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技术流 | 解救吾先生:绑架案被电影隐去的破案关键

李源
2015-10-14 11:33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国庆档电影院线国产大作云集,在不断刷新国内票房纪录的情况下,一部名为《解救吾先生》的警匪题材电影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在票房上这部电影没取得什么傲人的成绩,却是国产电影中难得一见的写实之作。影片围绕着“演员吴若甫绑架案”的真实事件进行艺术加工,且当年的受害人吴若甫本人倾情出演,可算警匪片中少见的诚意之作。虽然这部电影与现实中绑架案侦破仍有不同,尤其主创人员为了避免犯罪分子观看后学习反侦察技术,特意隐去了很多细节。然而我们依旧可以从这部电影中,找到一些当时警方处理这起案件的方式方法,其间很多因素值得去细细玩味。

审讯是破案的关键

在影片中花了大量篇幅描述警方对绑架主谋张华的审讯,由于主犯王立华(片中名为张华)在勒索赎金的过程中已经被警方抓捕,因此从他口中获得肉参位置成为破案的关键,这一点与当时的情况完全一致。影片中刘烨和当事人演员吴若甫饰演的警官,在审讯中的桥段中运用了不少真实的审讯技巧。抓获华子之后他指名道姓要求和两名执行抓捕的警官“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华子本人是个极度自信的罪犯,尽管他已经被警方抓获却依旧希望和“对手”继续交锋,这种情况下警方的对策是击溃其自信。审讯是一场心理战,击溃自信等于击溃其士气。刘烨在讯问中首先强调 “事情到了这一步你彻底输了!”其他警官也努力强化华子是失败者的印象,为了进一步的摧垮对方的防线。当然华子确实有点失望,却依旧顽固的追问到底自己是如何落网的,这是他心理最后的一道防线。此时警方开始进行周边部署,比如通过现场录像,分析华子的心理活动情况,以及肢体语言透露出的潜在信息。

真实的审讯中,警方非常重视所谓“半句话”,什么是半句话呢?就是罪犯在带着警方兜圈子的过程中无意间透露出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指引警方发现重要犯罪线索的路标。之所以叫半句话是因为罪犯下意识说出口后意识到问题,因此话只能听到半句。审讯人员必须在审讯中格外留意这种欲说还休的话,作为重点线索以求继续扩大战果。在影片中华子就不小心说出“早知道还绑个普通人了”,审讯人员立刻从这句话反应出华子手上可能还有别的肉参,于是重点追问下去,华子不得不吐出手上还有其他人质的情况。

如果是一般的罪犯,在这样的心理攻势下会迅速崩溃,进而交代所有的罪行。然而华子的情况比较特殊,此前他曾经因绑架撕票身负命案,华子很清楚自己光靠供出肉参所在是无法保命的。此类必死重犯在审讯中往往是最顽固的,大部分情况下审讯人员会选择其他薄弱环节,也就是相对罪轻且意志不坚定的同案犯。在影片中警方确实找到了张华犯罪团伙的外围成员,然而这两名负责提供车辆的同案犯不知道肉参位置。在审讯中这是相当坏的情况,意味着警方只能以主犯张华作为突破口,获得解救肉参至关重要的情报。由于时间紧迫,因此警方开始寻求其他突破的方法。在办案过程中,警方通过其他侦查手段。因为警方在审讯过程中已经确定了肉参关押的大致地点,于是开始使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引诱张华说出人质的具体位置。

这里边其实讲述了一个审讯的基本原理:警察并不害怕满口胡扯的犯人,最怕你什么都不说表情木讷。真实的审讯是个沟通过程,往往能够在沟通中找到线索从而找到更多的线索和查清犯罪过程。真正让警方觉得麻烦的对手,是那些一言不发拒绝沟通的人。张华是个惯犯,却并不是一个完全闭嘴的罪犯,因此警方通过一些语言陷阱诱导张华说出了苹果树的细节,从而精确定位到关押吾先生的农家院。有经验的审讯人员都知道,口供所能提供的信息其实很少,通过被审讯者的动作、表情和肢体语言,以及提出的一些要求,也能够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解救人质的突击队

在影片中关于特警拯救人质的内容并不多,然而却营造了千钧一发的感觉,在影片中负责看守吾先生的绑匪已经准备对其下毒手。真实的吴若甫绑架案中,营救人质当然没有电影中那么紧张,尽管绑架集团已经决定撕票,却并非在特警冲入解救的那一刻。

吴若甫绑架案的拯救人质环节,从技术上来看难度并不是太大。与劫持人质与警方对峙的情况相比,这次不仅位置确定,而且绑匪并未意识到警方已经找到了他们窝点,当时没有任何抵抗。此类行动的关键在于,警方必须尽量精确的掌握院内绑匪和人质分布情况,并且在发动进攻之前必须尽量避免提前暴露攻击的意图。这也就是所谓现场战术侦查的技术,侦查员可以通过化妆抵近观察建筑物周边的情况,当然必须在当地人员配合下避免打草惊蛇。同时也可以在远端进行观察,与此同时还需寻找适合狙击手潜伏的地点,以便展开攻击行动时获得支援。狙击手在行动展开后,是非常好的战场情况观察者,而并不仅是提供精确火力支援。

