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故宫前任院长郑欣淼:两岸故宫的首次互访是如何实现的

郑欣淼
2015-10-14 09:40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编者按】

郑欣淼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前任院长,在任期间,他率领故宫人清点了故宫的所有藏品,第一次摸清了故宫藏品的确切数量;并且实现了两岸故宫院长的首次互访。时值故宫建院90周年,郑欣淼回忆了两岸故宫的交流往事。

2002年:当故宫遇见故宫

2002年前半年,我还在国家文物局任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拟赴台进行文化文物交流,但上报后有关机构迟迟未予批准。到了9月,我改任文化部副部长兼故宫博物院院长,快到年底,批准可以成行。本来是一般的文化文物交流,却因我身份的变化,成了两岸故宫院长的第一次接触。其实,在此之前,两岸故宫的专家在学术研究上的交流已经相当频繁,只是院长互访尚没有实现。

这一年12月30日,我到了台湾,次日即岁末的最后一天,我到访台北故宫博物院。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是杜正胜,他是搞考古的,我们各自介绍了有关情况后,我又特别向他介绍了近年大陆一些重大的考古发掘成果。这次访问我们互赠的礼品,都是图录一类的书籍。随后就是参观,我在常设展览中看到了向往已久的毛公鼎、翠玉白菜等,对方还特意安排我们到地下书画库房,看了一些珍藏的书画及清宫档案等。中午,杜院长宴请我们一行,台北故宫一同出席的还有石守谦副院长及几位处长,气氛很融洽。

第二天是2003年1月1日,《中国时报》对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活动进行了相当显著的报道。报纸第一版就详细报道了我这次访台的相关活动,通栏标题是《当故宫遇见故宫 两岸故宫历史性一刻》。报道说:“由于故宫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北京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的相见,象征着两岸文化交流史上历史性的一刻。”“郑欣淼是迄今大陆来台访问文化官员中层级最高的一位。两位故宫博物院院长见面,学历史出身的杜正胜与学文学出身的郑欣淼,对于两岸学术应交流合作都表示同意与赞许。”

《中国时报》2003年1月1日的报道

此次赴台是中国时报系邀请的,当时的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李文儒与我同行。中国时报在1月1日也刊登了我拜会中时报系董事长余建新的消息和照片。在访台期间,我曾绕台湾从北到南转了一圈,参观了其他一些博物馆、美术馆,看了许多名胜古迹,并与博物馆界、收藏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访问临近结束时,我与中国时报系总经理黄肇松进行了一次对谈,《中国时报》1月8日刊出,标题十分醒目:《故宫虽分两地  国宝全民族共享》,我谈了对台北故宫的印象,介绍了北京故宫的古建筑及藏品状况,也表达了加强两岸故宫交流合作的愿望。

与秦孝仪先生:两位故宫人的交往

这次访台期间,我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秦孝仪先生结下了情谊。秦孝仪先生从1983年1月出任台北故宫院长至2000年4月离职,任职长达18年,为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后的第二任院长。2001年9月至10月,应北京故宫博物院邀请,他曾来大陆访问。

2003年1月1日中午,秦院长在台北凯丽饭店设宴招待我们一行。当时他已82岁,刚遇丧偶之痛,所幸心情渐已平复,作陪的还有原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张临生女士。我送先生两册北京故宫的文物图录,他则送我几种礼品,一套《故宫跨世纪大事录要》,以他书法作品制作的2003年挂历,还有他书写的六体“千字文”,又带来访问大陆期间所写诗歌让我欣赏。我向秦院长介绍北京故宫的情况,他听得很认真。

我离开台湾的前一天,应邀去林百里广达电脑有限公司参观,林是台湾知名企业家,又喜好文物收藏,尤其是古今绘画名迹收藏不少。在广达电脑公司珍藏室,又碰到秦孝仪先生,原来他退休后,担任广达文教基金会荣誉董事长,做些社会文化公益事业,我们在此又谈了几个小时。

