朴素的普世主义的都市人的情感结构。

她的歌中除了一个背景性的城市空间之外,并没有今天如此鲜明的为某一阶层所独享的城市地景和空间,譬如酒吧、咖啡馆等阶层区隔极为明显的空间在她的歌中都是不存在的,那种明信片一般的小资、中产的空间不属于她。

她的歌中有成人芭乐中普遍的城市繁华,但繁华闹市只是作为分手的布景而存在。

她的歌中也不玩弄任何用来进行文化区隔的文化符号,你也听不出特别多的模仿欧美音乐的痕迹。她的根就是土生土长的华语音乐,她的受众也是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起伏的都市人。

彼时的都市人尚未完成今天这般泾渭分明的阶层分化,许美静的《挥别》、《阳光总在风雨后》、《城里的月光》等作品中还有民谣的底色,对于还没完全从1990年代前期校园民谣时代回过神来的大陆听众来说,这样的声音处于纯粹与洁净的延长线。那种纯粹真挚的声音人格对于彼时的都市青年依然有极大的感召力:我们曾拥有最真诚的梦,我们曾拥有最初的感动,漫长的旅途中愿海阔和天空,将与你分西东,愿他日再相逢,真情谊仍留驻你心中。这已经是流行文化工业所能释放最纯真的善意。

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与其说许美静的歌是颓废,倒不如说是温暖,是对于一种素朴的普世的都市想象和期许。如果放在中国大陆的语境下,1980年代迅速开启的都市化进程曾许下一个玫瑰色的诺言,但到1990年代后期玫瑰色渐次消隐,隐隐透出血腥的底色。但在许美静红遍半边天的年代,都市里的青年还能借许美静的月光来取暖。

王菲的月光是“此去经年,杨柳岸晓风残月”,但许美静的月光还是“月儿弯弯照九州”,照着一个没有破灭的都市梦。

许美静在一场演唱会上翻唱列侬的《Imagine》,开唱前她说“这首歌代表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当然这个对于世界的想象其实全凭她的直觉,这是她当时的世界观,本真、素朴且普世。 这也是那代人的情感结构,当时的人们唱不出“爱上一匹野马,我的家里没有草原”这样无奈的歌,这已经是后现代的都市状况下的情感结构,今天的人需要的已经不是端正的抚慰,许美静式的成人抒情歌还是一次元的,所有的情绪也都是印象派画风的现实主义。但今天的人已经堕入二次元的领域,他们需要鲍德里亚意义上的内爆。许美静这样悠长的旋律线、隽永的美学风格不是我们时代的。对于今天的人来说,现实太重,这剂药太轻。

许美静在2000年的《静电》之后退隐,此后未曾在真正意义上进入新千年的流行音乐版图。华语流行乐没有来自土地的乡愁,许美静是21世纪华语流行乐的乡愁,是今天都市人的乡愁,她为华语音乐保留了光怪陆离的后现代都市景观来临之际的最后一点本真。

许美静的月光是1990年代末的,但照不进2015年的城市。许美静美则美矣,静则静矣,但只堪怀念。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