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巴西文学:以惊人创造力处理庞大国度里的时空差异

王芳
2015-10-09 11:2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在每年9月底10月初,举国的“世界文学控”们开始以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布为契机,对着世界地图大晒他们的外国文学冷知识的时候,地图上巨大一片的巴西都极少成为指点江山的对象。

尽管国内知识界在近几年对“金砖国家”巴西的关注正逐渐增多,但纵观国内有关巴西的译介和知识生产,会发现绝大多数话题都集中在广义区域研究框架下的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学科范畴中,国内对巴西文学的关注与中国高校里巴西葡萄牙语课程的迅猛发展严重不成比例。

有一些坚定的“巴西文学吹”在试图校正这一认知偏差,比如北京大学西葡语系的青年学者闵雪飞,曾在媒体上撰长文剖析“巴西没有好文学”这一偏见在国内的语境中是如何被“构造”出来的,她认为导致这一误解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知识界草率地把以葡萄牙语为载体的巴西文学放置在“拉丁美洲文学”的叙述框架中,并一再粗暴地以它的各种西班牙语邻居们的文学演进脉络来覆盖它自身特有的文学进程。

巴西到底是一片文学的荒漠还是一个充满了文学创造力的国度?听一位巴西文学研究泰斗在中国是怎么说的。

应北京大学巴西文化中心的邀请,巴西圣保罗坎皮纳斯州立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巴西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弗朗西斯科·福特·哈德曼近日到北京大学进行短期访学。

哈德曼教授是巴西国内文学研究领域的顶级权威之一,中巴建交40多年来巴西还从未有过这一重量级别的文学研究者来中国交流。他的研究领域大面上看集中在巴西文学、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这几块,但他旺盛的理论活力让他的学术兴趣点经常在诸如文学现代性与“巴西性”、巴西托派与工人运动、文学与视觉文化、城市化与暴力等看似相去甚远的区间振荡。哈德曼曾多次在美国和欧洲各大名校客座,深知在面对关于巴西只知道足球、桑巴和大臀美女的外国人时应该如何有效地推介巴西文学。

福特·哈德曼教授在北大讲座。

9月28日,福特·哈德曼教授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题为“风景、地域和民族文学——巴西文化中的时空差异”的讲座。讲座的核心要义在于,文学是构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隐形手段之一,巴西极尽复杂多元之能事的国族身份认同(“巴西性”)既和巴西多样化的地域、种族、社会与文化惯习有关,亦和1822年巴西独立以来巴西文学中丰富的语言、主题、自然和人文景观相关。巴西文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以罕见的创造力处理了一个庞大国度里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社会样态造成的时空差异,随着这些时空差异的挪置、变形与互融互嵌,巴西文学以变动不居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深层次的回应。

福特·哈德曼教授通过一系列的文学和视觉艺术作品来阐释了历代巴西作家、艺术家如何应对并存于巴西领土范围内的高密度时空差异,并指出他们处理这一时空差异的方式不断刷新了民众对“巴西性”的认知。脉络最清晰的一组案例是对巴西东北部腹地的文学处理方式的流变。

1902年,作家尤克里德斯·达·库尼亚为了抗议巴西政府对腹地卡奴杜斯起义的残酷镇压,写出了一部集史诗与百科全书为一体的长篇小说《腹地》,尖锐地提出这次战争的本质是沿海地带的欧化巴西和时间停滞的腹地巴西之间的冲突,腹地巴西作为“另一个巴西”才是“巴西性”的精要所在。《腹地》的出版引发了人们对巴西的“再发现”,直接导致了20世纪上半叶像若热·亚马多这样的专注于描写腹地生存景观的东北地域作家的出现。

到20世纪中期,在吉马朗埃斯·罗萨写出了不朽巨著《广阔的腹地:条条小径》之后,巴西文学中有关腹地的“地理诗学”开始向“时间诗学”转变,因为吉马朗埃斯·罗萨构建了一种新的文学语言来展现一个时空极为特别的世界。20世纪后期,腹地贫民大量涌向东南沿海谋生,造成了腹地文化经验内嵌在沿海都市中的状况,犹太裔女作家克拉丽斯·李斯佩克朵尔的代表作《星辰时刻》极其出色地通过高度内在化的书写方式回应了上述状况。

《广阔的腹地:条条小径》作者吉马朗埃斯·罗萨

福特·哈德曼教授的讲座还列举了其他有趣的案例,比如未来主义建筑与印第安保留地在新都巴西利亚充满“违和感”的并置以及这一局面与安东尼奥·卡拉多的反乌托邦小说《瓜鲁皮》和印第安原住民主题的电影《骚乱之山》之间的关联,巴西第一大都市圣保罗的原住民和移民族群对颂扬殖民时代拓荒者的雕塑作品的解构游戏等等。但对于现场的中国听众来说,福特·哈德曼教授讲座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事先做足了功课,尽力让讲座内容与中国文学以及中国对巴西文学的译介产生关联。由于近期他的研究重点是中国诗人艾青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南美之旅,他多次在讲座中谈及艾青,并引用了艾青的“大堰河”来描述自己成长经验中对生活在圣保罗的巴西东北移民的亲和感。在列举具体的巴西文学作品的时候,他同时也盛赞了闵雪飞、樊星、胡续冬等中国译者对相关作品的翻译。

《星辰时刻》中译本封面

无论是福特·哈德曼教授,还是之后对讲座进行评议的闵雪飞,都认为巴西文学在共时层面上所处理的时空差异的复杂性和强度在世界文学的视野里是非常罕见的,当巴西文学流传到国外去的时候,“中间人”受制于一种刻板化的认知模式,往往将巴西文学内在的复杂性和强度削弱成便捷的标签,贴在“拉丁美洲文学”的另类区域里,以供廉价的“国际化”之需,异域读者因此经常会产生“巴西文学不如西语邻国”的错觉。其实,如果反思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的话,他的观点同样也具有强烈的启发意义。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