我与秦院长的交往与感情,主要是心灵上的相通,趣味上的相投。从2003年5月开始,我们多次通信,我寄去访台的几首词,秦先生也寄来他的诗词。

秦孝仪院长雅好收藏,尤用心于文房清玩,诸如牙、骨、竹、木雕等各类文房用具,颇多精品,驰誉台湾收藏界。2000年,他在卸任故宫院长之际,将这些毕生的收藏以及明清善本旧籍等,悉数捐献给台北故宫博物院。2004年,他在台北举办了个人诗文书法文房展览,尔后打算到大陆展出,并先后联系过几个地方,也有人找到我,询问在北京故宫举办展览的可能性,我即一口答应,但先生最后还是选择了在自己家乡——湖南省博物馆举办。

2005年,秦孝仪(中)在湖南省博物馆参观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

2005年10月20日,我在湖南省博物馆出席了“笔力诗心——秦孝仪诗文书法文房展”,在开幕式上应邀发言,与秦院长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写了一首小诗赠他:“游子忽焉老,故园秋亦深。湘兮岳麓气,楚些汨罗魂。文笔惊殊域,收藏富宝珍。忘年情谊重,相见语谆谆。”

2005年暮春,秦院长托人转送他的两部作品——《玉丁宁馆诗存》、《玉丁宁馆賸墨》,我读后写了一首诗:“万样心波两帙凝,洋洋盈耳玉丁宁。文房清玩个中趣,书道雅怀底事名。若有萦思梦九县,颇多逸兴赋三京。此生何者堪铭记?文物彬彬故国情。”这首诗我没有寄去,而是准备去台湾时亲自送给他,但天不憗遗,先生遽然仙去,留给我的是痛惜和遗憾。

后来,广达文教基金会向同秦孝仪院长“相交笃厚”的人士征稿,拟在2008年1月,亦即先生辞世一周年之际结集印行,以为对先生的怀念。我有幸也在约请之列,便写了《短简小诗忆旧游》一文作为纪念。这些虽只是两人之间的小事,但可见其中同是故宫人的根脉,放在两岸文化交流的视野来看,也是有意义的。

2005年:连战到访、李敖献宝、获赠南迁史料

200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这一年北京故宫的大事、喜事特别多,也有一些与两岸故宫交流有关。

4月28日下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携夫人一行来故宫参观。连战此行,是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而来,他与胡总书记的会面,更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正式对话。连战一行于28日上午到达北京,下午即来故宫博物院参观,由我亲自陪同讲解。

我讲一个小事。连战一行参观,在故宫漱芳斋小憩之时,连战突然问我:“您说话好像有陕西口音?”我说自己就是陕西人,我问他,您在台湾可以吃到陕西的小吃吗?他说,羊肉泡馍、凉皮都能吃到,但是厚厚的锅盔吃不到,他一边说着一边伸出右手,把拇指和食指张开到五六公分的样子比划着。我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

连战故宫行合影照片

其后,9月25日,台湾著名学者、作家李敖在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陪同下到故宫,参观了武英殿的《盛世文治——清宫典籍文化展》以及太和殿、景仁宫和钟表馆。在漱芳斋看了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我向李敖先生介绍了故宫大修、文物清理和学术研究等工作。我曾在凤凰卫视上看到他讲过,北京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我便介绍了北京故宫的藏品状况,他听后才知北京故宫收藏的丰富与珍贵,对自己所说连声表示“忏悔”,并说要把他收藏的一幅字捐献给故宫。2006年3月,刘长乐先生转送来李敖先生给故宫的捐献,并有他的录像录音,他说了如下的话:

我请凤凰卫视刘长乐先生、王纪言先生到故宫搏物院去见我所佩服的郑欣淼院长,履行我去北京时的一个宿诺。我在故宫博物院当场答应,将我收藏的“孤魂野鬼”——乾隆皇帝的书法捐出来。这是一件国宝,是乾隆皇帝在我国五代时期书法家王著的《千字文》后边写的跋语。它与原件早已分家,流落到台湾,阴差阳错到了我的手里。这个字本来就是在故宫写的,今天我把它捐出来,使它回到故宫,成就了一段佳话。所以不但我回来了,我还把“孤魂野鬼”带回来了。

最后的感想,就是再也不要去逛故宫博物院了。因为看了以后你会“天良发现”,把你手里所有的“赃物”捐出来,今天就是个例子。我回到台湾拖了五个月,最后才履行这个诺言,又不甘心,又很高兴。谢谢故宫博物院的郑欣淼院长。