当年负责侦破和解救吴若甫的是北京特警支队。当初成立特警支队的目的,是遇到重大刑事案件时,需要专门且特殊的侦查和处置力量。从编制上来看,当时的特警支队并非香港飞虎队(SDU)或者洛杉矶SWAT特警队这样的专业特警突击队,而是兼具刑事侦查和处理突发事件功能的混合警种。北京警方直到奥运会举办前,才成立了专业特警突击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蓝剑突击队”。专业特警突击队的优势在于,在没有执勤任务的情况下以训练和演习为主,且装备专业化管理军事化。专业特警队突击队的战斗力和训练强度当然比兼任刑事侦查的单位更高,适合执行反劫机反人质劫持一类的高危险性任务,却未必适合处理绑架案。

从吴若甫一案就可以看出,处置绑架需要刑事侦查人员和突击队高度配合,突击队随时候命参与行动,才能把握处置时机。专职的特警队由于编制问题,调动需要走流程浪费时间,同时上级还需要考虑到必须留有足够的力量处置恐怖袭击等重大突发事件,所以无法全力配合行动。这导致处置绑架案件的单位,需要配属具备一定反劫持特战能力,且能够和办案人员紧密配合的人员。

香港警队负责绑架案件的主要单位之一刑事情报科(CIB),也配属了一个专门的打击队(HIT TEAM)。HIT TEAM配备防弹衣、夜视仪、自动武器和破门工具等特警装备,曾经执行过解救地产富商陈桂洪和香港大学助理教授柯丹绑架案等任务。在香港警方的编制序列中,CIB是支援刑事案件侦破的支援性部门,然而由于跟踪和突击均属于可能爆发战斗的行动,在英文军事术语称为Direct Action(直接行动),这对人员的战术技能要求极高。打击队的成员往往是飞虎队或者机场特警等精锐单位退下来的人员,受过全部反恐反劫持训练且经验丰富,因此是香港反绑架案件中的处置主力。

北京警方的特警支队,在奥运会前也进行了改编,将过去的侦破力量和打击力量进行重整,成立了直属北京刑侦总队的特别侦查支队(SDT),承担过去特警总队的任务,负责侦破和处置重大刑事案件,算是更全面的接近香港CIB的模式,而这种重大刑事案件侦破、打击一体的概念,正复合全球警务发展的潮流。相对于过去刑侦人员缺乏攻坚能力,在很多案件中不得不等待专业突击队支援,合成化的编制是破案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当年组建的特警支队并不符合一般意义下的特警突击队特点,却符合重大案件刑事侦破的现实需要。

电光石火间的门道

在电影中华子最后要求会见带头突入现场的警员,并且恐吓他说会被“爆头”,这一幕当然是电影中的体现。如果真实的案件中也出现上述桥段,只能说明警察在忽悠华子。在真实的突入拯救行动中,其实不存在所谓的带头冲进去的人,因为所有突入行动为了保证威慑力和突然性,都是采取多点突入的模式进行的。也就是说,突击队分成好几个进攻路线,同时进入现场让罪犯无法抵抗。即便是存在抵抗,也无法同时应对几个方向攻击,在真实吴若甫案例中吴本人的描述:当时就听到一阵巨响,然后就满屋子都是警察了!

显然当时警察同时从门口和窗户进入的室内,而吴听到的巨响则是现场破门和破窗的爆炸声。根据后来当事人的描述,实际上吴和另外一名人质身边并没有绑匪看管,当时绑匪在另外一间屋休息,而人质因被铁链锁在床上无法动弹,因此绑匪认为无需看管。当然即便是有人看管,按照当时的情况恐怕也无法抵抗。当人质和匪徒在一起时,警方为了人质安全会在突入前投掷爆震弹。这是一种会发出巨响和强光,导致人视力和听觉短暂无法工作的非致命武器,现在人质拯救行动经常会被用到。

总之此类行动的关键就在于多点同步进入,且能够迅速让绑匪失去抵抗能力。因此需要非常严密的计划,以及特殊的装备。在突入匪徒据点的时候,要加快多点同时突入的速度,必须同时从大门、围墙和窗户攻入。这都需要专门的工具协助,才能闪电般完成。例如电动切割器、破门炸药、破门锤和快速攀登梯等等,至于枪支等武器反而是次要的装备。

《解救吾先生》这部电影,在内行看来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它基本还原了案件的侦破过程,对罪犯本人的描述也符合真实情况。绑架这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行为,犯案者往往是极为穷凶极恶的匪徒。吴若甫的救命恩人警官曹志刚就坦言,解救吴若甫案件中的主犯王立华,是唯一让他真正感到恐惧的罪犯,可见这个团伙的穷凶极恶。在影片中华子随身带着手榴弹准备和警方同归于尽的场景,完全符合当年的真实情况。面对这种极度危险且具有反社会人格的罪犯,只有真正的勇者才能将其彻底毁灭。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