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课题申请科举化

2015-10-16 19:51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澎湃新闻记者最近发现,一个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和人大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培训班正在上海招生,“帮助广大高校科研工作者了解下一年度的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资助方向,恰当选定2016年度课题选题方向”,“切实提升选题论证水平”。简言之,就是教人如何获得人文社科课题的资助。

据招生简章介绍,培训费每人1200元,且统一安排食宿,“费用另行收取”。培训内容包括:选题方向指引、项目设计、选题和论证应注意的系统问题、如何填写《申请书》,地方和高职院校申请课题的注意事项,成功与失败案例展示与点评,等等。

这些培训内容,毋宁说是一场考前培训,与高中生对付高考高度相似,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测试。符合程式,熟练掌握了相关的技巧,就可以获得资助,反之,则名落孙山。

从内容到形式,人文社科课题的程式化,反过来对申请者产生强大的约束和过滤,两者相互作用,使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被高度限定。

而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种通过限定而产生的研究成果或作品被冠以科学或人文的前缀,换言之,科学研究和人文作品都是解除限定的成就。被高度限定的思维作品,从古至今,只有八股文。试问,有哪一个秀才中了举,还会抱着八股文不放?它不过是个敲门砖,进了门,取得职称、待遇、资格,谁还会把砖头放进挎包里一直背着?历史常识告诉我们,八股文及背后的科举制度,曾经严重限制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不知此前该培训班成绩如何,有多少学者通过培训,成功申请到课题资助。如果成绩很好,是不是该表示祝贺?而即便要祝贺,除了表达申请成功因此“有了钱”的意思,其他似乎都难以启齿。他们的“学术成就”浩如烟海,但最新获得资助的学者,其研究项目难说会让人耳目一新。

程式化就是规范化,它只是有利于管理与控制。科学研究与人文创作的基本特征,就是突破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范式,是颠覆既有程式的工作,因而程式化是科学研究和人文创作的大敌。

上述培训班的出现,表面上是为了便利学者获得人文社科课题资助,本质上反映出当前人文社科课题申请方式扭曲到了何种程度。从建立创新性国家的角度来说,这种人文社科课题申请方式恰恰不鼓励创新,一定程度上,是创新的敌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