李敖来访

2009年10月,我赴台湾出席雍正展开幕式,并专门看望了李敖先生,感谢他的捐赠,代表北京故宫赠他《韩熙载夜宴图》的复制品,他则赠我台湾70年代影印的《山谷老人书赠其甥雅州张大同卷》(为张大千藏品)一函二册,并于其上题了“山谷内外,欣淼永藏”八字,暗嵌我曾赠他自己所写《紫禁内外》、《天府永藏》二书的书名,才思敏捷,宝刀不老,令我感佩不已。

还是2005年,那志良先生保存与搜集的文物南迁史料也由后人赠予北京故宫。那志良先生1925年1月进入故宫参加文物清点,尔后一直服务于故宫,曾随文物南迁,并随文物迁台,堪称故宫文物的守护者、故宫发展史的见证者以及故宫文物知识的传播者,著有《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等书。

那志良

那志良先生保存的文物南迁史料,包括文书、印章、照片、书法、勋章等共计150件,由其儿媳王淑芳女士捐献。这批史料很珍贵,例如一方刻着“北平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长印”印文的玉印,标志着1925—1927年间,故宫建院初期院方管理组织频密改组的历程;又如一纸“文物运台船运合约书”的手抄副本,则是1948年12月31日所立,由“交通部招商局”轮船公司与故宫代表人傅斯年具名签署,是一份关于故宫文物由南京经上海赴基隆、高雄运送过程的重要契约文件;另一份则是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先生亲书条幅墨宝一幅,以嘉勉那先生担任峨嵋文物管理所主任届满五年的辛劳。还有,抗战胜利时,国民政府特别颁发了二枚“胜利勋章”表彰护持故宫文物有功人员,其中一枚颁给了乐山文物管理所的欧阳道达主任;一枚则颁给了那志良先生(编号:胜字第6099号)。这枚颁给那先生的勋章,也是此次捐赠史料之一。

2009年“破冰之旅”:故宫与故宫的再次重逢

这一年的大事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周功鑫院长一行来北京访问,也被称为“破冰之旅”,促成此事的机缘是台北雍正大展的借展。

2009年周功鑫院长(右)首次访问北京故宫

2008年,台湾政坛局面变化,两岸实现大三通、直航,台北故宫也换了新的领导人。当时台北故宫拟于2009年办雍正展,2008年底筹展人员提出若能向北京故宫博物院商借若干展品,当能使该展更臻完善。台北故宫遂有了向北京故宫商借展品的计划。

投石问路的机会来了。台北故宫应台北市政府的邀请,将参加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办的“北京文化创意博览会”,其与会的两位处长、副处长根据该院领导的意见,在12月17日与北京故宫进行交流之际,试探借展的可能性,我听到汇报后当即一口答应,并希望两院共同研究未来合作计划。经商议,拟邀请周功鑫院长访问北京故宫与我去台北故宫回访等。12月20日,北京故宫正式回复台北故宫:“借贵院雍正大展展品选件经检视状况良好,可以参展。”同一天,周功鑫院长在台北接受媒体访问时宣布,将于2009年2月中旬率团访问北京故宫。

雍正大展的借展,是必然中的偶然,但因此,隔绝一个甲子的两岸故宫博物院拉开了交往的序幕。

2009年3月郑欣淼(前排左二)率团回访台北故宫

这次两岸故宫的交流也受到了海外媒体的关注,英国、日本的报刊都发布了这个消息。2009年1月16日,日本朝日新闻社驻台北特派员野岛刚还专门从台北到北京采访我,1月28日的《朝日新闻》就刊登了他的文章《两岸故宫推进“珍品交流”——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访谈录》。野岛刚一直关注两个故宫及其交流,他还曾把在台湾出版的中译本《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一书寄给了我,其中就记载了2009年两岸故宫交往的过程。

2009年雍正大展,北京故宫借给台北故宫37件文物,2011年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及“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中法艺术与文化交流特展”,北京故宫又分别借给台北故宫4件和14件文物。有人说,台北故宫的文物来不了大陆,北京故宫不断借出,吃亏吗?我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产,不存在吃亏问题,也坚信台北故宫的文物迟早会到紫禁城展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